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与实践探索

2022-03-16孙惠春

关键词:高校工会实践探索

摘 要: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指向是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德,进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会作为高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特殊优势。本研究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为目标,以发挥工会的职能优势为切入点,以“三全育人”为统领,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索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和路径,力求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做法经验,建立和完善工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从而助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工会;师德师风建设优势;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2-0067-06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抓住了教育本质,明确了教育使命,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师层面的展开和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德。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大事,其中工会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和任务。本研究围绕高校工会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实践探索、规律总结和理论升华,目的是用此研究成果指导今后工会工作,在工会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工会组织提供借鉴。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及中央的总体要求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精神风貌、所拥有的气质风度、所表现的行业风气。师德,主要针对教师个体而言;师风,主要针对教师行业风气或一所学校教师整体风貌而言。师德师风是教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德与才的统一。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师队伍建设置于突出位置,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健全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近年来,高校工会在维护教师权益、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教育和教师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工会存在基础薄弱、覆盖面不足、凝聚力不够、创新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

(一)从工会性质看,具有桥梁纽带的优势

学校工会是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政治(群众)组织,是学校党委联系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职责定位看,一方面,工会有责任把教职工的所思所盼、所喜所忧反映给学校党委,党委及时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职工与学校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另一方面,工会有责任把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贯彻到教职工中去,向教职工做出正面引导和宣传,使教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学校党委的决策合拍,保持一致。这个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学校党委赋予的,是工会性质决定的,既是职责,更是优势。

(二)从工会职能定位看,具有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工会的四项职能即维护职能、参与职能、建设职能和教育职能。其中教育职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教育职能的核心就是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要特别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榜样,培典型,積极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从工会服务对象看,具有覆盖面广泛的优势

学校工会面对的工会会员几乎涵盖了所有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这里要特别强调,就工会而言,师德师风建设不只是面向专业教师,还包括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任务,行政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育人的任务,教辅和后勤人员担负着服务育人的任务。这些教职工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工会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针对所有教职工的。因此,高校工会相比于学校的其他部门,在服务对象上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和优势。

(四)从工会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效果看,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鲜活性等优势

高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在各项活动开展中,积极改变原有传统单一的活动方式,使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有吸引力,大范围的提高了教职工的参与度。近年来,赤峰学院工会在开展活动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特殊优势,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使教职工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让教职工找到了“家”的感觉。

(五)从工会保障机制看,具有资源相对充足的优势

学校工会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各类活动时拥有资源优势。一是组织优势。学校在各基层单位建有二级工会分会。二级工会分会主席大部分是由二级学院的党政副职担任,分工会的骨干主要是科级干部、学科负责人等,他们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能够带动二级单位的教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二是阵地优势。高校工会拥有开展活动的文化阵地、固定载体和业余社团组织等,这些条件能够满足活动的基本需求。三是人才优势。高校工会组织没有任何限制,每位教职工都可以参与其中。这个组织中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兴趣爱好可以开展各种兴趣活动,这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最佳文化阵地。四是经费优势。工会有专门的活动经费,相对充足的工会活动经费能够保障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為了开展课题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提供依据,课题组就工会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和成效在赤峰学院校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20份,最终收回问卷416份。其中专业技术岗位(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答卷357份,管理岗位(行政管理人员)49份,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人)10份。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参与度较高,但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0%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很大”(50%)和“大”(35.1%)的作用。专业技术岗位选择“很大”和“大”的比例(86%),管理岗位的比例(90%),技能岗位的比例(90%),三者的选择相差不大。这说明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为和举措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一致认可。

关于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工作分工是否清楚这一问题,专业技术岗位选择“清楚”和“基本清楚”的比例(78%),管理岗位的比例(88%),技能岗位(技术工人)的比例(90%),三者有所差别。这说明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实施的举措已逐步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工会的职能定位应进一步明确,应根据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于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职工选择最多的是“师德师风建设中学生参与度低”,其次是“教育价值观多元并存”,再次是“学校师德师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关于工会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们提供的所有选项都有超过50%以上的教职工认同,从多到少依次是“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发挥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开展兴趣汇活动,提高教职工幸福感”“大病互助帮扶和教职工心理援助”“举办表奖大会,表彰优秀教职工,选树先进典型”。从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来看,应当更加注重构建工会参与其中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教职工了解工会的工作职能和分工,并引导其参与进来。

(二)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定位及工作目标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关于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定位,有80%以上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工会应该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以便更加有效地参与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目标上,有84%的教职工选择“提升职业责任感”,83%的教职工选择“提升职业认同感”,85%的教职工选择“提升职业荣誉感”,89%的教职工选择“提升职业幸福感”。尽管这些选项的关注度相差不大,但职业幸福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更多地来自教职工自身的主动作为,而职业荣誉感的提升则是教职工被动的承受来自外界的鼓励和认可,这表明广大教职工更愿意借助工会的力量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来自工作方面的鼓励和认可。关于学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方面,教职工依次认同的是“关心教职工生活”“维护教职工权益”“改善工作环境”“开展文体活动”“选树师德典型”等,其中“举办师德培训”是选择最少的一项,但也超过了50%。在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式方面,在问卷选项上教职工表达了同等程度的认同,这充分表明了学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广大教职工对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期待、有信心。

(三)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工会近年来发挥优势,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在教职工提升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方面,学校工会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超过30%以上的教职工选择成效“非常显著”,有将近50%的教职工选择“比较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关于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哪些优势的选项,超过70%的教职工选择“能够为教职工提供交流平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而“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有权威性和号召性”选择的相对较少。可见,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方法单一、内容片面、与教师专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应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并特别注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贯穿其中。

四、学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根据上级有关工会工作精神,针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赤峰学院工会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协同联动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1.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将工会组织确定为教师工作部的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定位及工作目标。校工会与人事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等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考核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

2.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全国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参与《赤峰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赤峰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赤峰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师德“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的起草制定,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3.认真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出台的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大讨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网络有奖答题活动,开展“学条例、护权益,懂法律、保安全”教师节有奖答题活动”,举办“我爱我校”有奖征文活动,举行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报告会等等。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教职工自觉提升师德素养、自觉充当师德建设中的主人翁,從而强化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1.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好教职工之家

建设教职工活动中心,投入42件大型体育健身器材供教师健身使用。为弥补活动场地和器械的不足,校工会积极与赤峰市鸟巢体育馆合作,为教职工提供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活动场所,以满足教职工健身及精神文化需求。组建成立了摄影、书画、音乐、舞蹈、朗诵、读书、瑜伽、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桥牌等兴趣汇,并依托兴趣汇开展活动,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的身体素质,缓解了教职工紧张的工作压力,使广大职工在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同时,增进友谊,寓教于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

2.创新活动方式,做到寓教于乐

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并赋予相应的师德师风主题,寓教于乐,激发教职工爱党、爱国、爱学校的热情。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多场教职工排球比赛、篮球比赛、摄影大赛以及合唱等比赛;校工会还多次组织学党史主题读书分享活动,认真学“四史”,激发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组织教职工文艺汇演,热情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开展“我爱我校”有奖征文活动,征文作品以小见大,以情感人,表达了作为赤峰学院人的骄傲和自豪之情;举办隆重的荣休典礼,在增强退休教职工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同时,教育引导在职教职工继承弘扬前辈们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爱校爱生的光荣传统。以上活动的开展,深受教职工的欢迎。

(三)以优促优,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弘扬教职工爱岗敬业精神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鼓励教职工建功立业

校工会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利用橱窗、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模范人物的事迹,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用优秀教职工的高尚情操影响其他教职工。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弘扬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风尚,激发了教职工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

学校工会积极搭建各类平台,鼓励教职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近几年来,选出校级师德标兵17名,“三育人”先进个人33名,评选校级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工会工作者92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31个,评选校级“三八红旗手”156名,校级最美家庭13个。2020年以来,我校教职工相继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区最美家庭”等一系列国家、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2.加强教职工培训,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

建设好教职工队伍,提升教职工素质是工会的职责。校工会与有关部门一道,协同联动,制订了教职工发展规划,发挥高校教育培训优势,积极开展教职工政治、法律、身心健康、文化艺术及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职工全面发展。先后举办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微课设计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培训等,举办两期教职工趣味英语培训班,提高了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英语交流水平。围绕教职工身心健康、职业素养、家庭教育和精致生活等内容,精心打造了“职工微课堂”平台,包括“名师讲党史”“复工复学后的心理调适”“亲子绘本阅读”“美妆化妆技巧”等,实现了线上线下多渠道满足教职工的培训需求,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促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创新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

1.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通过报告会、读书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潜移默化中培养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推动各民族师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乒乓球比赛、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专题报告会、读书会等,既加强了对广大教职工的政治引领,又丰富了教职员工的业余文体生活,拉近了不同民族教职工之间的距离。

2.关心教职工工作生活,提供有温度的个性化服务

秉持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要正视共性、增进一体,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的工作原则。工会在开展工作中对少数民族教职工提供有温度的个性化服务,如在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时,专门设立蒙语授课组参加比赛,为少数民族教师建功立业搭建平台。针对蒙古族教职员工的心理服务,聘用蒙语心理咨询师。在发放节日慰问品时,考虑回族教职工的特殊需求等等。同时更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和贴心服务,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发挥教职工专业特长,弘扬中华文化特殊魅力

我校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医学教育是其优势学科之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校工会联合蒙医药研究院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女职工义诊活动,将西医诊疗、传统蒙医疗术完美结合,彩超、针疚、推拿、按摩、拔罐等互相补充,为女教职工送去了党组织的关怀和工会的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大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

五、结语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立德树人确立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而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教师是关键,是责任主体,因此,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教学单位都应从各自职能定位出发,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深入持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而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其他部门无法取代的优势。这个优势就是: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又可以通过扶危济困送温暖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蕴含其中;既可以通过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方式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又可以通过各类生动活泼的培训、竞赛培养教职工的综合素质。总之,工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优势是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是由“实”到“虚”、由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最终达到坚定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的。近年来,学校工会发挥优势,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教职工的普遍欢迎,探索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理论上深化了认识。但是,笔者认为,工会以自己的方式和优势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探索还只是初步的,很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这个角度说,本课题的研究和探索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7-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

〔4〕周治华.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工会理论研究,2018(01):25-29.

〔5〕吴迪,张蓓.新时期高校工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J].才智,2017(06):89.

〔6〕樊娅苹,杨明宏,吕静.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31-32.

〔7〕施瑶.新时代高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大学,2019.

〔8〕彭恒军.社会治理主体建设与群团组织的改革与创新——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J].工会理论研究,2015(06):4-8.

〔9〕闫蕾.高校工会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 [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01):67-6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Research on the Advantages and Practice of Trade Un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Ethics

——Taking Chife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SUN Hui-chun

(Trade Union,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ultimat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is to moralize teachers in order to build students' morality, then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University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teaching staff, the trade union has special advanta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With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 taking the functional advantages of the trade un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wide education",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areas and around the central work of the university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ombined to deeply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paths of the trade un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and strive to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refine the practices with universal guiding significance,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ystem for trade union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in the university.

Keywords: University Trade Union; Advantages in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and Ethics; Practical Path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简介:孙惠春(1963-),女,满族,赤峰学院工会主席,南开大学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赤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学校工會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与路径研究”

1500500783258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实践探索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