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瞄准课改中的问题

2022-03-14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段课标跨学科

曹一鸣、刘冰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修订的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经过两轮修订,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课标不能适切地落实教育根本任务;二是理念陈旧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三是课程实施中出现新的数学教育教学问题;四是课标本身有待充实和改善。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理念与方案的理解与实践,使数学课程实施的成效打了折扣,也阻碍了国家人才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切实解决数学课程改革中暴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2022 年版数学课标修订的重要原则。

例如,2022 年版数学课标依然将“综合与实践”作为四大领域之一,符合当下数学教育的需要。2011 年版数学课标对“综合与实践”内容描述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活动要求、评价标准不明确,难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实施;其次,缺乏这部分内容的目标达成程度要求、具体的教学操作指导、评价建议、课时建议等;最后,部分案例比较陈旧,操作性不强,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对此,2022 年版数学课标强调学科融合,以跨学科的综合实践为主,这是国际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以培养具有高素质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人才,小学以“主题活动”形式为主出现,初中以“项目学习”形式出现,并且在每个学段给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又如,教师普遍认为2011 年版数学课标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表现为内容、目标、表述衔接不清晰、不明确。一些概念在小学以形式定义的方式呈现,到中学才以实质定义的方式呈现,如负数。因此,需要对中小学内容进行一体化编排。2022 年版数学课标以体现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为主,重视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如,把负数和方程挪到初中,但小学阶段重视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为初中阶段的代数式、方程学习作准备。

猜你喜欢

学段课标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