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2022-03-16

读写算(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件信息化

陈 军

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陈军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二中学,甘肃陇南742500)

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教育行业,并且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对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信息化;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立足于信息技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发展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容量的增加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需要数学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对课堂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讲解给予辅助,这会耗费一定比例的课堂教学时间。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以及课堂教学环节只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范围之内。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包含绝大多数板书内容的教学课件以及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浓缩,并在课堂教学环节根据讲解进度对相关内容进行灵活调用和展示;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需要,搜集和导入更多教材以外的材料,既实现了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深度和广度,也促进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容量的扩增,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教学改进发展步伐的深入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二)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却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沉闷、枯燥。而且,学生需要紧跟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也容易使学生出现思维僵化等情况,从而致使学生出现课堂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把握适当的时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疲劳心理并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度,还可以在课堂互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助于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抽象性以及逻辑性更强的特点,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记忆难度。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适当分解或重组,再辅以数学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演示,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课堂重点以及难点内容。

(四)有助于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除了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做好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以外,还需要数学教师重视并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们解析和理解课堂学习内容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学生在分析课堂探究疑问或习题解答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灵感与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理解和牢固记忆。

(五)有助于减少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起到减少数学教师工作量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等作用。其一,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工作中,不仅可以在网络中便捷、高效地收集相关资源,还可以对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优秀观念进行了解,进而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一方面可以节约部分板书的书写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转化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也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将部分教材知识点经过汇总、整理后展示给学生们,从而达到借助信息技术降低教师工作量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方案有效性等目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真正认识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中明确的高中数学教学任务。所以,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应以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任务为基础,以学生实际情况、学习需求以及素质能力培养和发展需要为核心目标,不仅应保证信息化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专注度,还应确保信息化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堂所学内容。

(二)适合性原则

信息技术主要是以教学辅助手段的形式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为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需要提供服务,这并不意味着信息化教学活动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活动。而且,很多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并不适用信息化教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并判断是否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应把控好信息化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展时机,在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等作用的基础上,避免信息技术分散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

(三)知识探究原则

知识探究原则主要是指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发展过程的展示作用,以便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迁移、应用以及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中提出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

(四)服务于终身学习原则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包括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服务于终身学习原则,主要是指高中数学教师除了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以外,还应为学生们讲解和演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并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进行数学基础的夯实以及知识面的拓展。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课件过于呆板或花哨

信息化课件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运用形式之一,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但是,如果信息化课件的制作存在问题或疏漏之处,不仅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课件应有的作用,还容易对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带来影响。信息化课件过于呆板或过于花哨,是现如今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应用问题之一。首先,部分数学教师在制作信息化课件时,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照搬,并将信息化课件视为板书的代替品,虽然能够起到节省一些课时的作用,但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较有限。其次,信息化课件过于花哨这一问题,主要是指部分数学教师在制作信息化课件时,存在盲目追求课件的技术含量以及加入了较多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元素等现象。一方面容易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频繁地操作多媒体等设备,从而对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连贯性带来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还容易分散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反而会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产生影响。

(二)部分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理解较片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如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存在理解较片面甚至抗拒等情况。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兴趣较低,通常只是在公开课使用或者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偶尔使用,导致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边缘化;其二,还有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则是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甚至每一课、每一章节的教学都会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但部分情况下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反而会拖慢课堂教学节奏。

(三)信息技术使用目标不明确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往往需要提前明确使用目标,比如降低教材知识点难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及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等。而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规划信息化教学活动时,并没有对信息技术使用目标进行明确,甚至直接取用他人的信息化课件。一方面会导致信息化课件中很多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需要不相符;另一方面还容易出现信息化教学环节较突兀等情况,会对学生的教材知识理解效果以及学习思维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四、信息化环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

高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教材内容抽象性以及逻辑性更强等特点,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并掌握一定的自主探究技巧,才能更加高效地理解和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将抽象概念的直观化,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分析探究,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

以“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一道题目:一枚炮弹向地面目标发射,经过26s以后,击中地面目标。已知条件1:炮弹弹射高度为845m;已知条件2:高度h (单位: m)随时间t (单位: 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动态演示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分析研究炮弹高度在炮弹飞行1s、5s、20s时,距离都有多高?t的范围是多少?并用动画一一演示。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结合动画演示,很快就解决上述问题,并尝试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描述变量间的依赖关系。之后教师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臭氧层空洞问题、关于恩格尔系数问题,组织学生以合作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变量的关系。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图像,加强学生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以此更好地掌握函数的概念。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专注度进行提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出数学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和学习教材内容,并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互补互促等方式获得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和提升。

以《三视图》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对三视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此教师决定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大致内容,之后提出自主探究任务:三视图包含哪些部分?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各是如何得到的?一般怎样排列三视图,他们的形状大小方面有何特点?教师将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完成探究之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课堂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一步讲解相关的内容,以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具体的训练,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此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

信息化教学还能够为高中数学提供更多的空间,从高中数学课堂之上延伸到课下,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加强对学生的课下辅导,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统计图表》教学为例。由于在学习统计图表时,涉及许多关于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以及茎叶图等知识,在画图的过程中,往往非常占用时间,而且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时间练习。对此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下完成。教师在完成本课的内容以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活动:统计近年来中国参加奥运会奖牌的数据,并且分别用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以及茎叶图等表示,与此同时分别说说从这些统计图表中都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在课下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通过微信群等,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学生完成之后,将整理好的作业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于对教学进行更好地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五、总结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是现如今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主流方向之一,也是众多高中数学教师都在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还应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整合,以此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1] 王伟君.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8):67-68.

[2] 熊燕.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20(07):220+222.

[3] 王艺淇.信息化教学——打造高效高中数学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8):169.

[4] 李江.教育信息化有效改善高中的数学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0):110.

[5] 夏云飞.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9(27).

G632

A

1002-7661(2022)13-0019-0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9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课件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