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诗意的词语教学课堂

2022-03-16江苏省射阳县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毛虫辨析含义

唐 静(江苏省射阳县小学)

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经验少,对词语的理解常常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词语的含义,而不注重词语教学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即使理解了一些词语的含义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充满诗意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比较辨析词语的含义,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让整个课堂充满诗一样的色彩!

一、在情境中点燃诗情

一篇优秀的文章,少不了作者倾注浓厚的情感。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词语的真正含义,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以“还原”作者的写作状态,引导学生在品味词语的过程中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词语传递出的情味、意味,深化词语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用“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等称呼描写对象,学生在读这些词语时,虽然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但是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并不清楚。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借助课件为学生展示荷塘美景,再配以轻柔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唯美的学习意境中。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等词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这样一来,学生自然明白了这些词语中的“小”不仅指它们的体积小,更是透过“小”来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如此教学,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为今后的词语运用奠定了基础。

在词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词语本身的意思大都能够理解,而对于词语所隐含的情感很多学生感受不到,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会。这样的教学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学生从“小”字中不仅读出了作者对水珠、蜻蜓、青蛙、鱼儿的喜爱之情,而且为整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快乐、喜爱的基调。

二、在想象中领悟诗意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想象中表达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时间和空间中徜徉,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进而提高词语教学质量。

例如,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毛虫》这篇课文主要以小毛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来告诉学生成功来自于努力。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不仅描写了小毛虫的内心变化,而且还通过相应的动作描述展现了它的努力过程。对于“生机勃勃”“尽心竭力”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单凭教师讲解学生的感受不够深刻,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换位体验的方式展开想象,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小毛虫,正在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也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由小毛虫蜕变成蝴蝶以后在花丛间飞舞的样子。这样,学生对“生机勃勃”“尽心竭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时也活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比起教师生硬的解释,教学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原本抽象的词语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整个课堂被一种浓浓的诗意所笼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三、在辨析中拓展内涵

理解词语含义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是词语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含义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词语运用奠定基础。

例如,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一个“蹲”字形象地描写出了黄山奇石的样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蹲”字的意思,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蹲”字与“坐”“站”等动词进行比较,说说哪个更符合猴子的生活习性。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蹲”不仅描写出了猴子的常见动作和生活习性,而且这些描写正好是与“猴子观海”相呼应的,如果用其他词语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词语的内涵把握更加深刻。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就词解词,学生则很难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而通过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进行辨析,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并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使用词语,进而促进词语教学效果。

总之,在低年级词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走出就词解词、孤立学词的误区,还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采取创设情境、大胆想象、辨析比较等多样的词语教学方式,以克服学生对词语解析的畏难情绪,从而使词语教学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毛虫辨析含义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毛虫与蛾子
毛虫和蛾子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