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识字能力培养“三策略”

2022-03-16初朝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僻字三策略识字

初朝霞(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识字是非常关键的内容。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识字能力,识记汉字大多依赖于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兴趣,更难以提高识字效率。针对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字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且有效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识字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小学阶段既是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记忆能力的最佳阶段,也是帮助小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从小学语文以往的识字教学情况来看,其中大量的识字内容都需要小学生进行记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机械记忆法,组织小学生开展识字训练。面对大量的生僻字,小学生需要对字的读音和字形进行记忆。课后还需要对生僻字进行大量的抄写、听写。长此以往,枯燥乏味的记忆模式,不仅让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很容易消磨小学生对识字训练的兴趣,导致识字能力低下。

(二)教师忽略分析小学生识字情况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过程中,过于将教学重点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速度相结合,在课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识字教学,而留给小学生进行识字训练的时间却较少。课后,由于缺乏教师的专项指导,小学生在识字训练方面得不到专业的训练。教师要求小学生在固定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生僻字,但是对识字的质量却有所忽视,导致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对字形相近的生僻字、或者出现对读音相近的词语混淆等情况,同样会导致学生识字质量低下。

(三)小学生特性因素影响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较为贪玩、活泼、好动、耐心较差,虽然对新鲜事物乐于接触,但是难以在同一件事情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小学生虽然普遍记忆力较好,但是忘性也较大。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仍旧采用机械记忆的识字方式,枯燥乏味的识字训练,很容易降低其在识字训练方面的兴趣,影响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三策略”

综上所述,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小学生识字能力提高的需求。为此,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从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不断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技能。

(一)突显“造字法”,让识字教学具有文化性

汉字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本身具有典型的表意性特点,字形和字义的紧密结合是其最突出的外在表象。如果将单独的汉字视为毫无规律的字符,这样的学习状态必然是枯燥的,学习过程也难以避免乏味,很难提高学习效能。汉字造字法包含六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形、会意以及形声、指事。如果可以在教学汉字的过程中,将字理、字义相结合进行讲解,这样每一个汉字都能生成一个充满智慧且有趣的故事,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也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文化气息。

以《乌鸦喝水》为例,这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这只乌鸦为了喝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发现“乌”和“鸟”非常相近,为什么乌鸦也是鸟,但是,却没有“鸟”中的那一点呢?这个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热议,于是我从造字法的起源开始讲解。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部分象形字,可以作为讲解的突破口:“乌”和“鸟”本来都是象形字,而且都是根据鸟的形状所创造,从上到下依次为头、翅膀和尾部。但是为什么“乌”没有那一点呢?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眼睛也是一样,所以几乎不可见,古人们也就将那一点省去。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学生恍然大悟,不仅体会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同时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同时,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还应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这样才能突显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才能以此作为文本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以一当十的识字效果。

(二)引导辩形,让识字教学具有直观性

针对汉字的教学,需要教师对其形态结构展开研究,也可以基于美学的视角展开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更丰富的直观表象,还能够提高识字效率,特别是象形字以及指事字,其形态结构更具有特点。如果能够从字形方面作为突破口,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汉字的构造特点,还能够通过这些巧意设计塑造对美的认知。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其认知理解相对肤浅,必须要结合直观的手段加以分解引导,才能塑造汉字自然灵动的形象。

以《神州瑶》为例,可以此为学生创设感受汉字形态美的契机: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很多名称性词语,它们所代表的都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大屏幕呈现图片信息,由学生自主观察、自主诵读,因为学生对图片信息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自然也能够认读相对应的汉字。通过图片解读汉字,能够使汉字学习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参与汉字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设计自主搜集课文汉字的环节,通过字形的方式进行解读。以“川”为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可以要求学生绘画山川等。

(三)归类小结,让识字教学具有统整性

对小学生而言,随着识字量的逐渐增加,会遇到更多的同音字、形近字等等。此时需要帮助他们准确区分不同的汉字,要使用归类法辅助识记。分类时,可以根据部首,也可以基于语音分类。

仍以《神舟谣》为例,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汉字意思进行分类。

例如,找出其中代表“水流”的汉字,学生们找到了“江、河”,然后鼓励其拓展,补充“海、洋、溪、流”等等。此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或者也可以将一些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例如,“与”“和”,这是两个连词,哪些字词具有相同的含义?有学生给出了“同、跟”,由此可以将这些词聚集在一起共同记忆。除此之外,找到汉字之间的差异点,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学习方向。例如,“个”与“各”,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意思却有所不同,不同点在哪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鼓励学生将汉字置于相应的语境下展开分析,有助于提高其汉字辨析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如果教师以直接灌输的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也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识字教学过程中,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一方面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快速且高效地掌握正确的识字方法,提高自主学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实现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生僻字三策略识字
生僻字里识青铜
让语文老师也会怀疑人生的生僻字
挑战动物生僻字
识字
识字儿歌
扒一扒“爱加戏”的生僻字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策略”
识字谜语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