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14解瑞金赵汶钰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关联度物流业灰色

邱 慧,解瑞金,赵汶钰

(1.运城学院 经济管理系;2.运城学院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层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2021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仓储、信息、货代等诸多产业,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低碳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目前能源供给的压力,有效提高物流领域能源的利用水平。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还指出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优化客运组织,引导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整合运输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近年来,山西省物流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该行业依托山西省五大煤业集团、晋能集团、山煤集团、国新能源集团等重点企业,基本形成了覆盖煤炭主产区及周边省市的运销网络体系;依托省内商贸业集聚地和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了一批面向全省、辐射周边,集展示交易、信息交流、电子商务、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商贸物流基地;依托省邮政网络和省供销社“四网一平台”的网络、信息和终端服务优势,初步建立起集采购、物流配送、零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农村便民连锁配送网络。

总体上看,山西省物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低碳化高水平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物流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物流。低碳物流从狭义上是在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以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为理念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去不断改善物流的运输与装卸、仓储与中转等环节,已保持低碳模式,提高新能源使用效率,进而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

关于低碳物流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石成玉等选取物流业从业人员、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运输路线长度和CO2排放量等指标对低碳物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1-4]。李云梅、梅欣从低碳物流系统的构成环节着手,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物流企业低碳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具体物流企业进行评价,对物流企业发展低碳物流提出建议[5]。任泽中等梳理出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借助ISM分析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进而分析各层级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作用机理[6]。江超民等以安徽物流为例,探究了现今低碳经济下物流高技能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现状,并结合安徽省的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7]。邱慧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山西省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均生产总值对山西省物流发展的影响力度最大,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2)模型,对山西省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8]。陈志等建立碳排放成本、固定成本、高速通行成本以及配送时间成本的综合成本最小的物流配送路径模型,对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路径进行优化[9-13]。Zhang等基于低碳排放对城市冷链物流竞争配送中心选址进行优化研究[14]。Tang等使用随机库存模型对物流业库存过程中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研究,最终得出可通过降低运输频率来减少碳排放的结论[15]。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低碳物流的研究促进了低碳物流的发展,完善了其理论框架,但对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本文以山西省低碳物流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影响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灰色关联分析概述

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序列构成的曲线的几何相似程度,曲线越相似,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而物流产业容易受到需求因素、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影响,其产业的不确定性适合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

1.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步骤

1.2.1 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

参考序列相当于因变量Y,是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列,其符号为:

x0={x0(k)|k=1,2,3,…,n}

比较数列相当于变量X,是影响系统行为特征的数列,其符号为:

xi={xi(k)|K=1,2,…,n},I=1,2,…,m

1.2.2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因为单位不同,可能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便于计算和比较,在灰色关联分析之前应该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本文使用归一化法,其公式如下。

负相关指标归一化:

(1)

正相关指标归一化:

(2)

1.2.3 计算差序列

计算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绝对差:

(3)

1.2.4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4)

ρ为分辨系数,其取值分具体情况而定,本文中取ρ=0.5。

将各个时刻关联系数取集中平均值,即为其关联度,公式为:

(5)

计算结果中的灰色关联度越大,表明其影响因素越大。

2. 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选取与分析

2.1 低碳物流影响因素的选取

物流业的碳排放量是反映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所以选择物流产业碳排放量来衡量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程度。解芳[6]在评价区域物流发展情况中选择了影响物流业低碳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为指标,因此本文选择指标也参考物流业内外部因素,分为需求因子、经济结构因子、物质资源因子、信息水平因子。

首先,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其需求有关。选择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需求因子。

其次,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决定物流业的投入产出情况,而物流的产业发展也可以促进经济良好效益。所以经济结构因子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总值、物流产业产值/地区总产值、物流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固定投资。其中,物流产业产值与地区总产值的比值体现的是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对于整体经济水平的促进作用,物流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体现的是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同时,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物质资源,物流业货运量体现的是物流行业的吞吐能力。山西物流运输方式集中,主要为公路和铁路运输,运输里程的增减反映的是物流行业的运输能力。同时物流业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而物流业是高度依赖能源的,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受制于能源消耗的数量。低碳物流首先强调碳排放的强度要低,物流行业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物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会造成碳排放,这些气体可被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所以增加森林面积就能增加碳吸收,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森林碳汇功能对于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物质资源因子为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森林覆盖率、物流业货运量、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业里程。

最后,低碳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水平因子的提升,所以采用计算机拥有量和互联网接入数、邮电业务总量来体现物流业信息水平因子的发展程度。

由于物流业的收入和消耗主要来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以本文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数据近似为物流业的数据。评价指标体系代表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山西省低碳物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2.2 低碳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2.2.1 灰色关联度计算

物流产业碳排放量是衡量地区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所以选择山西省物流产业的碳排放量作为参考序列,其他二级指标为比较序列。统计资料主要根据2008-2019年《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得。

原始数据中存在负向指标能源消耗量。比如森林覆盖率、信息水平因子中的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接入数和邮电业务总量都属于负相关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碳排放也越少。这些负相关指标在数据处理时,应该先将其正向化;再将原始数据通过公式(1)(2)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公式(4)计算出山西省物流业碳排放量与所选取的17个影响因子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后,根据公式(5)计算出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灰色关联度如表2所示。

表2 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灰色关联度

2.2.2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与各个一级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需求因子>物质资源因子>经济结构因子>信息水平因子.二级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物流业货运量>人均地区GDP>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产值>物流业产值>铁路营运里程>能源消耗量>公路通车里程>物流业固定投资>物流业产值/地区总产值>每百户互联网接入量>计算机拥有量>森林覆盖率>物流产值/三产产值>邮电业务总量。

从一级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来看,四个一级指标灰色关联系数都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影响因子对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密切。需求因子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为0.9071,居第1位,同时物质资源因子对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为0.7374,居第二位,说明两者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相对较大,其次是经济结构因子,灰色关联度为0.7138,第四是信息水平因子,灰色关联度为0.5462。需求因子、物质资源因子和经济结构因子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影响的关联度均大于0.7,说明这三者是影响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2.3 影响因素重要性结果分析

需求因子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是0.9071,排名第一。需求因子包括人均地区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它们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798、0.8416、1.0000。说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地区经济和居民收入以及消费的重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人均地区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是1.0000,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现实活动中不难看到,电商零售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业的飞跃发展。随着网购的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直接影响的是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质资源因子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是0.7374,排名第二,包括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森林覆盖率、公路通车里程、物流业货运量、铁路营业里程,它们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500、0.4983、0.7266、0.8045、0.9077。说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的投入和消耗。其中除了森林覆盖率以外,能源消耗量、公路通车里程、物流业货运量和铁路营业里程与山西省物流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都比较高,说明它们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的低碳化影响较大。这四个因素是碳排放的直接显现因素,并且它们的数值越高,碳排放越高。近年来,山西省积极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支持现有道路、铁路、机场、物流堆场向城市配送中心转型升级,鼓励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促进物流业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降低货物运输空载率,构建城市低碳物流体系。这也是其低碳物流发展良好的原因。

经济结构因子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是0.7138,想要发展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经济结构因子是不可或缺的,其下二级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物流业产值和物流业固定投资对山西省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说明其对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影响大,这四个因素有着层级的关系,物流业固定投资增加就会带来物流业产值增加,进而带动第三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对物流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升级改造是发展低碳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水平因子包括计算机拥有量,每百户互联网接入数和邮电业务总量,它们代表着物流业先进信息水平的投入,它与山西省物流业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为0.5462,较前三个因子而言关联度较低,说明山西省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低,有待提高。其中二级指标邮电业务总量对山西省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相较于计算机拥有量和每百户互联网接入数较弱,它对于山西省物流业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度较低,拉低了一级指标信息水平因子的排名。这是因为邮电业务主要包括电报、传真、邮政储蓄等,在当代物流业即时通信软件普及的年代,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邮件等通讯软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而计算机拥有量和每百户互联网接入数与山西省物流产业碳排放的关联度较高,原因是物流业计算机和网络的投入实质是实施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提高货物的周转率,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减少了浪费,从而可降低物流业的碳排放[7]。比如成丰货运App是山西贵恩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宗商品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把所有线下物流都搬到线上,实现大宗货物运输全产业链的服务。传统物流行业,车找货、货找车,效率非常低下,网络货运把物流公路运输变成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提高了品牌度,降低了空驶率,缩短了交易时间。

为了对山西省低碳物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除了对一级指标进行整体分析外,二级指标中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较高或较低的也是研究的重点。关联度高的指标说明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需要继续保持。而关联度低的指标说明做得不好,需要改进。下面就几个特殊的指标做重点阐述:

物流业货运量对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达到了0.9077,排名第二,表明其大大影响着物流业的碳排放量,从而影响着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因为历史的原因,山西省能源体系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物流业的生产和消费也以化石能源为主,而物流业的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山西省已出台了相关政策降低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努力实现低碳化物流。自2019年7月起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限量准入制度,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运行柴油的中重型卡车。对于使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旧燃气汽车,快递车辆必须全部达到国家六项排放标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在中国第六个排放标准中的比例已达到80%。

物流产值/三产产值对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是0.4913,排名第十六,对物流业的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不高,说明物流产值在第三产值中占的比重不高。应加大物流业产值投入,并从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出发,合理投资物流业基础建设,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森林覆盖率对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是0.4983,排名第十五,对物流业的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不高,森林覆盖率体现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发展状况。山西省2008-2019年度之间,森林覆盖率虽然一直缓慢提升,但始终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森林覆盖率数据中,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为20.5%,排名第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3%。大量的科学研究实验证明下,林业在低碳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同时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目前植树造林是吸收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方法。森林每多生长1立方米,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而破坏和减少森林就会增加碳排放。近年来,山西省一直致力于保护森林活动,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2019年山西省已完成碳汇造林5.3万亩,碳汇林可吸收固定二氧化碳23.6万吨,释放氧气20.89万吨,森林碳汇能力还有待提高。

3. 山西省低碳物流发展建议

3.1 加大物流业信息技术水平投入,加速物流行业的智慧化与自动化

在一级指标中,信息水平因子的灰色关联度为0.5462,排名第四,表明其影响着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低碳系统的实施中考虑物流配送系统的优化,山西省在现有基础上要继续加大物流业技术的投入。山西省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已经具有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园区,比如对于其他园区应重点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优化物流管理体系,降低物流运输、加工和仓储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促进物流业低碳化。

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物流,也应当积极运用科技创新进行绿色转型,加速物流行业的智慧化与自动化。比如说在物流装箱上,可将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快递箱大小设计上,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对快递箱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减塑、减包材。除此以外,也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设计物流减量化模式,减少冗余的物流活动。

3.2 优化货物运输,降低能耗

物流业货运量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较高,排名第二。货物运输方面尤其是公路运输中的碳排放量一直占很大比重,所以货物运输在整个物流业碳排放量降低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山西省区域内有航空物流、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三种方式。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差,三种运输方式衔接少。在运输的统筹规划方面,应将这几种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应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货运体系,完善铁路运力。从绿色低碳的角度看,铁路的能耗最低,所以应多考虑铁路运输。现有的铁路专线卸载、堆存能力有限,周边配套建设不能满足“公转铁”后的需求,对铁路运力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应进一步完善铁路、物流园区、堆场等线路节点的无缝链接。

公转铁是我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由不同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称之为多式联运。作为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我省应大力推广集装箱式多式联运。

3.3 科学规划物流基础设施、树立绿色物流发展理念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要科学整合物流基础设施的规模、布局和功能,通过更新和改造发挥效能。此外,政府要继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化。新建基础设施必须在现有基础设施布局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

绿色物流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首先,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对消费者和企业进行绿色理念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企业要转变“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固有理念,从长远看,环保和企业效益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再次,消费者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倒逼企业向绿色经营转型。

应当把绿色物流发展理念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与运作模式中,加强物流仓储、运输、包装等环节的绿色设计,进而降低传统物流发展模式对环境与资源的损耗。比如在物流仓储建设上应当从物流仓储的选址、建筑设计等维度出发,确定高效、合理、科学的库区选址,提升仓储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水平;再如在物流运输车辆选择上,可选择新能源卡车作为运输车辆,启动新能源汽车运营,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4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促进低碳物流健康发展

森林覆盖率与山西省低碳物流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排名第十五,说明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近年来,山西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标新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2021年4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式进驻山西省开展督察期间,山西省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抓贯彻落实,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规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凡属地发生破坏山体、违法占地(包括建设大棚房)、私挖滥采、违建别墅、围湖(河)造地、违规排放、毁坏森林(草原)等七种情形,造成严重后果,一经查实,党政同责,第一时间对党政主要领导予以免职处理,并进一步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对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在全国率先设立省市县乡四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逐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建立和运用考核、审计、督察、问责等多方面制度性措施,不断夯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扎实推动各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五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关键五年。我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转型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以高标准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崛起和高品质生活,全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努力建设绿色山西、生态山西、美丽山西。

猜你喜欢

关联度物流业灰色
浅灰色的小猪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物 流 业
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