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助产生共情能力对专业承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

2022-03-16项颖卿

江科学术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共情

项颖卿

专业承诺是指学生认同所学的专业价值,愿意为学好专业知识付出积极努力,并承诺今后职业生涯中继续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1]。在校学习阶段是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助产生)向临床助产士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其专业承诺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助产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情绪、心理和身体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对新入校的学生,专业学习的适应困难以及对助产专业认知水平低进一步加重这种压力。有报道,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可以直接影响职业承诺[2]。共情是个体对他人所处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感同身受,并产生换位思考的心理过程[3]。助产共情是在临床实践中,助产士能够站在孕产妇的角度,正确地感知自己和孕产妇的情绪,准确识别和评价其情感和状况,以满足孕产妇需要和减轻其心理痛苦的一种情感体验的能力。共情是助产士与孕产妇之间沟通的精髓,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共情对高职助产生的专业承诺是否会产生正面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高的心理资源[4]。积极心理资本具体表现为个体在面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充满自信并有付出努力来获取成功,在消极的情况下保持乐观心态,能够持之以恒,并在挫折后迅速恢复。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取向,与专业承诺呈现正相关,心理资本中的希望、乐观与自我效能是专业承诺的有效预测变量[5]。共情和心理资本均是影响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研究探讨心理资本、共情与专业承诺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也无三者中介效应分析的报道。高职助产专业学生是临床助产士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如何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以满足临床对优质助产人才需要是助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探讨共情与专业承诺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对共情与专业承诺关系的中介作用,为助产教育工作者制定针对性措施提升助产生的专业承诺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省3 所高校(江西科技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助产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纳入标准:(1)参加全国高考的全日制高职生;(2)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排除标准:五年一贯制高职生、休学、实习期学生及不愿意参加调研者。

(二)调查工具

1.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采用国内学者连榕等[1]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即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及规范承诺。其中情感承诺包含9 个条目,理想承诺7 个条目(根据研究实际情况,将第5 条目中“有利于我考研”修订为“有利于我继续提升学历”),继续承诺6个条目,规范承诺5 个条目。共27 个条目。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27。采用Likert5级进行从分值统计,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同,总分27~135 分,得分越高表示专业承诺水平越高。该问卷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杰弗逊共情量表。使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6],本研究调查的是助产专业的学生,将表中的患者修改为孕产妇,将护理人员修改为助产士。量表共20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即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其中观点采择10 个条目、情感护理8 个条目和换位思考2 个条目,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采用Likert7 级计分。正向陈述的条目相应分值为7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陈述的条目计分方法则相反。总分是所有项目分数的总和,分值范围在20到140之间,分值越高表明共情水平越高。该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7。该问卷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心理资本问卷。采用心理资本问卷(PCQ)中文版[7]对心理资本进行评估。共包括4 个维度26 个项目,分别为自我效能(7 个条目)、希望(7 个条目)、韧性(6个条目)及乐观(6个条目)。以Likert7级计分,从强烈反对到强烈赞同,PCQ 的总分在24 到182 分之间,分数越高意味着心理资本越强。PCQ 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8,在多项调查中应用,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10]。

(三)调查方法

利用江西省助产士分会助产教育组微信平台,使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调研江西科技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3 所高校的高职助产生。调查开始前,学校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发送问卷二维码,应用统一指导语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及填写注意事项,研究者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扫描二维码进行匿名问卷填写。采取完全自愿的原则,中途可以要求退出研究。共回收问卷244份,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皮尔逊相关系数用于测量共情、专业承诺和心理资本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心理资本对专业承诺和共情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采用PROCESS-BOOTSRTAP插入程序进行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二、结果

(一)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共情和心理资本得分情况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专业承诺总分为(106.83±14.71)分,条目均分(3.96±0.64)分;共情总分为(93.49±15.63)分,条目均分(4.67±0.82)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14.26±13.82)分,条目均分(4.39±0.64)分。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共情、专业承诺和心理资本得分情况(n=236,`X±S,分)

(二)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共情和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心理资本总分、各维度得分与专业承诺总分、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407~0.762,P<0.01),共情总分、各维度得分与专业承诺总分、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410~0.808,P<0.01),见表2。

表2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共情与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n=236,r)

(三)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共情、专业承诺及心理资本的分层回归分析

以专业承诺为应变量,共情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1;以心理资本为应变量,共情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2;以专业承诺为应变量,共情、心理资本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3。结果显示,共情与专业承诺有线性回归关系(β=0.596,t=10.592,P<0.01),共情对专业承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且共情能解释专业承诺32.2%的变异;心理资本与专业承诺具有线性回归关系(β=0.672,t=14.352,心理资本对专业承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心理资本能解释专业承诺45.0%的变异;共情、心理资本和专业承诺均有线性回归关系(共情β=0.378,t=5.559,P<0.01,心理资本β=0.285,t=4.187,P<0.01),共情和心理资本能解释专业承诺36.4%的变异,心理资本使共情对专业承诺的主效应由0.569下降至0.378,见表3。

表3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共情能力及心理资本的分层回归分析

(四)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共情能力及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在SPSS软件中运行Andrew F Hayes开发的PROCESS插件,设定共情为自变量,专业承诺为因变量,M 为心理资本,设定Model 值为4,Bootstrap 量为5000,Bootstrap CI 方法选择Bias Corrected,可信区间设定为95%。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95%的可信区间内,共情对专业承诺直接效应为0.354(LLCI=0.229,ULCI=0.48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在95%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范围内,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179(BootLLCI=0.103,BootULCI=0.270)。因此可以判断心理资本在共情和专业承诺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见表4。

表4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心理资本对专业承诺和共情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讨论

(一)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共情及心理资本情况一般状况

本研究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总分为106.83±14.71 分,条目均分(3.96±0.64)分,以条目Likert5 级评分计算,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理想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高于国内曹海华等[11]调查的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分值(90.93±14.20)分。究其原因可能与样本来源不同有关。本研究调查的是江西省内3所高校高职助产生,大部分来自省内农村和县城,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医院工作稳定,福利待遇较好,导致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与国内调研的本科助产生比较,评分分值较高;另外,高职学生入校时成绩低于本科生,她们对今后毕业后从事临床繁琐的助产工作具有心理准备,对助产专业具有较好的就业期望和积极性,专业承诺水平与本科助产生比较也较高。

本研究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共情总分为(93.49±15.63)分,条目均分(4.67±0.82)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低于王金艳等[12]报道的临床助产士的共情(113.90±13.13)分,究其原因:(1)在校高职助产生缺少临床实践经验,对围产期的保健护理知识大多数来源于课堂教师讲授或见习教学,而临床助产士是陪伴在孕产妇身边的人,通过与孕产妇的沟通能评估到孕产妇的内心感受,识别孕产妇对自身、家人及医护人员的情绪,如对分娩的紧张焦虑,对安全感的渴望、对妊娠分娩并发症产生不良结局的恐惧、对家人的愤怒失望等,设身处地地理解孕产妇的情感需求,这种切身经历是教师在理论课堂上很难传授的个人体验。故与临床助产士比较,高职助产生的情感护理能力偏低。(2)临床助产士大多数是已婚女性,自身也有生育经历,能较好感受服务对象所经历妊娠、分娩、哺乳等事件的情感体验,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与在校高职助产生比较,临床助产士换位思考能力较好,共情总分相应较高。

本研究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心理资本总分为(114.26±13.82)分,条目均分(4.39±0.64)分,处于中等水平。高于胡蓝[13]调查的临床助产士的心理资本分值(100.84±15.28)分。各维度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希望、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究其原因:高职助产生刚迈入医学知识殿堂,尚未体验到临床助产士的职业压力,且她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美好期望,心态积极向上,能从专业学习中获得职业发展信心。另外,随着各高校推动开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理想信仰及心理素养的提升。

(二)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与共情、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

本研究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的专业承诺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r=0.638,P<0.01),即高职助产生心理资本越好,专业承诺水平也越高;与郑满利[14]和宋蔚青等[15]的报道相似。心理资本干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16]。个体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本可以帮助助产生应对临床繁琐复杂的助产工作,当面临压力和挑战时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乐观自信,富有韧性,积极应对,恢复能力更强,积累更多的正性工作体验,积极地参与助产工作中获得自身成长,从而促进其专业承诺水平的提高[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高职助产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与共情呈正相关(r=0.627,P<0.01),即高职助产生共情能力越好,专业承诺水平也越高;与左敏[18]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共情能力好的学生能区分和协调自身及服务对象的观点,能结合服务对象的生活背景、生活方式及文化程度等评估其产生观点的原因,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接纳孕产妇的感受和行为,善于引导其情绪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勇气和耐心去解决服务对象所面临的痛苦,增加自身对工作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高共情能力的学生能与服务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获得积极的职业体验,有助于增强其对职业的兴趣[19]。

(三)高职助产生心理资本在共情与专业承诺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回归分析提示共情和心理资本均能有效预测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水平,心理资本使共情对专业承诺的主效应由0.569 下降至0.378。Boot-strap 中介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在高职助产生共情对专业承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79。究其原因,共情作为个体的一种内在潜能,具有明显的情感交流促进作用。共情得分高的助产生具有良好的观点采择能力,能设身处地去认识和理解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接纳、尊重其观点和情感反应,能将自己投射到对方的境遇中体验其情感或情绪,积极寻找各种方法为对方提供情感帮助[20],其心理资本的韧性和希望维度分值相应较高。另外,共情被心理学家认为是促进积极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钥匙[21],高共情能力的助产生在与服务对象相互建立信任关系过程中也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自我效能感也相应增强。韧性和自我效能维度是积极心理资本的2个重要维度,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助产生能够给予自己更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善于调整个人情绪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事件,有助于提升其共情能力,对从事临床助产工作也具有更好的行为坚持性,故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专业承诺水平。

因此,建议助产教育工作者重视高职助产生的心理资本、共情和专业承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共情在提升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可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跨理论模式教学[22]、体验式教学[23]、叙事教学[24]等多样化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如积极开展医院见习、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关怀小组活动等课外拓展活动,让助产生有机会早接触临床,培养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其对他人情绪变化的敏感性,激发内在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提高助产生的共情能力,进而促进其专业承诺水平的提高。此外,重视心理资本对提高高职助产生专业承诺所起的间接作用。如加强职业使命感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水平[25]。学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对将来所踏入的职业充满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资本干预训练[26]、正念加压训练[27]、巴林特小组训练[28]等方法提升心理资本,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品质,从而提升其专业承诺水平。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