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研究

2022-03-16张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皮素运动量血浆

张婷婷 孙 毅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广东佛山 528000

高血压是引起各种类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长时间受到高血压的影响会导致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出现障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器官衰竭,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生活习惯与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影响,若未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会导致病情恶化,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关键在于采用降压药将患者的血压水平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的饮食习惯。由于长期用药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降低其用药依从性,因此临床在稳定血压的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2]。本研究探讨运动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9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20 例;年龄46~73 岁,平均(59.65±3.35)岁;病程1~18年,平均(9.53±0.47)年。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龄47~74 岁,平均(60.75±3.25)岁;病程2~19年,平均(10.45±0.5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可自由活动;③患者通过服药将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④患者均无运动禁忌症;⑤患者病情平稳且可自主运动;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者;②合并肾脏疾病、冠心病等严重疾病者;③重度高血压者;④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⑤合并不稳定心绞痛与心功能衰竭者;⑥肌肉痛或者关节炎者;⑦合并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控制血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国药集团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160;生产批号:2019-3-16;规格:10 mg×90 s),30 mg/次,1 次/d,共服用1 个月,在用药治疗期间坚持低盐低脂且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戒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持续干预1 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管理,对患者进行科学运动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升其对运动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实际年龄为其制定个体化运动管理方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既往病史、家族史、现病史及治疗情况、运动锻炼情况进行明确,之后实施具体的干预方案。在进行运动管理的第1 周需要对患者加强运动指导,告知其佩戴能量检测仪的重要性,尽可能保持合理的运动习惯与运动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能量检测仪的记录结果对其运动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运动指导[4]。运动管理第2 周医护人员需了解患者的运动情况,对运动成绩给予肯定,及时帮助其纠正存在的运动问题。运动管理第3 周时,需要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加强针对患者运动耐力量方面的训练,保证其能够规律运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5]。运动管理第4 周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阶段性目标,包括有效运动量与固定运动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化指标,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要以跳舞、慢跑及骑车等有氧运动为主[6];持续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浆内皮素水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饮食与运动指标及血脂水平。①血压、心率: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 心率。②血浆内皮素、NO 水平: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1 周抽取患者的2 ml 静脉血,并将血液置于含有抑肽酶与EDTA 的抗凝管内,分离血浆之后将其置于-80℃的环境中保存并监测血浆内皮素水平与NO 水平[7]。③饮食与运动指标:包括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膳食摄入量、 实际平衡量。④血脂水平: 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C-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经数据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 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 心率低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 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干预前 干预后24 h 心率舒张压(mmHg)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5 45 162.94±13.72 164.13±13.58 0.414 0.680 143.66±16.15a 131.44±16.02a 3.604<0.001 95.56±6.54 95.66±6.68 0.072 0.943 90.55±5.38a 84.32±5.48a 5.442<0.001 78.87±12.44 78.62±12.25 0.096 0.924 80.65±11.15a 75.66±10.38a 2.197 0.03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浆内皮素、NO 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NO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NO 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NO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浆内皮素、NO 水平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浆内皮素、NO 水平的比较(±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血浆内皮素(pg/ml)干预前 干预后NO(μmol/L)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5 45 59.14±11.15 58.95±11.42 0.079 0.937 53.36±9.46a 41.35±9.37a 6.051<0.001 17.54±9.13 17.56±9.11 0.010 0.992 16.15±5.32a 11.06±5.27a 4.559<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与运动指标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膳食摄入量及实际平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总运动量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运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有效运动量高于对照组,有效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膳食摄入量、实际平衡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有效运动量高于干预前,有效运动时间长于干预前,膳食摄入量、实际平衡量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与运动指标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饮食与运动指标的比较(±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总运动量(kcal)干预前 干预后有效运动量(kcal)干预前 干预后有效运动时间(min)干预前 干预后膳食摄入量(kcal)干预前 干预后实际平衡量(kcal)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5 45 375.40±120.68 380.86±123.96 0.212 0.833 483.24±147.69a 485.94±150.77a 0.051 0.959 132.36±50.25 133.72±51.21 0.127 0.899 224.96±54.61a 275.29±57.21a 2.243 0.027 33.50±5.21 34.12±5.68 0.540 0.591 41.51±11.44a 48.72±11.28a 3.010 0.003 2276.35±220.19 2324.12±214.17 1.043 0.300 1874.17±386.16a 1706.69±288.78a 2.330 0.022-67.91±10.24-68.52±11.26 0.269 0.789-96.89±30.31a-286.82±62.92a 2.045 0.044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 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C、TG 及LDL-C 水平低于干预前,HDL-C 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 及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mmol/L,±s)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TC干预前 干预后TG干预前 干预后HDL-C干预前 干预后LDL-C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45 45 6.41±0.95 6.50±0.97 0.445 0.658 5.52±0.84a 5.11±0.92a 2.208 0.030 2.52±0.61 2.55±0.64 0.228 0.821 1.97±0.53a 1.41±0.95a 3.453<0.001 1.16±0.41 1.18±0.42 0.229 0.820 1.39±0.32a 1.58±0.35a 2.688 0.009 4.10±1.03 4.15±1.06 0.227 0.821 3.46±0.98a 3.06±0.91a 2.006 0.048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均有不良影响,大部分患者在居家调理期间由于缺乏充分的家庭护理,导致降压效果不明显[8-9]。临床采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在生活上进行干预可提高降压效果,限制高脂饮食与食盐的摄入,增加钙离子与钾离子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因此在治疗期间还要加强健康管理,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进而不断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10-11]。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管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将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同时还可降低心血管应激反应,由于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血浆肾上腺素水平高低及迷走神经张力增强等因素有关,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与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增强迷走神经功能,对出现的小动脉痉挛现象进行缓解,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血压[12-13]。运动锻炼期间可扩张肌群内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与密度,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进而有效降低总外周阻力。运动可将患者体内的能量大量消耗,还可降低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进而有效降低体内容量负荷[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TC、TG 及L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有效运动量高于对照组,有效运动时间长于对照组,膳食摄入量、实际平衡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血压患者采用运动管理,能够改善血压异常情况,调整血脂及心率,促进饮食及运动指标趋于正常。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加强运动管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心率指标,降低血脂水平,保证均衡的膳食摄入与有效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降低NO 水平与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内皮素运动量血浆
大树的日常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运动量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探讨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
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关系
怎样掌握最佳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