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 实施问题导学
——以“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

2022-03-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121汤秀文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连云港苏州高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15121)汤秀文

问题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地理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观察地理现象、不断产生地理问题和试图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指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与地理有关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是地理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四个方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用地理眼光去观察地理现象,用地理思维去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导学教学活动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问题串组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中的“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为例,探讨如何聚焦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施问题导学。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以最近发生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这样不仅能够使地理问题贴近生活、易于观察、易于探讨,而且能够让学生容易得出结论。问题的设计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可以问题串为引导,在回顾旧知的同时,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课堂实录

(一)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报纸上的这则新闻(问题情境)。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连云港至镇江高速铁路淮安至丹徒段(以下简称连镇高铁淮丹段)将于2020 年12 月11 日开通运营,世界首座高速重载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同步投用,连镇高铁全线通车,连云港至镇江2 小时9 分可达。全线通车后,将实现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等地区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无缝对接。届时,扬州东到上海(虹桥)铁路出行时间,最短将压缩至1小时51分。连镇高铁淮丹段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安排开行管内动车组列车17对,最高运营时速250公里。

学生结合材料,阅读课本内容,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小组探究以下几个问题(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你觉得目前从连云港到我们苏州可以采用哪一种或者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

2.除了你所用到的交通运输方式,还有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吗?

3.为什么从连云港到苏州不采用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呢?

4.为什么这条高铁线直到现在才通车呢?

5.这条高铁线的开通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6.这条高铁线的开通给连云港、苏州及其他沿线城市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学生阅读并且思考问题的间隙,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提示和引导,促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引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浓厚兴趣,以问促思,以问促学。

(二)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接下来请按分好的小组分享问题的合作探究结果。

生1:从新闻材料中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连镇高铁去到镇江,再从镇江通过其他高铁线路去到苏州,也可以采用普通铁路或者公路运输方式。

师:非常棒,这位同学可以充分利用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出解决办法,这其中不是只用到了一种交通运输方式,而是综合运用了几种交通运输方式。老师还想问一下,在这条高铁线通车以前,我们从连云港到苏州可以采用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2:我的老家是连云港的,之前我们全家回家探亲都是坐大巴车或者开私家车的,采用的是公路运输方式。

师:非常好,那老师也想问一下,都有公路了,为什么国家还要花很多的资金和时间去修建连镇高铁呢?

生3:我有亲身感受。原来开私家车,正常不堵车从苏州到连云港需要5~6 小时,节假日遇到堵车时可能需要10 小时以上的时间。而高铁大大缩短了两地互通的时间,大大地降低了时间成本,使得两地沟通更快速、便捷。

师:说得很好,从这位同学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看出,高速铁路相对于公路运输来说是有速度快等优势的,这也恰巧说明了我们的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方向发展。那么,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高速化发展趋势,还有其他的发展趋势吗?

生4:从书本中的材料可以知道,交通运输方式除了高速化发展趋势外,还有大型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

师:既然这条高速铁路的建成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那为什么前几十年没有修建,直到2020 年才修建好并通车呢?

生5:因为修建高速铁路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早些年,资金和技术条件达不到修建高速铁路的要求,这些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才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还因为前几十年从连云港到苏州没有那么大的客流量,市场需求不是很大,在有公路运输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修建高速铁路了。

师:回答得太棒了!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虽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是效果显著。在这个阶段只需要教师稍微地做些提示,学生即能结合材料、课本及自己的实际经历,自主完成各个知识点的探究。学生所探究的问题都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不是特别完整全面,但是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解决部分问题,还能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这无疑在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引导总结,知识生成

师:刚才同学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到了从连云港到苏州乘坐高铁比乘坐私家车有速度上的优势。其实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公路、铁路,还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呢?它们的特点又有哪些呢?

生6:(填写表1)

表1 不同运输方式特点对比

师:总结得非常到位。其实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应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乘客及货物运输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大还是小、运费是高还是低,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现在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不是只能选择单一的方式,而是可以将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综合起来,以达到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效果,这也是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个发展趋势——综合化。那么我还想问一下,连镇高铁的修建除了缩短了两地互通的时间,还对连云港、苏州及其他沿线地区产生了什么其他影响?

生7:在交通意义上,增加了便捷通道,加强了连云港与苏州的联系;完善了交通网,使交通网布局合理;缓解了两地的交通运输压力,降低了时间成本,降低了运费,提高了运输效率。

生8:在经济意义上,促进了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和相关产业(工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了区域间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苏州的产业转移到连云港等欠发达地区,有利于两地的产业结构调整。

生9:在社会意义上,增加了两地(尤其是连云港)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并且做适当的提升性的补充和小结。

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还能够对答案进行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生成知识网络,而不是由教师给出结论性的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聆听,充分尊重学生,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和合理的见解,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正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感悟知识,在一问一答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四)科学训练,巩固提高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课后练习题:

读图1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记忆总是有遗忘性的,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自己都理解了,但自己做题目时还是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将教师讲解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链。课后练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温习、练习和思考,及时将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不把它遗忘在角落里,才能将知识牢固掌握。对于学过的知识,经过复习和练习,才能掌握其本质和内在联系,才能将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因此安排合适的配套习题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提高学生地理解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课后感悟

本节课以连镇高铁全线通车的新闻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六个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课堂一开始,学生带着六个问题有目的性地阅读材料、阅读课文,完成探究任务;接下来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展示探究结果,教师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并做出适当的回应和点拨;然后教师在学生的探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并且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课堂最后,教师准备了相对应并且难度稍有提升的课后练习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本节课教师用问题导学法带领学生探讨并解决了地理问题。整节课从问题开始,将问题贯穿课堂,最后以学生回答问题、总结答案、完成学习任务结束,坚持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教师适当引导为桥梁,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掌握知识。

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慢慢搭建支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高度。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在解决每个问题后总结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用于实践、实践提升方法的过程。教师应该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解,设计出紧扣教学目标、具有阶梯性和可探讨性、新颖、灵活的问题,以实现让学生逐步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将眼光放得更长远,逐步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努力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猜你喜欢

连云港苏州高铁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高铁会飞吗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揭牌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