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树琴:绿色产业的追梦人

2022-03-14卢淑媛

乡音 2022年3期
关键词:树坑蓄水池荒山

■卢淑媛

怀来县政协委员董树琴本是狼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她十几年如一日,不断地在家乡贫瘠的荒山上付出着辛勤的汗水,让荒山披上绿装,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写注者,绿色产业的逐梦人。

20 世纪90 年代末,董树琴和丈夫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凭着丈夫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生意一直不错,赚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闲暇时,夫妻二人喜欢到村后的山上走走,虽然山石遍地、满目荒凉,但是她还是感觉无比亲切,因为这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

2007 年,当地政府准备把这座荒山转包出去。村民们都不看好,都清楚承包荒山投入大、收益慢。董树琴心里却波澜起伏,自己没少上山,大山的荒凉和贫瘠仿佛是一道伤疤刺痛着她的心。凭着一股敢挑战不服输的倔强劲,她与村里签订了协议,承包下3000 多亩荒山。望着光秃秃的山岭,她决定要把荒山变成青山。

承包合同刚签好,董树琴就买来了易成活又耐旱的油松和侧柏。仅仅栽了100 多亩,就花费了10万多元,人生的第一桶金就这样投入到荒山绿化中去了。为了节省开支,她自己一方面用扦插法培育杨树苗,一方面聘请村里的嫁接师傅把野生酸枣树改接成大枣树,以便提高经济效益。看着一棵棵幼小的树苗,她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它们的命运如何。第二年春天,当这些树苗在她眼前舒枝展叶的时候,她的心如同春风拂过,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

董树琴种树讲究科学、因地制宜。山下相对平坦,浇水方便,她选择了海棠、香椿、核桃等打理比较费事的树种;山上陡峭狭窄,浇水不易,她选择了杏扁、枣树、杨树等易成活、好管理的树种。即便山下平坦,但多砂石,挖坑并不容易。夫妻俩雇了两台挖掘机作业,叮叮当当,火星四射,全是磕磕绊绊的石头。好不容易挖好了树坑,又由于缺少泥土没法栽树,夫妻俩又不得不拉土上山垫树坑。因为坑挖得深,肥土垫层厚,后期管理跟得紧,她所承包的山地植树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被县林业局评为植树造林标杆工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地面积越来越大,一车车水拉上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为了树苗的成活率能得到保障,董树琴和丈夫在山坡前后修建了8 座蓄水池,从井里抽水后,由蓄水池中转上山,完成千亩林地的浇灌。种下苗,夯实土,浇透水,看着这淡淡的翠绿,董树琴双眸中满是期许。这些年来,她和工人们一起忙碌在山上。在挖蓄水池、植树、修路的紧要节点,常常干活儿到很晚。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十几年间,完成了山地种树20 余万棵。

青山绿了,董树琴却穷了。树苗生长缓慢,实现经济效益周期长。从2007 年开始种树,她前后投入资金数百万元。这些年来,手里稍稍宽裕些就又将积蓄投进山里。儿子到了适婚年龄,给孩子留着买房子的钱也被自己“挪用”到山上。其实在她心里,一直觉得对子女很愧疚。如今荒山变了模样,壕沟填平了,山路修好了,山岭渐渐披上了绿装。回想起一路走来面临的种种困难,她从心里觉得全家的付出是值得的,并在心里打定主意:“还是要继续种树,我要实现梦想中的绿色家园。”

成为县政协委员后,董树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着社会。除了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外,从2015 年开始,董树琴成为了西八里镇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的“代理妈妈”。每逢假期,她就会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住一段时间,不仅从经济上资助孩子的学习,在情感上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生活一定会厚待愿意付出的人。4000 多个日夜,400 多万元,3000 亩荒山绿化,董树琴的付出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她治理荒山的事迹被省市媒体报道。她被评为怀来县优秀政协委员,被县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明星”称号。

面对荣誉,董淑琴这个农家女人没有眩晕,每天依旧起早贪黑地在山上劳作。她认为,在追逐绿色梦想的道路上,能够乘着绿色奥运的东风,自己感到无比幸运,虽然辛苦但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树坑蓄水池荒山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Pico便携式浇花器
Aqueducts
拐角
树坑要圆的?还是方的?
树坑真空式吸水器专利技术介绍
缪带弟:姐妹齐心 荒山生金
缺水稻田背后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