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合理运用

2022-03-16牛继萍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明德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辅导分层教学法

牛继萍(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明德小学)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其练习成绩及学习兴趣,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一、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有差异,每个班级都难免产生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群体。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以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开展知识讲解和练习巩固活动,导致部分学生因深入探究的需求无法满足而产生懈怠情绪,部分学生因无法紧跟教学进度而产生学习压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巩固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需求,使其能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下,有效理解所学知识,逐步提升数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学习目标分层

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活动前开展学习目标分层工作,这是分层教学的基础环节,有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地为不同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供个性化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乘法(二)”的教学为例,在知识讲解前,教师要科学划分学习目标。基础层的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完成本单元的知识学习后,应该能够从“一一得一”熟练背诵到“九九八十一”,从而具备完成教材中的基础计算题的能力,并尝试独立解决部分简单的应用题。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学习,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巩固层的学生在能够快速完成计算题的基础上,应该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积累解题经验,提升解题能力。提高层的学生思维活跃,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相对较好,需要尝试解决生活中可以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的复杂问题,并积极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从而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2.课堂提问分层

小学数学教师经常通过提问推进课堂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然而,个别学生经常无法融入课堂问答环节。鉴于此,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分层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

以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讲解通过笔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前,教师可以让基础层的学生回答“每盘装8个苹果,9盘苹果共有多少个?”这样相对简单的问题,通过口算8×9=72巩固乘法口诀,从而让学生快速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难度稍高的问题:每筐装15盒草莓,3筐草莓有多少盒?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从而可以自然地列出算式15×3=45。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充分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针对巩固层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一串糖葫芦有12个山楂,制作30串糖葫芦需要多少个山楂?并在其回答出12×30=360后,自然地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算式14×12=( )的不同解法。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用竖式计算的教学打下基础。针对提高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完成知识讲解任务后鼓励他们在黑板上用竖式完成教材中“做一做”中的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基础层和巩固层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相关内容。

3.巩固练习分层

完成知识讲解后,教师需要科学设计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为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任务,保持参与练习活动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需要进行巩固练习的分层。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伤害,教师不会公布分层结果,通常会在练习过程中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

以教材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等必做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复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难度不同的选做题。首先,为基础层的学生设计一定数量的计算题,使其能够进一步进行计算练习,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如何计算,并设计诸如“90本漫画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92本漫画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的具有一定层次性的简单应用题,使其能够顺利完成习题。其次,为巩固层的学生设计诸如“一张书桌51元,270元可以买几张书桌?还剩多少元?”的相对复杂的题目,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为提高层的学生设计“不用竖式计算,快速说出算式的商”的计算题,以及题干较长、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巧用语言的艺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科学地完成选做题,以免出现学生由于惰性只做简单题、忽视难题的现象。

4.课后辅导分层

鉴于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巩固练习的内容有所差异,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也要注重课后辅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下载或开发微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课后辅导的效率。

以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为例,为提升课后辅导的质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开发微课视频。首先,为基础层的学生开发“知识讲解微视频”,帮助他们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从而使其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其次,为巩固层的学生开发“例题讲解微视频”,结合教材中的经典例题,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为提高层的学生开发“难题突破微视频”,讲解巩固练习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并引入生活中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问题,使其利用课余时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利用微视频学习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困惑和需求,教师要鼓励他们通过社交平台及时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课后辅导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开展分层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达成学习目标,逐步提升数学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目标、课堂提问、巩固练习和课后辅导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各个数学学习环节。

猜你喜欢

辅导分层教学法
有趣的分层现象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