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丹红注射液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3-16连妍洁刘红旭周明学孔金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丹红图谱注射液

连妍洁 刘红旭 吴 聪 周明学 孔金莉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北京 100010;2.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 100010

丹红注射液是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号中药制剂,由丹参和红花提取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效,治疗瘀血闭阻所致的中风、胸痹等。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凝血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1-4]。CiteSpace 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信息的可视化软件[5],它基于归纳当前学科前沿热点可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数据库中近11 年公开发表的丹红注射液相关文献,总结相关研究的主题演变,并预测未来研究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CNKI 为来源数据库,设定检索式为“主题=丹红注射液”,时间跨度为201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

1.2 数据格式转换

将最终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命名为“download_*”,运用CiteSpace 5.5.1 软件将CNKI 数据转换成对应的文献格式。

1.3 数据处理

在CiteSpace 中设置以下参数,Years PerSlice=1、TopN=50、TopN%=10,节点类型分别设置为作者、机构、关键词,据需选择聚类或时间线等,分别绘制可视化图谱。

1.3.1 研究作者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以分析高产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6],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0.749×ηmax1/2(N 为统计时段内核心作者至少发表的论文数,ηmax 是该时段内发表最多论文数)。再设置作者的聚类标签明确该领域主要研究代表。

1.3.2 研究机构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研究机构为节点生成合作图谱展现各科研单位的合作关系,其中连线越粗代表合作越紧密。

1.3.3 关键词分析 将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通过词频及中心性寻找高频关键词[7]。将关键词共现图谱转换为时线图,以展示各聚类之间的关系和历史跨度。运用突现词探测功能探究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在Burstness 中[0,1]设置为0.8,Minimum Duration 设置为3。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3864 条结果,经人工筛选新闻、自传、会议等明显无关及信息不全的文献后,最终纳入文献3814 篇。

2.2 期刊分布

参与发文的中文期刊共448 种,载文量前20 位的期刊见图1,其中有75%(15 本)的杂志为T1、T2 级,80%(16 本)的杂志为科技核心,60%(12 本)的杂志为北大核心。

图1 近11 年丹红注射液研究文献来源分布

2.3 研究作者

经统计丹红注射液相关研究者共537 人,发文量前10 位的作者见表1。依据普赖斯定律可推测核心作者共65 人,占总人数的12.1%,但核心作者总发文量仅占文献总数的11.04%,未达到普赖斯定律所计算数值,提示在丹红注射液的相关研究领域合著和高产作者群较少。通过设置聚类标签进行可视化分析(图2),并选取4 个连线较多的作者群(表2)进行分析。

表1 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作者

图2 近11 年丹红注射液主要研究者合作关系网络图

表2 丹红注射液研究的高产团队标签

2.4 研究机构分布

据统计共有189 个研究机构涉及相关文献的发表,发文量≥9 篇的机构见表3,以“研究机构”为节点生成合作图谱(图3),共包含169 个节点、49 条连线。从中可知,本网络密度仅为0.0035,提示各机构间合作欠佳。

图3 近11 年丹红注射液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表3 发文量排名前8 位的研究机构

2.5 关键词共现分析

筛出“丹红注射液”这个常规关键词,词频排名前10 位的关键词见表4,提示近11 年丹红注射液主要治疗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且更多关注其临床疗效。将关键词共现图谱转换为时线图(图4),从横向上看,时间线依次体现的是不同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

图4 近11 年丹红注射液相关研究关键词共现时线图

表4 2010—2020 年丹红注射液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

2.6 关键词突变分析

本研究共得出突现关键词50 个,筛选出Strength>5 的关键词,见表5,可知突变强度最大的是“神经功能”,其次是“脑梗死”“心功能”。部分关键词热度维持三四年后被其他关键词替代,体现了不同阶段科研者关注点的改变。

表5 近11 年丹红注射液研究关键词突现强度及时间(Strength>5)

3 讨论

本研究对近11 年有关丹红注射液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发现排名靠前的文献来源期刊质量较高,这对丹红注射液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作者合作图谱分析得出,丹红注射液研究领域大致形成北方、南方、中部3 个区域性研究合作机构,这3 大团体内部合作度较高,将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研究相结合,研究体系较为成熟。

在研究作者聚类中大致可分为4 大研究团队。以赵步长、赵涛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主要以研究数字制药平台的建设及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 手术期的干预研究。以唐进法、李学林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侧重研究丹红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丹红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8-11]。以刘红旭为代表的研究团体,聚焦于丹红注射液对PCI 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心肌损伤,改善PCI 后的节段心肌收缩功能[12-13]。以万海同、杨洁红为代表所做的基础实验表明,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14]。

在关键词共现中,“急性脑梗死”为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提示该词为丹红注射液研究的热点话题。谭莉等[15]基础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能上调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大鼠脑梗死后新生血管的形成。临床研究亦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16]。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为“血液流变学”,提示其在丹红注射液的相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情况和血液的高凝状态[17-18]。在关键词突现中,“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系统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突现强度较强且持续至今,提示这些关键词是丹红注射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近年研究多集中于丹红注射液单用或与依达拉奉等药物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19-20]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21-22];除了临床疗效观察外,亦关注其对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等的影响[23-24]。此外,研究者进行丹红注射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也从侧面反映了用药安全逐渐被重视。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有关丹红注射液的研究较多,这有利于有序、深入地进行丹红注射液相关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用药安全是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围绕这几个研究热点可分支出其他研究点,如相关机制类研究等。然而,本研究只包含近11 年发表并被CNKI 收录的原始中文文献,因此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今后类似研究应扩大文献库检索,以降低研究偏倚。

猜你喜欢

丹红图谱注射液
碘帕醇注射液
绘一张成长图谱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