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德育培养创新路径探析

2022-03-14东莞外国语学校尹效登

师道(教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公德自律维度

文/东莞外国语学校 尹效登

一、分层次建构大思政课程体系

中学要开展德育,课堂是主阵地。因此,重点要在课程体系上做文章,尤其是开创性地搞好“大思政”布局。总体而言,可分三个层次有序推进。

第一层次为核心课程,抓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和语文三门课程的思政学习与教育。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着重从直观、形象和现实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性,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的思想政治则主要从哲学、理性和历史的角度,讲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语文课程则充分发挥文学润物无声的优势,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政治热情。

第二层次为渗透课程,即除以上三门之外的其他课程,要将思政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中,以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以更大热忱投入到学习中。比如体育课上展示我国健儿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赛事中取得的突出成绩,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通过课程渗透融入,让学生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层次为熏陶课程,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到校园,辐射到社会。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将思政信息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展示、宣传。在适当时机,组织学生集体前往附近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熏陶教育,强化“代入感”。不定期邀请老红军、老战士、英模人物和先进代表等来校讲座或辅导,通过现身说法、面对面的交流,深化教育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二、强规范建设正能量涵养体系

基于中学生特点和时代要求,学校在公德培育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日常点滴浇灌,在两个层面实施全过程的培育,让学生涵养知规范、守规矩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第一个层面,是规范制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中学生守则为蓝本,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学情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为规范。这一制定可在新生入校后,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扬民主精神,既可确保规范能被广泛接受,又能宣传动员,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规范内容,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第二个层面,是规范落实。特别需要注重三点:一是持之以恒,常态执行,切勿朝令夕改;二是严格执行,令行禁止,切勿时紧时松。规范必须有一定的强制约束性,必须真刀真枪,不能随意放松要求,降低规范权威性;三是入脑入心,切勿应付了事。学校要利用集会、讲座、赛事等时机,强化全员性教育,教师也要在课堂进行经常性教育引导,让学生切实认清遵守公德的益处和违背公德的坏处。

三、双维度打造高素质生成体系

对学校而言,培育学生私德的最佳的路径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以德为先,做到自律自强。学校可从两个维度重点推进。

一个是内生动力维度。如何激发学生自律自强的内生动力,学校可以从两方面工作入手。一方面,给学生做学习生涯规划指导,让每名学生清楚自身的现有条件,清晰奋斗目标,认识两者的差距,使学生产生危机感和拼搏欲,主动加强自律,勤奋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这方面目前不少学校都在做,而且卓有成效。辅导可以集体组织,也可以单独进行,摸清学生心理状态,对症下药,焕发出中学生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另一个是外在引导维度。一方面是更新观念,按照新课改要求,切实把德育放到首位,首位首抓,加大力度。尤其要发挥教学评价导向作用,不唯考试分数论高低,需要合理加入德育评价参数,甚至某些核心参数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端正德育优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树立榜样。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模范学生评比,其中“德”的分值要高于其他项目,体现自律自强元素。评选出的先进代表在全校进行通报表扬,组织隆重的授奖仪式,获奖人员情况在校园醒目位置展示,营造人人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培育出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优秀学子。

猜你喜欢

公德自律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光的维度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