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材自学指导设计中的应用

2022-03-16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知识点语文

罗 蕾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江苏 南京 210011)

语文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科目,因此受到了学校以及家长的广泛重视。语文教师要借助上述优势,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策略,要让先进方法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此外,在教学环节下,教师也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价值,了解培养中呈现的不同问题。依据不同问题优化课堂中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保障学生能够获取更加明确的指引。在教学方法的变革视角下,教师尝试应用新鲜的教学计划,会确保学生受到相应学习内容的吸引,有助于教师各项策略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中呈现的不足分析

在当前的教学环节视角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对知识点的自主探究习惯成了教师不断钻研的教学项目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引导中却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的思路不够清晰

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和对相关知识的探索环节下缺乏清晰、有效的思路。在教师的教学中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中,均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研究和细化引导,导致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

过分轻松的氛围使科学化的学习方法难以得到落实。课堂内缺乏清晰有效的流程,导致学生难以进行知识点的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效率有所降低。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基本信任

课堂实际上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完成知识点的讲解,配备学生完成大量习题的形式,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但是,此模式久而久之会降低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显现。新时期的课堂要求教师凸显学生的中心位置,即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但是,在上述理念的落实中,教师却存在对学生“怀疑”的思维,即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主规划能力和时间安排能力。课堂中教师“过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使教学和自主学习均丧失了基本意义。

(三)课堂中缺乏互动氛围

互动会让学生放下心中的芥蒂,主动参与课堂中的知识学习。但是,教师为追求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仅以自身为中心完成知识点的灌输,让学生配合完成古诗词以及课文中相应段落的背诵。上述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机械化的问题,学生难以跟随教师的脚步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探索,降低了知识学习的主动意识,降低了在语文课堂中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能力。缺乏互动空间,学生“各自为战”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取得的成效较差。学困生盛行,导致教师和学生均在课堂中丧失了信心。

二、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价值

实际上大单元教学模式是将内容不同的几个模块,基于内在的联系完成整体化的教学,会保障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性。教师以大单元为视角,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保障学生联动性完成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学习,或以课文内容的有效导读及大单元中整体汉字的认知带动学生循序渐进完成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逻辑性。

此外,教师以大单元为基础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任务设计课堂中的教学方式,让教学的知识做到有效过渡,保障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中决定相关学习计划,让科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教师以单元整体为基本框架完成知识点的介绍,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层次性,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

最后,大单元教学过程能够通过整体特点对分支的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学生能够将零散知识点以简单化的方式完成综合学习,保障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控能力。大单元教学视角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提供了保障。整体化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以完善的知识脉络,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的方法会提升学生对前后知识点的连贯性认识,有助于课堂中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单元基本知识为框架,教师循序渐进构建不同的思维脉络图,保障学生从单纯知识的独立探索,转向整体化知识的细化分析,让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三、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材的自学引导中的相关策略

(一)合理整合单元内的教学目标,围绕其内容设计自主学习任务

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意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为学生明确基本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有方向的基础上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索。教师要主动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合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细化明确基本引导方向,让学生在单元整合目标清晰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点的自主探究。教师也要基于各单元的不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科学方案的落实中形成相关知识的探究能力。

例如:以“人生之舟”的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首先明确本单元相关课文安排的意图以及单元文章教学的基本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写人类型的记叙文或者散文的不同写作特点。此外,要让学生学会默读、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技巧。最后,要让学生细化感受作者在此作品的描写中所使用的不同手法,并对学生加以引导,提升其写作水平。在上述教学目标清晰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教师目标的设定,循序渐进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基本学习方向和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文章内容的逐步阅读和学习,分析文章中作者应用的不同描写手法。借助细细品味的形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学生形成条理清晰的思路,会让目标加速实现,也会保障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最后,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课文学习中总结出相关经验,自主进行文章的写作,提升其写作水平,让自主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实处。

(二)结合单元整体知识塑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实现自学探究

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会最大限度整合课堂内相关教学知识的重点内容,会在有效范围内让学生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在实施相关教学方案的前提下要了解学科教学的特征、了解单元内部各文章的整体情感框架,全面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氛围下完成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下完成知识的自学,整体深化自身的情感意识,整体把握住相关学习内容的基本方向会推动其认清学习方向,也会在对课文内容进行不断的拆分、欣赏中了解文字特色。

例如:教师可以在“四季之美”的单元教学中,结合不同的课文,让学生深化对美景的理解。简单列出两篇课文为《春》或者《济南的冬天》,还可以根据本单元中的其他古诗词或其他文章形式加入进行联合教学。在此教学环节下,教师以“美景”作为基调,在课堂内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进行景色描写时所应用的不同词汇,借助对比形式升华学生的自学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对生活周围的美景进行观察,让学生以自主文章书写的形式,进行美景的细化介绍,对比作者的文章描写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此外,自学的过程可以以实践探索方式进行,在课文《春》的学习中教师实际指引学生在室外环境中对春天进行观察,了解春天的特色,应用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表述的词汇和句子介绍春天。随后,回到课堂中对比作者的描写,让学生合理把控住学习的基调,转变学习态度,进行自主探索。

(三)借助信息技术把控单元知识,促进学生思考

信息技术方法会辅助教师做好相关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展示,也会保障学生升华对语文知识和学习内容的理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新颖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加深印象,也会完善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强化总体感受。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内,教师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也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方法的联合应用促进学生的参与。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借此塑造学生在生活中拓展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太空一日》以及《伟大的悲剧》两篇文章,让学生进行整体化学习。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方法向学生展示杨利伟在太空时所观察到的不同景象,以及宇航员在日常训练中所经历的艰辛。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把控住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或其他知识,让学生进行大单元的整体化学习。以上述两篇课文为开端,配合信息技术中展示的图片、视频资料,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意识。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探索视角下了解月球、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教师融合科学技术的方法,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融合翻转课堂,利用单元知识调动学生激情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会激发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无限激情。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内,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参与,落实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自觉意识,可以在教学中以翻转思想的融入,让教学环节得到系统性改变。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为落实先进思想,让学生转变在传统语言学习中的态度,可以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融入其中,让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得到凸显、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文言文构建成“特殊单元”,完成大单元整体化教学。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学生较为抗拒的内容,由于其学习需要背诵和记忆的知识较多,因此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记忆也成了学生在语文课堂知识探索中的难点,此时教师将文言文作为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基调,指引其进行自主探究会使课堂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翻转课堂实际上也是学生自学的体现,教师可以首先将不同的文言文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让学生完成自学。随后,在课堂中以“翻转位置”的方式,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扮演“小语文教师”,将自己了解到的文言文的基本学习方法以及相关实词、虚词的记忆形式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分享。以翻转为视角的单元整体化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学习中取得了收获,其学习能动性会得到提升。

再者,“小语文教师”的分享与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相符合,其学习角度和观察的视角会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意识。教师也会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在大单元教学法的落实中会让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期许,得到学生的拥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以综合培养学生、指引学生为主,尝试新鲜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中优化体验。此外,把握住学科的相关技能优势,会让学生在知识点的综合探索中理解语文知识,促进其学习动力的生成。教师在分析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科学转变相关教学理念,在认识到教学价值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引导环节,保障方法的落实和相对固定化教学产物的输出。上述方法的借鉴,体现了语文课堂中引导方法与教学改革思想的全面融合,会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知识探索,整体强化自身素养构建基础,也是学生未来蓬勃发展的根基。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知识点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