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等数字科技在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运用

2022-03-14魏岳江丁莉莎

生命与灾害 2022年1期
关键词:感染者突发事件体温

魏岳江 丁莉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事件暴发突然,易导致公众恐慌,如果处置不及时不果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实践证明,新媒体、大数据、无人机、AI、机器人等具有独特优势,成为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撒手锏”。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见“机”行动,有效应对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1.新媒体发挥“行程查询”功能。腾讯联合中国电信推出“行程查询助手”功能,帮助你查询“14天内的个人行程轨迹”,让你和家人更放心。

微信“行程查询助手”上线后,我们不仅能查到自己手机话费余额和流量余额,而且可查看官方公布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涉疫小区名称、滞留人数,摸清自己在行程里有无接触被感染者。此外,还可查看官方每日实时更新公布的确诊病例数、疑似病例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以及全国疫情防控趋势、国际国内最新动态、全国各地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一览表、预防病毒指南,等等。

2.新媒体发挥“日打卡”功能。随着AI、大数据等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AI在疫情问答、患者诊治、人脸识别、红外线测温、物资配送、消杀、空中喊话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赋能作用。

3.新媒体发挥“指挥部”功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各个机关单位要迅速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优化设置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扁平化运行,发挥微信群“指挥部”作用,将其作为突发事件传递信息、交流信息、部署任务、明确分工的重要载体,确保统一调度、信息共享,提高指挥协调效能。

4.新媒体发挥“舆情部”功能。在移动传播时代,有关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成为网民刷屏看微信等的热门话题,这反映了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和自身健康的担忧。只有让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透明,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网民除了看电视、上网外,还可足不出户,通过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观看视频,随时知晓每日疫情、疫情实时追踪、预防须知等信息,随时了解突发事件动态、传播途径、防疫进展、感染人数,掌握日常防护等要领。这些都让疫情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大数据在突发事件中为每个人提供简单有效的健康证明

面对突发事件,健康问题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头等大事。此时此刻,你最想了解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每天感染人数、被感染者行动轨迹;你最想知道自己是否不经意去过、路过哪个被感染者居住过的小区,是否与被感染者乘坐过同一航班或火车、到过同一商店等。这就要充分发挥微信小程序中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行程查询功能,将被感染者的行程轨迹通过新媒体平台公之于众,充分发挥微信朋友圈的异地异域、跨洋跨海的辐射作用。当有人被确诊为感染者后,新媒体平台根据被感染者口述,运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行程查询功能,掌握其所乘火车车厢、航班号、大巴、地铁等准确信息后,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

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帮助有关部门查明病源和发展态势,提升疫情预警能力和疫情防控精度。其中,健康码是识别人员健康状况的一个有益辅助工具,能为每个人提供简单有效的健康证明。

AI在突发事件中代替人提供服务保障

工信部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1.AI 在疫情防控中的运用

在流动区域出入口架设AI红外测温仪,采取人体测温和人脸识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流动人员体温监测预警,精准定位体温异常人员。在人群密集区域,热成像体温筛查服务信息化平台可以快速进行人群体温检测,并及时筛选出异常个体,反馈给操作员或值班值守人员,提升疫情管控能力。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症状描述语句进行句法解析和信息抽取,从而给予线上正确指导和诊断建议。AI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比对疑似谣言,结合疫情最新动态甄别舆情信息真伪、澄清网络谣言、稳定社会情绪。AI运用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对人员的交通出行和手机漫游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追踪,构建疫情动态地图,为人工疫情防控提供服务保障。

2.AI 助力疫苗以及药物研发

AI凭借其强大的运算力以及快速分子空间搜索能力,运用图像生成技术,设定疫苗分子空间限制,有效筛选化合物、生物标志物,可以大幅加速疫苗、药物的研发进程。AI可以聚焦医学问题,帮助人们科学认识病毒,加强疾病防控与快速诊断,科学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辅助科研攻关组研究药物和疫苗规律,推进疫苗研发。

无人机消毒杀毒

无人机可以在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杀毒,在人员密集场所高空喊话,在被封闭小区配送物资。在火车站、码头,无人机可以通过携带热成像镜头、摄像头,远距离对佩戴口罩的密集人群进行体温测量,开展初步体温筛查,一旦发现人群中的异常个体,可以快速把图像精准传回操控员。操控员根据图像和数据,通过人机交互形式,命令无人机对异常个体继续跟踪或者对其进行喊话,提示防控要求。操控员还可以快速安排附近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实,并疏散聚集人员。无人机可以在人员流动大、人群密集区域通过机载照相机、摄像机,查看人群中未佩戴或者未正确佩戴口罩的人员,从而通知执勤人员上前劝说或纠正。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上空,无人机可以悬挂申报二维码,通过喊话器提醒驾驶员佩戴口罩、扫码登记,减少人员接触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猜你喜欢

感染者突发事件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