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03-14安徽肥东县城关小学230000刘圣霞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1期
关键词:实践性阅读教学目标

安徽肥东县城关小学 (230000)刘圣霞

任务型教学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任务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学习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目标引导下展开自主学习探究,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那任务型教学的类型有哪些呢?目前的任务型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可采取哪些策略提升任务型教学的质量呢?

一、任务型教学的常见类型

任务型教学的类型很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主要有探究性任务型、言语性任务型和实践性任务型等类型。

(一)探究性任务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计出体现文本重点、难点的大问题,并以一两个问题来架构阅读课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思维进行探究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发现学习文本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就是探究性任务型教学。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跳水》一课,教师从多个思维角度出发设计以下的探究性学习任务。

1.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2.在孩子爬上桅杆、面临危险的时候,水手们是什么反应?船长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从中你感受到了船长的哪些特点?

任务1是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讲述出来;任务2指向高阶思维,要求学生对水手和船长的不同反应进行分析,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在任务型教学中,探究性任务型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它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究,使学生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二)言语性任务型

关注言语形式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言语智慧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中,学生言语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言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学其中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简要复述课文的言语实践活动。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西门豹、官绅、巫婆等人物画像;然后,让学生借助人物画像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展开简要复述。在阅读教学中,言语性任务型教学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如仿写、续写、讲述故事、问题辩论等。教师可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灵活进行安排,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言语表达能力均得到提升。

(三)实践性任务型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以综合的形式设计实践性任务,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设计实践性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使实践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趣味,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的实践性学习任务。

1.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请教别人等形式,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特点。

2.搜集生活中使用不规范的汉字,分析不规范汉字产生的原因,写一份研究报告。

3.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4.同姓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研究自己姓氏的来源、名人、现状等,写一份研究报告。

实践性任务型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等进行具体安排,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实践性学习任务。实践性任务型教学,能让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实践运用,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任务型教学中,虽然一些教师能从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但由于对任务型教学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虎头蛇尾

在任务型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始就提出学习任务,可课中并没有围绕学习任务进行教学,仍然以琐碎的问答式教学为主,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这样根本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提出“学习并掌握作者观察方法”的学习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为主,提出的任务目标并没有得到落实。又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麻雀》一课时,教师提出了“了解作者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学习任务。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按照记叙文的要素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没有围绕“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这一目标进行引导,致使学生没有掌握把事物写清楚的具体方法,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怎样才能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等方面进行细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的特点,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二)目标混沌

任务目标制订得越精准,在课堂中的落实才能越到位。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不准确,制订的教学目标混沌,导致任务设置失当、教学导向模糊等现象的产生。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学其中的《竹节人》一文时,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还是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玩具给人带来的乐趣”,或许是让学生“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一些教师把握不好,存在着目标混沌的现象,致使课堂教学面面俱到,但又什么都没有教到位,显得不够扎实。

(三)蜻蜓点水

在任务型教学背景下,师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精心设计任务的同时,要对任务的落实进行引导,推动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的预设与组织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自主探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根本无法触及深层次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燕子》一课时,教师设定的任务目标是“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阅读重点放在“体会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上,而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个学习目标一语带过,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引导,致使任务的落实流于形式,学生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这一重要的阅读策略并没有深刻的认知,更谈不上掌握与运用。这样的教学,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任务型教学的策略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为此,教师不仅要理解其基本的理念、掌握具体的方法,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达成高效教学的目标。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高效教学的基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设置了学习任务,但存在着任务目标不够精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要以系统的思维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定位,以促进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牧场之国》一文时,有一位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的美丽风光;二体会文章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这样的目标,显得过于笼统,没有从文本特点出发制订出契合学生学习需求的目标。因为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等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与体会;到了五年级下册的教学,教师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上。为此,结合本单元的“双线”目标和学生学情,教师可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修正为: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笔下动物与人、动物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感受动静结合表达方式下荷兰牧场的美丽,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精准解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具体的、针对性强的要求。有了这样精准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就会显得有的放矢,能促进语文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搭建立体任务框架

阅读教学中,在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精准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依据学情,或创设真实的情境,或搭建统整性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与发现新知,使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真正独立思考、自主阅读,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故宫博物院》一课,教师可设置这样两个学习任务:一是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游览路线图;二是选择一两个景点,仿照导游的形式为家人做讲解。这样的任务,不仅有助于阅读策略在课堂中的落实,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任务完成的难度,有利于任务型教学在课堂中的落实。这样设定任务目标,精准贴切,合理且有效。又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匆匆》一文时,教师可设计一个统领整节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大任务:“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升入中学。回顾过去的六年时光,你对时间有了怎样的感受呢?在即将毕业之际,我们班准备举行一场朗诵比赛,以《匆匆》一文为朗诵内容,劝大家珍惜时间,不负光阴,作为你们给母校、给学弟学妹的献礼。那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读好呢?”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学生朗诵课文的主动性更强了。教师依据课文的内容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在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中,无论是哪一种任务类型,教师都要为学生营造出立体的、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能够主动运用经验,或进行个性化阅读,或进行语文综合实践,这样能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注重阅读过程指导

在任务引领下,学生能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得到真正的落实。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开国大典》一课时,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课文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聚焦点面结合的描写,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开国大典的整体状况与个别场面表达清楚的,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于是,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自主阅读课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再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为学生提供方法支撑。尤其是阅兵场面的描写,教师从表达的视角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把阅兵的场面描写清楚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课尾,教师让学生仿照这种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一写学校运动会的情景。这样的教学,任务目标明确,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精准的、适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探究,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应以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为目标,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实践性阅读教学目标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