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区图书馆运营模式及可持续对策研究*

2022-03-15郑琳

中文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居民图书馆社区

郑琳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现如今,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任何事物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面临转型,公共图书馆亦是如此。2018年,在以“图书馆转型,社会转型”为主题的第84届国际图联大会愿景报告中,提出了图书馆需要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并策划新的服务模式。社区图书馆是指为一定地域内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其功能包括开展社会教育等,可以说是离城市居民最近的“公益大书房”[1]。

一、社区图书馆运营模式探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中提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目前主要运营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社区图书馆+实体书店

公共图书馆和实体书店是读者获取图书进行阅读的两大传统途径,是阅读推广的主力军。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都各自面临不同的困境,其中公共图书馆面临地址位于城市新区、交通不便的问题,作为离公民最近的社区图书馆存在基层公共设施整体规划和设置落后、场馆面积狭小、硬件设施落后、环境较差等问题。实体书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直播经济的影响,公民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电子书或直接从网上购买价格比较低廉的图书,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实体书店的经营。因此,图书馆、书店、社区三者相互对接,既解决了相互的问题与困境,又为市民提供更优质、更易得、更优惠的阅读空间,可以说是多方共赢的方式。2016年,成都高新区就打造了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的高新模式,石羊街道府城社区“读读书吧”项目是高新区加强市场结合、促使政企合作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成功模式,同时也是全市首批将社区书屋与实体书店写作发展的创新试点。高新区积极探索转变对社区书屋建设的投入方式,由实物投入转变为购买服务或战略合作。“读读书吧”面向市民提供新书免费借阅、APP推送按需定制、免费数字阅读、阅读文化活动以及集旅游、订票、快递、充值等便民服务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售书维持运营。

2.社区图书馆+辖区学校

学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两者在履行各自职能的同时,相互耦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从而满足公众其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这过程中,首先政府应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加强区校馆间的融通共享的组织指导;在图书资源方面,打通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间的联络,充分利用两者优势,发挥各自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中的作用;在活动建设方面,可以发挥学校个方面的优势,利学校专业教师,高校的话更可以利用高校学生进行活动的开展,如针对专业性内容的讲座、暑期社会实践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志愿队伍的建设,帮助解决社区图书馆运营中的人力的问题。2021年3月,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首创“校园+社区”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镜湖学校分馆开馆。广少图联合花都图书馆在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学校、自由人花园社区开设的镜湖学校分馆。该馆是广少图在花都区首创的以“校园+社区”相结合的分馆,既解决学校“图书借还难”“图书更新慢”等难题,同时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便捷的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3.社区图书馆+托管机构

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和“双减”政策的落地,托管服务可谓是刚性需求,不管是幼托、暑托,还是课后托管,社区作为居民公共服务的重要场所,“社区图书馆+托管机构”运营模式应运而生。托管机构作为社会力量注入社区图书馆,即拥有专业的托管服务技能,又可以做好图书管理和借阅工作。同时,可以组织小区志愿家长、假期高校学生开设寒暑假“托班”,即能让放假的孩子有地方可去,还能利用好社区图书馆这个地方,组织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将社区图书馆打造成一个有力度的文化教育平台。近几年,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上海石门二路街道图书馆、四川船山区高升街道办事处文成社区图书馆内等多次开展了相关的托管服务,有些还开设了相关的兴趣班课程,孩子们只要支付极少的费用就能享受到相关的专业指导。

4.社区图书馆+小区物业+多元化

对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是物业拓展增值服务的一种尝试。好的物业是优质房产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相对于传统社区商业运营,新型的社区空间,以亲子、健康、生活三大主题展开,物业在其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世茂滨江花园的社区图书馆就由世茂物业管理,他们将图书馆、花店、健身房、教育和咖啡厅等全部融入在一起,打造成了世茂服务社区新生活平台,该场地约435平方米,近1000册藏书,并专门设计了亲子阅读区。世茂服务有自己的科技公司、教育公司、装修公司,也有专业运营者做精品咖啡。在这个社区图书馆里,除了一部分书籍是和浦东图书馆合作的,其他都由物业公司国脉,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他们称为综合物业管理和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商。

二、社区图书馆运营困境

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组成部分,成了为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集散场所,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图书专业服务水平不够

从目前社区图书馆的运营来看,基本都由第三方社会力量来运营管理,虽解决了运营上面的问题,但是图书馆管理本身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而非简单打扫室内卫生清洁、整理图书等一些工作,最重要需要的是能帮助读者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或问题,还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推荐所需书目。另外一方面,对书籍借阅手续的办理、流通、整理都是十分专业的工作。因此,第三方运营管理者要提高聘用的管理员的专业服务的水平和阅读推广水平。

2.社区志愿者队伍不够稳定

有不少社区图书馆都建立了自己的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多为附近的小区居民,有全职妈妈、退休人员、高校学生、一部分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居民,这部分志愿者在社区图书馆做讲座、给孩子读绘本、讲专业知识、上兴趣课程等,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不难发现这部分志愿者队伍逐渐缩小,这源于他们虽有服务意识,但是很难平衡志愿工作与正式工作、家庭等事务,于是出现社区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者总是为找志愿者发愁,影响了社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和相关阅读活动的开展。

3.图书馆自我造血功能不足

第三方参与社区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其本身意图还是想要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社区图书馆成立之初,政府一般会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完全不足以支撑起后期的运营成本,而公共文化服务又是其图书馆自身的特色,因此,想要第三方做好后期的运营管理是比较难的事情。另外一方面,自我造血功能的不足和创业能力低下的原因导致第三方在社区图书馆运营管理上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他们只期望于政府的供给,而不是想想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社会力量进入渠道不够广

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图书馆种类偏窄,即第三方运营管理的形式具有局限性。目前,我们看到了利用社区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服务,如讲座、书画培训等形式都比较普遍,已经很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没有很好地找到能与社区图书馆相结合的多方力量进入图书馆。从而导致了很多社区图书馆刚出来的时候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以后,居民便失去了新鲜感。

5.缺少对居民的需求及活动反馈的调研

社区图书馆的运营在运营管理中,缺少对附近居民的调研,包括书籍的选购、活动的计划,未曾真正了解附近居民的需求,在活动开展后,也未进行对活动反馈的调研,无法很好地了解居民对活动开展的评价及建议,不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加强社区图书馆工作者的预调研的能力,并将这种工作方式融入社区图书馆的运营管理中,才能更好地为附近居民提供相应服务。

三、社区图书馆运营可持续对策研究

目前,浙江省提出未来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城市公共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区化的管理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事务管理,更要注重文化的管理。因此,要注重发挥好社区图书馆的作用,坚持可持续路线原则运营好社区图书馆,在有效开展阅读推广的同时,能够为社区的文化服务推波助澜。

1.提升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第三方参与社区图书馆运营管理,要不断提升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或在应聘的时候对管理者的专业技能需要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在应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可以要求需要提供相关技能培训证书或者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的原则,同时,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大与公共图书馆的联系,公共图书馆也要加大对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或者组织开展相关的交流讲座。另外一方面,在机制上可以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每年业务上的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等形式,从而提高工作者在这方面的重视,有利于提升工作者的基本专业能力素养[2]。

2.建立能够保持志愿者服务热情的机制

通过有效组织能够满足附近居民需求的活动来影响居民对社区图书馆的认可,强化居民的归属感,从而带动保持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让居民认为他们从事的公益事业是有价值的,并且他们组织的活动能够收到附近居民的喜欢与好评。另外一方面,第三方在社区图书馆的运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团建活动,稳定志愿者的队伍,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信任、朋友似的关系,利用人文关怀稳定志愿者的队伍。

3.提升社区图书馆自我造血的功能

第三方在运营社区图书馆的时候,不能只是指望政府给予的资助和拨款,要端正自力更生的态度,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社区图书馆开拓业务,便于第三方关于社区图书馆的运营与管理;另外一方面,社区图书馆要正面现实情况,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积极开拓其他资源,丰富自身的造血功能。

4.拓宽更多社会力量引入社区图书馆

目前,作为第三方社会力量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同管理社区图书馆的种类还是比较有限的,主要原因与社会经济形式、图书馆自身特色与其他产业较难融合、合作模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社区图书馆作为真正离公民“最近”的图书馆,政府在方向上坚持做好社区图书馆不动摇的原则,同时,尽可能地想办法开拓更多的社会力量引入到社区图书馆,建立更多的合作形式,创造更丰富的内容,有利于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3]。

5.加强社区图书馆运营工作的调研机制

调研机制有助于让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更遵循附近居民的需求,更收到附近居民的喜欢。社区图书馆的调研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在选购书籍的时候,可以通过发放问卷或对附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居民想要看什么样类型的书籍,能够有针对性地让附近居民在社区图书馆阅读到自己需要或喜爱的书籍。二是体现在阅读推广的活动前和活动后的调研上面,通过调研了解附近居民对怎么样的活动比较感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在政府选定第三方社会力量的时候,通过问卷了解居民的需求,因为第三方企业类型的选定几乎决定了社区图书馆未来的方向和重心,通过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更有利于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及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

6.搭建多个社区图书馆相互交流的平台

互相交流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认识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因此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在这一方面有意识地为社区图书馆搭建可供他们交流的平台。此平台可以是线下讲座、交流、少龙、聚餐、团建的形式,也可以是线上图片、视频、直播、交流等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让第三方管理者能够在他们之前不是很懂的领域尽快得到学习和交流,平台的搭建也有利于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发现各个地方的社区图书馆存在的共同问题,从而在政策制定及指导过程中方便改正。同时,平台的搭建有利于在各个区域的社区图书馆负责人在交流过程中擦出新鲜火花,促进多方面的资源整合。

结语

根据资料和调研,了解到目前社区图书馆在运营过程中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同发展。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社区图书馆主要在专业服务、志愿者队伍、自我造血、社会力量不足、缺少调研方面存在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六条可持续发展策略,力求社区图书馆长期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好基础性的阅读推广、文化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居民图书馆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图书馆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