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功能在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困扰间的中介效应

2022-03-16古丽苏木汗阿布来提杨风勤陈卫星王梅新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结核病效能效应

陈 晗 古丽苏木汗·阿布来提 杨风勤 陈卫星 王梅新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3.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护理部,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4.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呼吸二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5.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治疗周期长、药物副作用以及缺乏家庭支持[1-2]等原因,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5]。心理困扰是一种由多因素所致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3]。自我效能水平对个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影响,而社会支持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因病造成的心理应激障碍而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改善治疗结局[6-7]。家庭功能是影响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家庭为患者提供生活、心理、经济等方面的支持[8-10],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因此,在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条件下[11],加强家庭功能对患者尤为重要。目前,少有研究对结核病患者心理困扰与家庭功能、自我效能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对心理困扰的影响,及家庭功能对前二者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4 月在新疆乌鲁木齐某医院呼吸科治疗的结核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74 例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5~65 岁,平均(42.05±14.44)岁;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意识清楚;服抗结核药时间≥1 个月;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脑结核病、伴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及不同意参与本研究。其中男156 例(56.9%);已婚170 例(62.0%);教育程度初高中132 例(48.2%);初治人数246 例(89.8%);痰菌涂片阳性患者134 例(48.9%);服药时间为1~3 个月人数为160 例(58.4%);伴有结核病症状的221 例(80.7%);无合并慢性病者有47 例(17.2%);未服用慢病药物者244 例(89.1%)。本研究过程遵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1.2.1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由Schwarzer 等[12]编制,由王才康等[13]于2001 年翻译修订。量表包括10 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完全正确”至“完全不正确”依次计1~4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2 简易心理状况评定(Kessler10)量表 该量表于1994 年由Kessler 等[14]编制而成,由周成超等[15]进行中文版的信效度评价。量表共10 个题目,主要测量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1=几乎没有”到“5=所有时间”,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困扰程度越严重。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

1.2.3 家庭功能问卷 该量表由美国华盛顿大学Smilk医生[16]根据家庭功能研究设计,该量表评价家庭适应性(Adaptaion)、合作度(Partnershi)、成长度(Growth)、情感度(Affection)和亲密度(Resolve),简称为家庭APGAR 问卷。由杨婷婷等[17]对该量表进行信效度评价。量表共5 个条目,采用Likert 3 级评分,即“0=从来不”到“2=经常这样”,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关怀度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运用AMOS18.0 进行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路径关系模型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用最大似然比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正模型,采用Bootstrap 法对中介效应模型进行验证,使用Harman单因素方法检验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

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效能与心理困扰呈负相关(r=-0.327,P <0.01),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r=0.351,P<0.01),心理困扰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r=-0.520,P <0.01)。

2.2 家庭功能在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困扰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结果,提出假设:1 自我效能可正向预测心理困扰程度;2 家庭功能在自我效能和心理困扰之间存在中介作用。采用AMOS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采用Bootstrap 法对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图1),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χ2/df=2.751,拟合度指数=0.826,比较拟合指数=0.885,IFI=0.886,非规范拟合指数=0.870,近似均方根误差=0.08,结果显示数据对模型拟合较好。路径系数结构图显示:自我效能对心理困扰的反向预测作用显著(β=-0.28,均P <0.01),对家庭功能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48,P <0.01),家庭功能对心理困扰的反向预测作用也显著(β=-0.71,P <0.01)。为进一步了解中介因子的效应大小,进行中介效应值分析(表1),自我效能对心理困扰产生的直接效应为-0.281,间接效应为-0.340,总效应量为-0.625,中介效应量为55.04%。即家庭功能在自我效能和心理困扰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04%。

表1 家庭支持在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困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图1 结核病患者自我效能、家庭功能及心理困扰的结构方程模型

3 讨论

3.1 结核病患者家庭功能、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现状分析

家庭是满足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功能是为家庭成员提供物质、信息、经济等需求,引导成员心理健康发展和应对家庭突发事件,家庭功能优劣可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方式[19-20]。本研究结果所示,患者的家庭功能良好,得分为(7.66±2.41)分,高于李玥璐等[21]研究中的(7.51±2.08)分,既往研究显示,服药依从性、年龄、婚姻、文化、家庭成员健康、经济条件影响患者的家庭功能[22-24],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患者患病后需停止工作进行居家治疗和定期复查有关,不但家庭收入减少了,还增加了家庭开支,有些患者还需生活照顾,也增加了家庭照护的负担,进而影响家庭功能;另一方面,患者因病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亲密性、合作度和情感度关系的影响,进而影响家庭功能。

本研究结果所示,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01±0.56)分,低于曹金秋等[25]结果。可能与研究对象患者受教育程度低、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自我效能是对个体对自身行为达到预期结果的信心[26],在行为改变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与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等具有直接关系,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医疗成本[22,27]。结核病患者经确诊后,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引起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自身应对疾病能力的信心;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由于对疾病、药物知识的缺乏,服药2 个月后出现药物副作用,增强了患者负性情绪,部分患者因害怕药物对自身造成的其他影响而降低了治疗依从性,从而延长了抗结核治疗的周期,甚至会发生多耐药结核病,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22,27-29]。

本研究结果得出,结核病患者心理困扰得分为(18.59±6.12)分,属轻度困扰,低于刘海妮等[3]结果。可能与男性、初治、服药时间<3 个月等因素有关。心理困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当前,社会公众对结核病的了解较少,对结核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污名化,普遍认为结核病患者一直具有传染性,无法治愈,对结核患者保持孤立,使患者自卑,不愿与他人交流,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当家人对患者情绪认识了解不足时,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其次,服药2 个月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后,药物会造成神经、肝、肾功能等一定程度的损伤,若不及时有效干预治疗,会影响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降低自我效能水平。

3.2 家庭功能与自我效能和心理状况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所示,自我效能反向预测心理困扰程度,是其重要的预测因子,即假设1 成立。自我效能的高低是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程度,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行为改变时发挥有效的决定因素之一[30]。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其抑郁、焦虑程度低于效能感低的患者,也会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和良好的心态,相反,效能感低的患者易采取逃避、屈服等消极被动的方式应对疾病。研究显示,结核病患者应对疾病的方式反向影响患者抑郁情绪[31]。提示自我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向预测心理状况。

3.3 家庭功能在自我效能和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验证了假设2 成立,提示自我效能不仅可以反向预测心理困扰,而且通过家庭功能间接影响心理困扰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适应性、亲密度和合作度,从而增进家庭关怀度,提高家庭功能。由于结核病患者长时间的治疗易出现负性情绪,需要家人的支持、关怀和理解来降低、减轻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较高的自我效能水平可能促进家庭功能,较强的家庭功能进一步降低患者心理困扰情绪产生。即自我效能通过家庭功能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

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呈轻度困扰,情况有待改善。自我效能直接或者通过家庭功能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因此,社会、家庭及医务工作者应通过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家属参与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传播家庭支持对患者治疗结果影响的重要性。同时,医务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水平,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引导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其自我效能,降低和改善患者的心理困扰,形成良性的循环。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只对一家医院的患者进行调查,样本代表局限,今后应该扩大样本范围,进行多中心研究。

猜你喜欢

结核病效能效应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