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2022-03-16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整组整本书整体

张 宇

(江苏省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 泰兴 225400)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大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教师也面临着全新的教学挑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单元教学设计,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篇教学模式的局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现状

(一)对课程的整合较为片面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对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展开了积极的探索。相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更加突出了不同课型的教学功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从整体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把握,通常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教学特点为总分总。但是即便教师对单元整组教学设计展开了全新的探索,在教学中却常常受到总分总整合模式的局限,有很多课型都和单篇教学设计极为雷同。语文教师在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上,仍然局限于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虽然采用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推进教学进度,但是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单元教学设计优势的发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时,通常会对单元导读类和单元整理类的课程进行设计,但是纵观设计的现状,其开放程度明显不足。比如单元导读类的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任务,了解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在这一课程中,其设计方式大同小异,教学的目标几乎都指向封闭型的问题。这种设计违背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而对单元整理类的课程来说,这类课程一般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在对这一课程进行设计时,常常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而对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学习收获则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显示出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没有进行根本的转变,因此在设计中也反映出整合的过程较为片面。

(二)没有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提出后,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在教学中积极尝试了单元整体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导致部分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整体识字课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要课型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整合式的教学,而忽略了随文识字,即便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丰富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导致学生只需要机械式地跟随教师进行学习即可,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因此,虽然课堂教学看起来非常顺利,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其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希望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来打破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整合过程中,教师没有处理好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导致整合稍显片面。在整体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单元,也要注重细节,只有处理好了单篇和单元之间的关系,把握教学的难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凸显出整合的意义,真正发挥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

(三)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所谓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就是围绕主题从单元出发,整合课内外教学素材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设计。这一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的阅读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脱离教学实际,一味加大阅读的篇幅,造成过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无法完成阅读的任务,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沦为形式化。此外,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整本书阅读的扩展还需加强,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当下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现状来看,很少会涉及整本书的阅读,即便有教师提到了整本书阅读,但也只是向学生推荐了相关的阅读书目,并没有给予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在遇到比较难的阅读内容时,常常无从下手,阅读难度的提升,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四)整合思路还需进一步拓展

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时,常常忽视了人文性特点的体现,其单元的整合点常常落脚于训练点,突出了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没有集中体现出单元教学中的人文色彩,甚至是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割裂开来。此外,教师在选择整合内容时,往往以自身为主体来筛选教学的内容,显得内容的选取较为随意。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阅读、写作、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时,也要从这五个内容出发,确保其完整性。但是在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常常以某一个训练点来进行整合,这就导致本身应该将单元内容整合起来的教学,反而成了其中的一个部分。且教师是从自身出发来选取教学内容,导致其随意性比较高,教师选取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而如何判断这一更好则过于偏向主观性,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跨学段进行单元整合,更容易出现不合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谨慎进行跨学段的单元整合。

二、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新整合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一般在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设计中,通常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对单元进行整合,而在教学中,教师又会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将其分为不同的课型,这就造成课程过于单一。因此教师在整组教学设计中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将传统的感知型课程转变为体验型课程,从而提高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整合性,更加突出其相较性。教师要突出教材中单元的特点,找到整合切入点,将教学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真正发挥出单元整组教学设计的作用。此外,教师在进行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时,还要提高整体课型的开放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教学问题。比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学习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设计中要掌握好问题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基础性的问题为主;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探究;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要注重通过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低阶往高阶过渡。教师还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比如针对知识点多且联系性不强的知识点时,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对童话类的教学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复述童话的情节,而对写作类单元,则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小剧本,并且结合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

(二)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整合过程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属于整合性最高的,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整体和集中,因此有必要对其整合过程进行优化。小学语文中,识字是教学的基础,单元整体识字教学更加注重单元教学知识点和教学形式的结合。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不同识字设计方式的优缺点,比如集中识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字的意思,但是这种教学过于独立,影响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随文识字则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字形和字义,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割裂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关系,而是应该从教学的内容和学情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避免单字教学。通过单元整体识字做好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语境中掌握生字。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时,要把握好单篇文章和单元整体之间的关系,既要提高学生的整合能力,又要凸显出单篇文章的特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保证单篇文章的结构,单篇文章也是整体,如果为了单元整体而整体,则会破坏原本文章的结构。部编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教育专家精心筛选的,因此每一篇课文的适配性都比较高,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要掌握好单篇和单元之间的关系,切忌打破单篇文章的结构,让其失去了原本的韵味。由于每一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展开设计时,要用更为合理的整合方式来提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设计中,难度适宜的问题至关重要,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就没有学习挑战感,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锻炼,但是问题如果过难,则会影响到课堂的顺利进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整体,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出发,结合最近发展区来设置问题,提高问题的适配程度。

(三)完善课外的整合内容

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是基于教材所进行的主题类阅读设计,在对课外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结合合理的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部分教师为了扩充教学的内容,会塞入过多的单篇阅读数量,但是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脱离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味追求阅读量,反而会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控制扩充的阅读数量,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效地丰富教学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因此单元的课外拓展阅读数目是可变的,教师要避免盲目扩充阅读数量,从而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教学目标,不过分注重拓展的量,而是要真正发挥出每一篇阅读文章的作用。此外,在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整本书阅读也至关重要,教师要从教学的内容出发,为学生筛选出合适的整本书阅读书目。相较单篇的阅读来说,整本书阅读能够显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但也正是由于阅读量的增加,想要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整本书阅读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教师有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自主选择愿意阅读的书目,开展有效的整本书阅读。为了更好地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布置阅读作业等,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展示课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课上课下的结合,让整本书阅读真正融入单元主题教学设计中。

(四)丰富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思路

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是教师将原有教材的内容打乱重组,因此设计的方式更为丰富,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丰富整合的思路。通过对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整体分析,能够更好地从整体出发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但是教师不能随意针对同主题的内容进行单元设计,否则重组之后的内容将会更为零散,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拟出在单元整合中的问题,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教师要尽量在一本书或者一个学段中来整合教材的内容,因为同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基本都在同一个难度水平上,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制订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且由于部分学校以学期为单位来制订教学计划,因此依照同册原则来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就能够更好地吻合学期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进度的推进。同时,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尽量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虽然将同主题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整合方式涵盖的范围比较局限,因此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要树立起全新的整合理念,从单元整体出发,提高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常规性。

三、结语

由于语文本身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也要依据此特点来找准整合的切入点。在设计单元教学的任务时,要以单元教学的目标为根本,统领单元教学设计。教师要充分解读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始终以单元教学目标为引导,充分发挥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整组整本书整体
基于单元整组 用好习作支架 落实语文要素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青海某陆军预备役步兵旅严密组织整组工作检查验收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5012开关整组传动异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