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相关策略

2022-03-16吴雅丽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能力

吴雅丽

(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甘肃 敦煌 736200)

作业是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检验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分析学生学习的程度,根据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和牢固点进行下节课程讲解内容的调整。因此,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起作业设计这个环节。本文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丰富作业形式、因材施教进行阶梯式作业设计、小组合作完成学习、通过课外延伸设计作业以及多元评价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这些方面系统地探究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的相关策略,旨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做到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一、重视兴趣

兴趣对学生学习以及作业的完成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所布置的作业无外乎抄写、练习和背诵这几种方式。这样枯燥且乏味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大挫伤了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整个作业完成过程学生是压抑的,如此一来作业完成效果也必然不会理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带着兴趣完成作业势必能够做到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四季》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四季作为作业,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中对一年四季景色的描写。《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课文的课后作业可以是让学生选取一种动物作为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玩游戏,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小蜗牛》这篇课文的课后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去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在讲台上把整个故事讲解出来。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诸如此类的课后作业归根结底的目标都是激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完成作业不仅能够刺激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文章深刻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联系实际

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让学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留下的瑰宝。而大部分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都以书面学习为主,企图通过反复地写和练来巩固学生在课文中所学到的知识。然而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教学过程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当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本质。

例如,《秋天的雨》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认识,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观察一下自己家乡附近有怎样优美的景色,然后运用文章中的字和词进行遣词造句,描写出自己最喜欢季节的风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将文章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字词和优美语句进行复习,还能帮助学生练习造句。学生在仿写家乡季节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拓展思维,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加深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再如《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听父母讲解一下中国的特色建筑物或英雄人物和事迹等,既能够加深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国的名人名事,潜移默化地将生活元素融入作业设计中,全面发挥作业设计的效果,能够从根本上丰富学生完成作业设计的收获,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丰富形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丰富作业设计形式也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课堂知识有效延伸的重要手段。丰富的课后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应当从教材本身出发,利用文章内容中所展现出的特定特征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强化文章内容理解,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将这四个小组分别安排在四个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为:将一个钱包放在地上,学生躲在角落里进行观察,看最终谁会捡到这个钱包。等有人捡起钱包之后再让一个学生去询问这个人是否捡到了钱包。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诚信的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再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选取任意景色进行绘画,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带到课堂上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诸如此类的多种作业形式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还能够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再比如《写观察日记》这篇文章的课后作业就可以是让学生选取事物进行观察,充分记录观察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事物的发展过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做一件事情时注意力的集中,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专门开展一次“特别的作业”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提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课后作业,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对课后作业的真正需求,又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因材施教

小学生正是各种性格凸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学生的思维正在飞速发展,对不同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和思考。此时,千篇一律的课后作业往往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当有选择地为学生设计一些阶梯性的作业,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作业,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此才能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例如,部分生僻字的讲解之后,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为其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是抄写自己容易写错的字词。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为其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是利用这些先学到的字词进行造句。再比如作业布置是让学生进行下一节课文的预习时,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求其预习仅做到流利地朗读文章即可,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求其能够口述文章的重点情节内容。以实际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已经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了骆驼的脚长、驼峰和睫毛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了作者在童年时期观看到骆驼队的一件事。此时,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求其完整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能够通顺地朗读文章。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求其能够充分理解文章所传达出的深层含义,能够利用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词进行造句。再比如《动物儿歌》这篇文章讲解完成之后,教师不能一刀切地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跟家长一起了解一些其他动物有关的儿歌并学会歌唱。这样一项作业趣味性充足,但忽略了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无法协助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这样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缺陷,很容易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查找小动物儿歌的途径进行了解。家长不在家的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作业,父母在家的学生可以询问父母完成作业。充分做到分层次作业设计,灵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够有“跳一跳,够得到”的感觉。并且这样阶梯式的作业设计充分做到了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要求的学生为主体,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促进有着重要作用。

五、重视合作

现如今社会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独自探究和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应当着重通过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团体协作责任感,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作业也能够帮助学生联系情感,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变废为宝”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五个人为一组去寻找生活中典型的废品进行重新改造。小组内集思广益,思考如何将一个废弃物品通过重新改造变成一个重新具有价值的物品。最终所有小组将自己改造完成的物品带到课堂上进行比拼,选出最佳作品。让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几个学生一起完成一个作业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专门的栏目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协作责任感。例如板报设计、每日开心一刻、每日新闻等,这些栏目都需要几个学生共同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完成,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将所收集到的故事或资料讲解给父母听。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共同出谋划策也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六、多元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够像一把戒尺一样去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学生思维的枷锁,引导学生投入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不能够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来衡量学生作业的完成程度,而是应当根据不同学生作业的完成方式来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点拨性评价。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基础阶段,此时,教师的任何一句评价都有可能对学生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着重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例如,在点评学生利用“发现”所做的造句作业时,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几个造句较为优秀的学生的作品:“今天我发现小红把她的小辫子剪成了短发,还扎上了紫色的小花花,非常漂亮”“今天我发现教室额外整洁,由此看来昨天的值日生在打扫卫生时一定非常认真”“今天我发现我家附近的柿子树发芽了,山楂树也长出了嫩绿的小叶”“今天我发现教师在讲课时嗓子有些不舒服,希望教师能照顾好自己”。对这些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称赞其善于观察,非常细心。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只有这些外在的景观吗?会不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或是其他的呢?引导学生去发表观点。此时有些学生可能会说:今天我主动叠了被子,我发现妈妈好像很高兴。此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而对某些思维较为缓慢的学生,教师则应当通过适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自己仅仅是由于粗心导致,肯定学生的努力。而对某些句子不通顺的学生,教师也应当给予其思维方面的表扬,同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建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学生就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学习都有着重要作用,除上述提到有关兴趣培养、合作能力、因材施教、生活联系等相关策略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需求出发,注重作业设计过程的有效落实,为学生设置能够充分拓展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习和实践的综合能力的作业。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逐步培养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忌将语文作业变成学生的负担。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