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霉蛋白酶颗粒联合二甲硅油散、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16张红陈雷武东汪晓娟

河北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硅油清晰度蛋白酶

张红 陈雷 武东 汪晓娟

胃镜检查术是目前诊断及治疗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而胃内的黏液及泡沫得到有效的清除,有利于在胃镜下得到较为清晰的视野,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中至关重要[1]。故行胃镜检查前会让患者常规服用药物来去除黏液及泡沫,来改善术中胃镜视野,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检出[2]。二甲硅油是抗泡沫药,因表面张力小,可改变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破裂;达克罗宁胶浆为局部麻醉药,对黏膜有表面麻醉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二甲硅油散联合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改善视野清晰度的效果优于单用[3]。链霉蛋白酶是蛋白分解酶,通过切断胃黏液蛋白的肽键,来促进胃黏液的溶解[4]。为分析链霉蛋白酶颗粒联合二甲硅油散、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114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及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行胃镜检查的114例患者信息。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55)。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比、年龄、基础疾病、既往史、合并用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急、慢性食管、胃、十二指肠炎及溃疡、息肉患者;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停止后复查胃镜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肿瘤内镜治疗患者;ERCP诊治患者;胃内异物取出术患者等。

1.3 方法 其中对照组患者胃镜检查前使用二甲硅油散(术前10 min,自贡鸿鹤制药)联合达克罗宁胶浆(术前3 min,扬子江药业集团),研究组患者使用链霉蛋白酶颗粒(术前15 min,北京泰德制药)联合二甲硅油散(术前10 min)、达克罗宁胶浆(术前3 min)。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分别统计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住院号、年龄、性别,对2组行胃镜检查患者的黏膜清晰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微小病灶检出及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过敏、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等)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1.4.1 清晰度:对2组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的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清晰度进行评分,参考相关文献[5,6],将黏膜清晰度分为:1分为内镜下无黏液及泡沫,视野清楚;2分为内镜下可见少量黏液及泡沫,视野较清楚;3分为内镜下存在大量黏液及泡沫,部分视野较模糊,需少量水冲洗;4分为内镜下存在厚的黏液及泡沫,视野很模糊,需大量水冲洗。

1.4.2 微小病灶:观察2组患者内镜下微小病灶的检出情况,统计<5 mm的微小病灶,其检出率=微小病灶检出的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3 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不同部位黏膜清晰度的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清晰度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病例在胃内视野清晰度方面有显著差异。见表2,图1。

表2 2组患者不同部位黏膜清晰度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微小病灶检出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微小病变检出率为58.2%,明显高于对照组(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微小病灶检出情况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微小病灶病理结果比较 研究组胃黏膜组织内炎性细胞及上皮内瘤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微小病变病理分析 例(%)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内镜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速,现有的标准内镜放大效果为30倍,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胃、肠道黏膜的表面图像[7]。有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的早期胃癌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相关临床症状,故行胃镜检查是识别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及主要手段[8],胃镜检查中的视野可见度及清晰度对于保证其检查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也是胃镜中检出微小病变的重要前提条件[9]。然而胃肠道表面的黏液和泡沫是影响胃镜的视野清晰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现早期微小病灶是不利的,因此增加了疾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10]。有文献报道,在1 433例胃镜复查患者中发现漏诊和可疑漏诊的病例达22例[11]。患者胃镜检查术前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及二甲硅油散,二者联用理论上可提高胃镜检查的清晰度,但临床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12]。

由于胃肠道上存在的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13],而本研究中所使用的的链霉蛋白酶是由灰色链霉菌产生的非特异性蛋白分解酶,可通过切断胃黏液中黏蛋白的肽键来达到对胃黏膜表层黏液的裂解,从而溶解、去除胃黏液。链霉蛋白酶发挥最强活性的pH值及温度为6~8、20℃~40℃,由于胃内pH值过低,不利于链霉蛋白酶发挥效用,口服链霉蛋白酶颗粒时可与碳酸氢钠配合溶解来中和胃部酸性环境,使其发挥最大功效[6,14],本研究中所使用的链霉蛋白酶颗粒每袋含有2万U的链霉蛋白酶和1 g碳酸氢钠散。国内与国外研究均显示,链霉蛋白酶可有效减少胃腔黏液量,提高胃镜检查时的可见度,降低漏诊率[15,16]。近年来,链霉蛋白酶逐渐应用于胃镜检查的术前准备[1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8]。陈静等[6]对18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的研究发现,链霉蛋白酶可通过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来提高息肉、凹陷、出血点及糜烂检出率等微小病灶的检测率。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微小病变(息肉样增生及溃疡、糜烂充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息肉样增生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秀莲[19]研究表明链霉蛋白酶还能显著提高微小病灶溃疡及出血点的检出率。故提高内镜下视野的清晰度能减少漏诊的概率。本研究对微小病灶进行病理结果的分析发现,研究组显著提高了胃黏膜组织内炎性细胞的检出率,然而对于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2组是相似的,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偏小有关。此外,有文献报道,链霉蛋白酶可能导致出血及过敏反应、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16]。也有报道显示,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其药物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19]。王东等[20]对396例患者进行的RCT研究表明,胃镜检查前使用链霉蛋白酶联合二甲硅油去除黏液及消泡效果好,能够明显提高黏膜可见度,且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链霉蛋白酶颗粒联合二甲硅油散、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术前准备中能有效去除胃及十二指肠中的气泡和黏液,从而改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有利于胃黏膜微小病灶的发现;在排除药物禁忌的情况下,其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硅油清晰度蛋白酶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不同蛋白酶酶解制备鸡肉小肽的工艺条件研究
如何看待含硅油洗发水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硅油填充术后早期硅油进入前房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硅油“谋杀”发际线?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