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2-03-16赵春雨李思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医护

赵春雨 李思慧 柏 扬

辽宁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辽宁沈阳 110011

慢性肾衰竭也被称为尿毒症,在临床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1]。血液透析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动静脉内瘘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通路方式,是最佳通路的首选,对血液透析效果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以下不良现象,如感染、血栓等,进而影响透析的质量,最终影响恢复的质量[3]。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的认可[4]。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护理模式,对医生、护理人员的协同合作要求非常高,可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形成“医-护-患”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目前,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并不多见,有关报道也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纳入辽宁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0 例行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0 例进行研究,均行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

纳入标准:①血液透析≥1 个月,通路为动静脉内瘘;②年龄≥18 周岁,意识清晰,认知正常;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疾病;③合并肿瘤疾病;④沟通障碍,无法配合研究。

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37~76 岁,平均(58.97±2.14)岁;小学10 例,中学23 例,大学12 例;经济水平:月收入<2000 元12 例,2001~3999 元23例,≥4000 元10 例。观察组中男27 例,女18 例;年龄35~78 岁,平均(59.23±2.15)岁;小学12 例,中学24 例,大学9 例;经济水平:月收入<2000 元15 例,2001~3999 元21 例,≥4000 元9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进行用药指导,并进行依从性教育,同时制订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

①成立小组:建立起医护一体化的护理小组,明确分工,互相沟通,相互协调,以周为单位召开一次会议。②制订方案:以医护一体化的管理为标准,小组成员均有固定的分管床位,共同制订诊疗及护理方案。对于制订的方案,必须是开会共同决定并通过的,然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③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协商取得一致的情况下,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护理,鼓励和支持患者,消除负面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向主治医生进行咨询,了解患者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将相关事项传达给患者,鼓励多做握力运动,促进手臂血液循环。⑤术后护理:术后医务人员协同商量,制订针对性的恢复方案。一方面,术后要给予患者适当敷料包扎,抬高造瘘侧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术后两周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如进行“内瘘操”。此外,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如渗液、红肿等,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告知医生,辅助医生第一时间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于护理1 个月后,发放调查表至患者手中进行填写,调查表由科室自制,信度系数为0.802,包括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病区管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每项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总共90 份问卷,全部有效且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计算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科室自制,信度系数为0.802。该表涉及基础护理、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效果等内容,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十分满意,80~89 分为满意,60~79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共发放90 份问卷,全部回收且有效,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病区管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术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障碍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6-9]。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健康的改善有十分积极的作用[10]。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常见通路,也是影响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维持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11-12]。以往,医师往往占据主动的位置,而护理人员通常是被动地执行医嘱,相对处于下级[13-14]。一般情况下,在诊治完成后,护理人员则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如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这种呆板的工作模式,尽管难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医护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难以真正做到及时反馈,使得医疗工作难以真正执行,并且也引起了医护双方的不满,最终影响护理质量,引起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15-16]。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护理管理模式越加丰富,更加灵活[17]。医护一体化模式,可以从4 个方面加以理解:共同合作、相互独立同时有合作的工作内容、相互包容、目标一致[18-19]。医护双方建立相同的医疗目标,共同制订诊疗或护理方案,共同进行决策[20-21]。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各护理质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显示了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从这方面来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通过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共同协作,制订共同的医疗目标,使得既往护理人员单方面作用,变成了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双方面作用,这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自然有积极的作用[22-23]。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有效地联系了医生和护士,促进了医护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原有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增加了“医”这一环节,形成了医、护、患三者的平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整体护理效果,还能够积极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在并发症发生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理[24-26]。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显示了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并发症的减少也有明显效果。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医护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得患者能够对疾病及其治疗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出现自暴自弃的不良现象,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最终赢得患者的认可[27-28]。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更容易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上述结果,但是由于入选的患者数量偏少,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在日后的研究中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发展并推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医护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