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生态屏障 谱写绿色辉煌
——临夏州以林长制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

2022-03-16

甘肃林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临夏林果林草

王 辉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发展林草,利在当代,荫及后世,恩泽人类。近年来,临夏州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科学指引,坚持把全面推行林长制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生态修复等工作结合起来,综合谋划、一体落实,做好“增绿”“护绿”“活绿”文章,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统筹推进荒山绿化、库区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街景绿化,全面拓展绿化空间,建设山清水秀的绿色家园,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景。以林长制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生态红利逐步显现,使临夏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景更美。

坚持科学绿化 做好“增绿”文章

临夏州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施策、量水而行的原则,运用园林化、景观化理念,按照整山系整流域推进的基本思路,突出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河库两岸等重点区域,采用乔灌立体绿化模式,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以改变山河的英雄气概强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以黄河干流流域、苏集河流域、胭脂河流域、大南岔河流域、牛津河流域、广通河流域、毛沟流域、布楞沟流域、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银川河流域为重点的十一条流域,以虎头山、风转磨、大桦梁、宽台梁、邓家山、曹家山、永靖南山、青草坡、大峡口、九家坪、临夏市南北两山为重点的十二大山脉得到全面绿化,高标准实施东乡县刘家峡库区、洮河经济带沿岸、永靖县太魏刘家峡路库区沿线、盐锅峡城区沿岸、大南岔河等集生态治理、环境美化、道路联通、产业融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在民居庭院、房前屋后、村宅四旁、村道面山等地方,植树种草种花,加快推进乡村绿化,完成村庄绿化美化11.79 万亩。坚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工作思路,以境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沿线为重点,累计完成公路沿线绿化美化3232.16 公里,栽植垂柳、连翘、丁香等各类苗木68.68万株,种植草本花卉712.83 万平方米,州内重点公路沿线全面实现绿化美化,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入开展“一人十树、一社千树、一村万树”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活动和宗教界人士以“共建同心林,共享好生态”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建立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基地9 处、乡村义务植树基地42 处、宗教界人士义务植树基地8 处。充分利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发起网络募捐,目前有2 万多人参与捐款66.9 万元。形成了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生态建设大格局。

2020 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营造林104.36 万亩,栽植各类苗木8000 多万株。全州森林覆盖率从11.12%增长为14.27%,草原盖度稳定在70%以上。康乐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和政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全州造林绿化步入了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资源管护 做好“护绿”文章

充分发挥林长作用,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设立总林长295 人,设立林长4738 人,扎实推进林长制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州县(市)两级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30 余次;州级总林长巡林62 次、林长巡林72 次,县级林长巡林347 次,乡级林长巡林2320次,村级林长巡林6801 次。在“护绿”上下功夫,以林长制为引领,架设“人防”高压线,牢固树立护林意识,层层压实责任,强化3598 名护林员和1171 名草管员管理,明确管护区域,落实管护责任;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树木、乱占乱挖林地草地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和非法捕猎、贩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行为,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强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 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全力抓好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防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全面贯彻落实《临夏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对全州调查登记古树名木553 株全面开展统一挂牌,让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了“身份证”,使全州古树名木保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土有人守、责有人担”,形成齐抓共管的林草资源管护新格局,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坚持双赢目标 做好“活绿”文章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两化”精神,以林果产业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整形修剪、综合技术管理培训等措施,强力推进林果产业标准化发展,实现由扩量向提质转变,林果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全州林果种植194.44 万亩,果品年产量12.07万吨,年产值达12.52 亿元,全州每年完成提质增效10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以花椒、啤特果、核桃、苹果、红枣、杏桃为重点的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六大特色林果产业,特色林果成了名副其实的“增收果”“致富果”。充分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庭院经济、美丽经济,积极探索以林草资源开发促进生态旅游开发、以生态旅游开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加快推进生态与田园、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以康乐县纳沟村、临夏县新发村、和政县三岔沟村、积石山县阳山村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临夏市南龙镇尕杨家村等8 个国家级森林乡村,康乐县附城镇等7 个省级森林小镇,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积石山县已列入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范围。充分挖掘经济林行间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以高原夏菜、中药材、金银花、油菜、大蒜、食用菌等为重点的林下经济,促进林下经济与旅游业、加工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条以林下经济促进林果产业标准化发展的良性路子。2020 年以来,林下种植面积50.81 万亩,林下养鸡、牛、羊等126.8 万只(头),养蜂3.5 万多箱,林下经济实现产值2.32 亿元。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守正临夏紫斑牡丹、创新玫瑰芍药兰花,以高端花卉为主导,以传统花卉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建设立足甘肃、面向西北、放眼全国的花卉产业基地,强力推进临夏市亿农国际鲜花港、临夏县中荷国际鲜花港、和政县振兴百益花卉产业园建设,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花卉智能温室,打造一批以王坪、江牌、毕家庄、凤凰山、三谷村、中咀岭、康乐县古树名木植物园为重点的花卉产业园,推动花卉从卖原料向售产品转变,努力把临夏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紫斑牡丹标准化栽培和产品研发的示范区、花卉产业带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玫瑰和芍药鲜切花发展的标杆区。

随处可见的绿色体现了临夏儿女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俯拾皆是的绿色就是临夏各族人民传统美德的深厚积淀;有了绿色的装点,古老的临夏才拥有靓丽的青春容颜,有了绿色的支撑,多彩的临夏才拥有了迷人的绿色名片。如今的临夏,绿水青山中映衬着红瓦青砖,一条条生态长廊、艺术画廊正在形成,村在林中,路在树中,家在园中,人在花中,人居环境颜值倍增、更加优美,山清水秀、林茂粮丰的生态景观处处呈现;如今的临夏,生态风貌完好、田园特色突出、森林氛围浓郁、功能效益显著的美好景象历历在目;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临夏、绿色临夏、魅力临夏越来越清晰。

临夏大地沧桑巨变,林草事业发展辉煌。回顾过去,一组组数据、一幅幅画卷、一份份收获,凝聚了广大各族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载录了临夏林草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全州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临夏林草建设机遇政策叠加,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让青山永远不老,这是临夏人民立下的誓言,让青山变成金山,这是全州各族人民的宿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临夏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正在为实现山川秀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埋头苦干,再创佳绩!

猜你喜欢

临夏林果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林草风采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寻觅临夏至味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