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本质教学策略

2022-03-16王齐明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直观教师应图形

王齐明(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儿童视角,从儿童学情实际和学科的视角设计概念教学,引领儿童循序渐进地开展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亲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自主建构数学概念,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

一、课前预习,感知数学概念

儿童视角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能动性,给儿童创造自主预习的机会,引领儿童进行充分的预习,让儿童对数学概念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课堂概念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

“图形的平移”一课,涉及的数学概念主要是“图形平移”。预习环节,我要求儿童以教材为抓手,充分地了解教材内容。为了提高儿童预习有效性,我设计了简单的预习案:

想一想:结合教材图片,开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能不能自主解决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

做一做:模仿教材中小朋友的做法,自己做一做,演示一下火车和国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理一理:结合自己对“平移”的理解,以及教材预习,理一理,说说什么是“图形平移”。

预习环节充分利用教材载体价值,引导儿童借助教材进行自主预习。预习过程中,为了提高预习效果,遵循教材编制规律,设计多样化预习活动,以“想”激活儿童思维,以“做”给儿童思维提供支持,以“理”引导儿童对感性化实践进行抽象,让儿童凭借教材和既有经验等,对数学概念获得初步的感知。

二、联系生活,丰富数学概念

数学课堂概念教学,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发挥情境直观、感性优势,利用儿童熟悉、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感性经验和生活情景中接纳概念的抽象性。情境素材选择时,教师应基于教材情境进行适度的拓展,让儿童基于数学概念的生长点,向更加广泛的生活现象延展,让儿童将视线转向生活。

“图形的平移”一课,基于教材提供的情境,我借助直观的视频将火车、电梯运动状态表现出来。然后,引导儿童进行思考,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说说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性特点。

这个环节基于教材,又基于儿童视角对教材情境进行优化,借助直观的视频让平面化的内容变得直观起来,深化儿童对“平移”这一现象认识。同时,又从既有的情境进行延展,引导儿童基于生活经历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在生活情景中充分体验、感受、接纳,使数学概念的抽象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较好地引导儿童开动思维,在寻找这些现象之间的共性中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走向理性思考。

三、基于经验,理解数学概念

儿童视角下,数学概念教学要走向本质,不能依靠教师单向输出,而是需要发挥儿童主体性作用。儿童主体性作用应基于儿童经验,充分利用儿童既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等,调动儿童多种感官,不仅要引导儿童细致地观察,而且也应给他们创造直观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凭借经验自主理解数学概念。

“图形的平移”一课,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儿童初次观察属于无意识观察,观察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为此,教师在提出寻找它们之间共同点要求后,应引导儿童进行二次观察。第二次观察与第一次观察不同,属于有意观察,儿童观察过程中目的性很强。教师在儿童观察基础上,再给儿童创造直观体验的机会,让儿童借助身边的学具演示出来。

此环节设计时,重在从儿童既有的经验出发,引领儿童从无意观察走向有意观察,让儿童提高观察效果。在第二次观察的基础上,再给儿童创造动起来的机会,让儿童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利用儿童好动的优势,在演示过程中对“平移”获得更深的认识,并较好地调动儿童概念学习兴趣,建构起对“平移”概念的认识。

四、多样表达,揭示概念本质

儿童通过观察、演示获得的体验是感性的、碎片化的。教师应引导儿童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将观察与演示过程中的体验表达出来,从直观走向抽象。表达时,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鼓励儿童采用创意化表达方式,借助多样化表达方式明晰平移和旋转数学概念本质,让儿童对概念理解更加深刻。

“图形的平移”一课,在儿童观察和演示基础上,我引导儿童结合自身学习体验,将交流的几种现象共性特点进行概括,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引导儿童表达时,我基于儿童发展性,给儿童提供一些方法引导。例如,可以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图画的方式,还可以将文字与图画有机结合起来。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儿童从“距离”和“方向”两个角度,探究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并将它们表达出来。

这个环节以表达为抓手,重在引导儿童结合感性体验,将概念建构过程体验表达出来。表达时,改变单一化的表达形式,鼓励儿童采用富有创意、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引导儿童借助多种途径、多个层面去感知数学概念,明晰了平移和旋转的本质,儿童对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获得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为了提高儿童表达有效性,我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儿童抓住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距离”,提高儿童表达有效性,一步步为数学概念建构铺垫,也较好地强化儿童抓住关键词建构数学概念的意识。

五、实践运用,拓展数学概念

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给儿童创造实践运用机会,让儿童动起来,在实践体验中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在实践运用中实现数学概念向数学技能转变,让儿童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图形的平移”一课,在儿童多样表达的基础上,我利用表达成果引导儿童进一步建构图形平移距离问题。以平行四边形平移为例,让儿童设计一个方案,直观地揭示平行四边形平移距离。此时,儿童大多将平行四边形置于方格中,根据其在方格中移动的距离做出判断。设计方案成果展示环节,我采用比较展示方式,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方案进行比较,让儿童认识到图形平移距离不是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可以借助参照点的方式,根据两个参照点之间的距离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儿童根据日常生活中平移现象,开动脑筋,设计平移在生活中运用的小创意。

实践运用给儿童创造运用数学概念的机会,引领儿童从数学概念表象走向深入,在实践中加深对平移、旋转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体会运动变化思想,并在链接生活中,激发儿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意实践的热情。通过创意小发明,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较好地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

猜你喜欢

直观教师应图形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分图形
找图形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