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医药在牙周炎中的应用前景

2022-03-15雷志蕊焦杨柳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甲硝唑牙周炎牙周

李 瑛,冯 露,雷志蕊,谭 欣,焦杨柳,王 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700)

牙周炎的基础治疗是清除牙菌斑和牙石,包括洁治、刮治术及根面平整等。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牙周炎方面有显著效果。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不同程度的松动,其被认为是人类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牙周炎属“牙宣”、“牙痈”的范畴,齿龈不洁是发病的外因,胃火燔龈和肾虚牙龈失养是内在病机。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发病率较高、损害牙齿程度较重的疾病,早期牙周炎的医疗方法为洁治、刮治、局部涂药、口服甲硝唑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周炎认知的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中医药在牙周炎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所用的中药种类也逐渐发展为散剂、丸剂、内服中药汤汁、外敷药等。

随着中医领域对牙周炎深入的研究分析,根据其不同症型对其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标本兼治,且预后不易复发。中医药近年来治疗牙周炎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在不同的疾病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刮治法治疗牙周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可能产生恐惧心理,进而造成治疗的延误或中断。中医药治疗痛苦小,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既能减轻痛苦且能让患者对中医药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拓展中医药在牙周炎应用深度。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治疗牙周炎提供更多参考。

1 牙周炎西医治疗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牙周炎西医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周征等[1]提出了宿主反应调节治疗(HMT)的方法治疗牙周炎,HMT主要通过应用多种生物学机制药物:如亚剂量强力霉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双膦酸盐以及多种组织细胞受体、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等对宿主免疫炎症反应、结缔组织破坏和骨组织吸收过程中相关介质及信号传导通路进行调节,辅助治疗牙周炎。操小马等[2]将5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牙周牙髓治疗,研究组采用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分别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两种方法均对牙周炎有治疗效果,但牙周牙髓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较单纯牙周牙髓治疗能更有效地治疗重度牙周炎。安京涛等[3]将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刮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刮治术共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牙周状况,减轻了炎症,保护牙骨质,对于牙周炎治疗疗效显著。佘林等[4]通过收集益生菌治疗牙周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从177篇文献中筛选,最终纳入6篇均为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包含197例牙周炎患者,分为益生菌治疗组和安慰剂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接受正常的牙龈刮治外,益生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彭英等[5]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炎,有效率为85%。赵翔青等[6]应用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牙周炎,取得了显著效果。上述研究总结的所用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对宿主反应调节、牙周牙髓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奥硝唑牙周条联合常规刮治术、益生菌、甲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等,主要通过药物来控制牙周炎症,用刮治方法去除牙菌斑或用药物联合刮治疗法一起进行治疗。西医治疗牙周炎主要是清除牙菌斑和致病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通过甲硝唑、替硝唑、派力奥等来消除炎症,配合刮治疗法以器械辅助去除龈下的炎症。抗菌素的频繁应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常,会影响治疗效果,临床治疗牙周炎时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药物。

2 中医药在治疗牙周炎中的现状

2.1 中医药治疗牙周炎进展

赵雅君等[7]在基础治疗后用银蒲解毒含漱液冲洗、含漱,治疗4周后,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韩勇等[8]将9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均接受常规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患者牙周袋内,观察组将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注入牙周袋内同时服用中药自拟方,结果显示,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中药方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功能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且可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低。西医注重局部治疗,中医注重全身调理,合理的联合应用能够标本兼治,温脾补肾,起到益精气而坚骨固齿之效。时建华等[9]将120例急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给予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清胃益肾通络中药口服和热敷,口服中草药为玉女煎联合升降散加威灵仙、全蝎组成,外敷药物成分为:石膏15 g、熟地黄10 g、知母12 g、牛膝15 g、麦门冬10 g、蝉蜕12 g、白僵蚕15 g、片姜黄15 g、大黄9 g、威灵仙15 g、全蝎3 g,外敷两侧腮部15 min,7d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巫遂燕等[10]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上行固齿二黄汤治疗,汤方组成:熟地黄、黄柏、山药、骨碎补、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鸡血藤、肉桂、知母,治疗原则:补益肝肾、养阴清火、扶正固本,此方治疗牙周炎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牙周指标。张翠娟等[11]总结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牙周炎的中药成分及作用主要针对泻火清胃、益气补血、滋补阴肾(主要成分为六味地黄丸联合采用丹参、骨碎补、熟地黄等)等配药。中医认为牙周炎和胃、肾、气血等方面有主要关系,中药配方的药性均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益肾固齿为主。杨静等[12]将1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周炎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均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结论为:中医辨证论治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不易复发。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注重于全身调控,标本兼治为辨证治疗核心,以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为治疗原则,主要调理肾、胃、气血、脾,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发人体自身的抗病潜能而发挥药效作用[13-15]。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进展

王慧等[16]将8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替硝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三黄健齿汤,2组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为显示,三黄健齿汤结合西医常规可较好的改善慢性牙周炎的症状,抑制龈沟液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高秋爽等[17]通过给予对照组牙周炎基础治疗3个月后进行正畸治疗,运用直丝弓技术于第一恒牙粘滞带环,其余牙粘结直丝弓托槽,运用镍钛丝进行初步平整,以细丝轻力为原则进行矫治术,联合组在正畸的基础上加葛根岑连汤(葛根15 g、黄连9 g、甘草6 g、黄芩9 g)口服,于正畸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廖培希等[18]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替硝唑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清胃汤治疗(石膏30 g、生地黄12 g、牡丹皮12 g、当归各12 g、甘草6 g、升麻6 g、川黄连6 g)口服2个疗程,结果显示,观察组牙周状况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许立硕等[19]给予患者牙周袋内注射野菊花骨碎补复合中药制剂,每周1次,并同时口服奥硝唑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4周,结果显示,牙周指数及PISF中的炎性因子TNF-a和GE2水平有较大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是治疗牙周炎的发展趋势之一[20],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4 小结

中医药学在临床实践中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重视整体认知,时间演进,强调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揭示人类的疾病与健康的规律,是人们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养生延年的重要手段。牙周炎是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也是丧失牙齿的主要疾病。本文对牙周炎的中医药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医务人员通过辨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剂,其根本原则为清胃泻火、益气补血、固肾益齿。中医认为牙周炎与胃和肾密切相关,所属经络为足阳明胃经,中药治疗牙周炎应以调理胃、肾和气血为主,辨证后医务人员再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症型在治胃、肾、调理气血的中药外再辅以一些其他中药,通过全身调理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中药医药治疗牙周炎注重整体治疗,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是目前临床发展的主要趋势,不仅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还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牙周炎有着较好的前景和上升空间,今后还应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探索牙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开展有针对性地中医治疗,为患者提供更规范更优质的理疗服务。

猜你喜欢

甲硝唑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