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实践的启示

2022-03-14曹义才钱永昌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学育人学校

曹义才 钱永昌

(1.长乐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 350211;2.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3.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 厦门350200.)

江苏省教育厅2018 年出台《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是江苏省普通高中教育引领性的发展项目,是顺应新时代高中教育改革趋势、推动高中教育品质提升的一项重要工程。江苏省天一中学(以下简称“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首批入选20 所高品质示范高中立项建设学校之一。在两周的跟岗学习中,考察团有如下的观察与思考。

一、追求卓越文化,践行以文化人

当前许多学校是以行政化思维管理师生,而天一中学则努力追求卓越文化,践行以文化人。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流动的“空气”,是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精神指引和持久动力,是引领着学校笃定前行的发展方向,内化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高品位的文化设计、自觉醒的文化认同、成全人的教育情怀,是天一中学追求卓越文化的行动基石。

(一)润物无声:高品位的文化设计

一所高品质学校不仅要有高颜值的校园环境,更要有高品位的文化设计,高品质学校应该成为一本“立体教科书”。天一中学科学规划,把学校教育的文化元素融入学校发展和建设之中,湖中悠游的天鹅和待发的帆船,校园中节水循环系统和天一科学院的“三个苹果”,无不彰显天一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中三大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整体规划、十四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心、五个文化广场、二十个文化景点、九大课程基地(含八十五个特色馆室)、四园建设愿景,处处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追求和卓越文化。

(二)大道无痕:自觉醒的文化认同

文化正,则事业盛。学校文化是自主生长的“土壤”、代代相传的“基因”,天一中学的高质量发展根植于“卓越文化”的土壤之中。卓越文化自觉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激励着学生的人生理想,牵引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追求卓越已经融入天一人的精神血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精神明灯,“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的校园氛围、“把前人做过的事做得更好,做前人未做的事”的师生气质,已成为天一人的群体风格和文化自觉。天一学生在自我觉醒的文化认同背景下,形成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精神自强”的学生气质。生态公园、温馨家园、文化圣园、智慧校园这四园校园文化成为真正的教育文化场,让学生们更加喜欢学校,爱上学习。

(三)怀素抱朴:成全人的教育情怀

教育的高品质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怀素抱朴,离不开成全人的教育情怀。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学校以“诚”为训,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积极向上的内心,积极主动的行动,积极担当的品格)是天一中学的教育追求。

学校教育充满了人文情怀,努力“让每一个学子的志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享受天一校园带来的成功喜悦,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发展”,天一中学以成全人的教育情怀和前瞻性的教育视野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卓越成长”,天一中学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一座金矿,不断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生活者。让学生自己组织主题班会、竞选社团院长、副院长等,培养他们的自主担当精神,积极人格、创新思维、未来能力、济世情怀。

学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德育隐性课程,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接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成长。在学校指向“立德树人”的诸多教育行为中,以文化人是最有效和最具持久影响力的育人途径。

二、坚持特色发展,推进多元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个环节,并强调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这为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天一中学坚持特色发展,创设主动成长的育人环境,完善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探索追求卓越的生长课堂,形成了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学科育人等指向核心发展的多元育人新路径。

(一)环境育人:创设主动成长的育人环境

教育是一种熏陶,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身心成长的场所。天一中学以愿景引路,建设师生心中的幸福乐园。学校建设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所有的环境布置都闪耀人性的光辉,整个学校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大书,努力践行环境育人理念。天一校园因水而灵动,波光粼粼,柳条垂地,金鱼嬉游,帆船待航,三十多亩的映天湖蜿蜒于安静的校园之中,别有一番风味;校园内有山羊弄草、天鹅戏水的生机盎然景象;还有小农场的田园风光,各种常见的农作物尽收眼底。漫步在天一中学校园,学生可以寻找到主动发展的方向与力量,看到自己和同伴们成长的各种轨迹。在学校凡是可以布置的空间(教室里、走廊外、大厅里、围墙上),都可以看到学生成长的作业展览、获奖展览、作品展览以及各类个性成长学生的照片等。

天一中学致力于开发校园空间环境,充分挖掘空间环境的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浸润式育人氛围,促进学习主动发生,促进学生主动成长。许多课程基地是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文化场所,也是众多社团活动和项目研究的综合性实践基地,更是探索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研究平台。

(二)课程育人:完善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体系由于不够丰富和选择性不够,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主动发展,完善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学校优质发展的核心。在课程改革的先行实践中,天一中学探索出一条丰富课程校本化之路,“三类丰富课程”以“丰富阅读、丰富活动、丰富经历”为鲜明特征,以“培养积极的生活者”为价值取向,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自主、更多选择的学生成长环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类丰富课程”模式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其目标是旨在培养科技、艺术、人文、体育等各类创新型早期人才。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第一类丰富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某一学科领域产生浓厚兴趣,然后就参加与兴趣有关的相应社团活动,开展第二类和第三类相应课程的继续学习。也有部分学生是直接进入某一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这类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

(三)学科育人:探索追求卓越的生长课堂

天一中学积极探索“追求卓越”的生长课堂,课堂教学把关注点从“知识”转变为“人的成长”,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让学生学习走向丰富和主动发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天一中学从教向学转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教师意志下的“以教代学”转变为教师立场下的“以教导学”,再转变为学生立场下的“以学定教”,这实质上是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引导式学习,再转变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一是“听”(专注倾听、理解倾听、包容倾听),二是“问”(无问题不上课,有问题必讨论、新思考再提问),三是“做”(做好限时作业、做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外拓展),四是“考”(考前重梳理、考中重心态、考后重补缺),五是“思”(归纳反思、质疑引思、交流促思)。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讲究学科规范和问题呈现,知识学习与解决真实问题有机结合,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科育人离不开教师素养的提升,天一中学精心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工程,搭建天一教师发展平台,聘请专家指导论文写作、推荐投稿;联合《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开辟多元投稿渠道,帮助职称、学术荣誉晋升教师发表。学校形成了从教学新秀到正高级、特级教师的“链式”培育机制,大力推行青蓝工程、先锋工程、名师工程等三大教师专业成长工程。目前,学校有3 个博导工作站、30 个名师工作室、30 个项目实践共同体和30 个课题研究共同体。学校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天一的校情、生情,基于天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天一品牌特色的生成。天一的品质科研还源于天一人脚踏实地地把学生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起点。他们的质量分析可以是对一个学生的持续跟踪,直到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也可以是分班级、分学科、分年级进行一层层的研讨,进而从学生身上找到教学改进的方向。

三、深化开放办学,多方协同育人

办一所学校很困难,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为了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就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方法和行动。深化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创新,为了让每个学生卓越成长,天一中学在资源整合、三高协同、国际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方协同育人实践和探索。

(一)资源整合:让学习无处不在

天一中学的每一块空地、每一堵墙、每一个橱窗都充分利用为育人服务,书籍遍布于每一栋教学楼大厅、通道,师生生活在书香里。走在走道里都能嗅到科学的味道,实验楼外墙上化学元素实物周期表变得那么直观,净水处理系统模型让人豁然开朗,直观的“晶体管的演变史”拉近了学生对芯片技术的距离。

天一中学资源丰富,平台开放,学生学习无处不在,学校注重课程基地整体设计、系统建设与使用完善,目前学校有9 个省课程基地,课程基地以综合育人为主,9 个省课程基地都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社团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天一书院文化浸润,熏陶渐染,学生们可以在学校许多丰富的开放式阅读场域,随时徜徉于书海,享有丰富便捷的选择性阅读资源。天一科学院更是资源整合的学生自主学习中心,教学成果——天一科学院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曾经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可以在这里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主动探索求知,自主组织科技社团,借助开放的丰富资源,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三高协同:创设多元平台

天一中学主张协同育人,“全社会育人,在社会中育人,育社会人”,积极探索“三高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与高校院所、高新企业、高中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拓展学校教育资源的外延,推动开放办学向纵深发展。以“三高合作”即“高中—高校”“高中—高新企业”“高中—高中”合作为基础,整合多方资源,开发课程,创新机制,形成包括“三高合作”平台、育人目标体系,课程学习系统等。

天一中学“三高合作”平台:学校与高中合作,主要协同研究全国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组建各类专项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难题的有效方法,聚焦课堂合作,进行生长课堂的研究等;与高新企业的合作,主要是建设校外考察与实践基地,为学生发展提供真实的研究学习环境,引进社会指导教师,合作建设课程基地群,联合建设创新实验室,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参与高端平台活动等;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主要是联合探索育人模式,参与学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开设中外大学先修课程,形成多元升学通道,合作开发课程基地群,促进教师发展的项目研究等学术活动。

(三)国际教育:寻找适合教育

天一中学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寻找适合的国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本着打造“小而精”的高端留学平台的办学理念,2009 年引进“美国AP 课程”,并将它与中国高中基础课程有机结合,并辅以学术英语、SAT、托福及丰富实践活动的指导。AP 班师资雄厚,权威指导,为中国优秀学生开启了“从天一中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快捷通道。

在新时代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育人方式的变革是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时代命题。育人方式改革是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目标就是要改变当前以应试为导向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象,用教育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去改革原有的教育思维和发展路径。天一中学育人方式变革的探索路径和实践智慧,对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中学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