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2022-03-16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读书

刘 薇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甘肃 兰州 730050)

初中生对阅读的自觉性不够强,很多人进行课外阅读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没有自主阅读的意识。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逐渐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喜好,让学生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保证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阅读心境,通过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对阅读产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教师一起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积极地参与阅读,提高自身阅读水平。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心境

学生在阅读中的心境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投入,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教师对学生阅读心境的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很难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阅读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准备读书时,应该像遇到一个让你渴望彼此交谈的导师一样亲切,积极地对阅读中的内容进行探究。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处于最好的状态,书里的知识会萦绕在学生的心头。在学生合上书之前,还会去消化,埋头于书的艺术概念,领略知识的甜蜜。这个时候,进入了理想的读书心情,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为了刺激这种情绪,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学习心境,从而使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尝试在班级里构筑图书角,让学生在图书角放上自己喜欢的书,动员学生和大家分享它们。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让学生自己在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中摘抄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认为比较好的句子,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养成喜欢分享的习惯。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自身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心境,愿意对课外的书籍进行探究,在阅读中和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没有快速进入阅读心境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对课外阅读中的内容进行解读,促进学生的理解,在阅读中收获学习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精彩的句子作为分析点,将自己的感悟和学生进行分享,并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分析方法,对所读的书籍进行探究,在实践中找到阅读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心境。

二、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读物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好好读第一本书,树立顺利读第一本书的信心,是学生对读书感兴趣,体验学习知识心情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经验,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关心。在读第一本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得阅读的收获,是学生最难忘的经历。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在课外阅读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很容易导致在阅读中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和收获,还需要了解学生的人格、阅读喜好、实践兴趣,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和良好表演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神秘、冒险和兴奋,钦佩机智、勇气和活力。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经典书籍,一步一步帮助学生确定最适合的课外读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逐渐感受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在之后的阅读中找到自己的阅读方向,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积极地提升自我,认识到阅读的真谛。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比较基础的《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书籍,这些书籍本身具有一些趣味性,同时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这些书籍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完美地发展,还可以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心灵更加敞亮,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向往。在学生对这些初级课外书籍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教师就可以将一些进阶的书籍《格列佛游记》《窗边的小豆豆》《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向学生进行推荐,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进行汇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和他人思维上的不同,从而对自己的阅读书籍进行调整,在不断丰富的阅读中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课外内容进行学习,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以及想法,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目的发展并不总是处于上升状态,也可以是波状的,也可以是坠落形的。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就很有可能使学生在阅读中丧失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时,需要刺激他们满足读书,引以为荣,以便他们能形成持久的兴趣。成功的喜悦是巨大的力量,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请注意不要让这个动力消失。如果没有这种力量,教育中巧妙的措施将不起作用。学生竞争激烈,开展适当的活动,多次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这些活动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更加强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读书中,对读书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感悟,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热情,从而积极投入阅读中,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故事会、话剧表演、专题知识抢答赛、课文诵读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参赛规则,通过竞赛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吸引学生参与进来,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提升自己。在竞赛中,学生可以轮流将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的收获、想要分享的阅读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向其他的学生进行讲述,然后由其他的学生进行补充。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打分,通过最公平的方式来选择优秀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胜利,感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有自己的榜样和自己的目标,积极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完善,在之后的阅读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从而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荣誉。

四、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影响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中

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在阅读中,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容易出现不认真的情况,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身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在阅读中没有受到环境的影响,自身的参与热情不高。在课外阅读的时间里,许多学生倾向于将课外阅读作为娱乐活动,以消磨时间,家长还将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将很多的课外书籍当作学生的必学内容,错误理解课外阅读的真谛。因此,教师必须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保持清晰的意识,高质量地阅读,完全发挥课外阅读资料的作用,引导学生对阅读、选择性阅读和主动阅读感兴趣。 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自我决定、奉献和朴素的课外阅读氛围。在阅读练习中,创造学生独立阅读的机会,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的魅力。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作为基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自身的主观意愿才可以被充分激发,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教师要发挥学生之间的集体作用,在集体的带动下,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到阅读中,实现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不愿意复制好的文章和段落,按教师要求的中文阅读训练内容进行阅读。因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读书室,读自己喜欢的书,写下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思考自己为什么喜欢,对自己来说有什么样的灵感。教师可以通过黑板报纸和手写报展示学生的笔记,学生可以相互品味、感谢、谈论感情和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阅读结果和文章,可以合理区分真实和虚假,经常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提高阅读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带动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 相互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讨论和交流阅读的内容,从而对课外阅读中蕴含的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小组共同阅读时,教师还可以对每一个小组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让表现较好的小组分享自己的方法,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五、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并不高,还容易在阅读中出现不满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外阅读中为学生营造独立放松的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享受独立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为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赋予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严格要求学生阅读经典。不同的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对读书有不同的兴趣,学生应该被鼓励阅读有益的东西。 例如,许多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不感兴趣,但惊人的、生动的、幽默的作品往往俘获了青少年的心。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外阅读的选择中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开放,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新奇内容的杂志,如《小小说》《舰载武器》《奥秘》《科幻世界》,通过其中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将一些清新隽逸,有着丰富内容的书刊,如《读者》《中学生》等推荐给学生,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面对一些喜欢阅读小说、漫画的学生时,教师不能实行一律禁止的规定,而是应该在其他书籍的渗透和影响下,将学生的兴趣进行转移,让学生可以阅读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书。在必要的准备后,教师带学生去读书室读喜欢的书,让学生把感兴趣的书籍抽出来,并且学生要思考自己为什么想抽出这本书。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和内容,相互分享,互相感谢、评论,在空闲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学生就变得活跃起来,在那种气氛的感染下对读书产生兴趣。

六、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就需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的环境,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学习,对课外阅读进行探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将阅读按照不同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分层,使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阅读中,对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学生也更容易获得学习成就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成果展示出来,对自身的阅读成果进行巩固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书籍的寻找,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