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临床专业影像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模式探讨

2022-03-13周建国胡方云徐行茹左涛生许开喜孙昭睿李旋旋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诊断学影像学医学

周建国 ,胡方云 ,徐行茹 ,左涛生 ,许开喜 ,孙昭睿 ,李旋旋

1.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影像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4;2.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科教处, 江苏连云港 222004

基于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医学信息化的普及,临床实际工作中,影像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临床医师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工具。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大部分都已添设影像诊断学课程,由于诸多原因,中医专业学员在影像实践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中医院校的影像医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对影像教学模式提出相关建议、创新学习方法,目的在于改进教学质量、增强中医专业学员在影像诊断方面的实践能力,为中医学员今后从事临床以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中医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中医临床工作。

1 中医专业实习生在影像实践方面的发展现状

医学影像学设备以及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和更替,在临床诊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影像诊断学理论深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涵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医临床诊断工作中亦拥有不可或缺的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不仅为中医的基础理论提供客观依据,亦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影像支持,在中医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评估方面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影像学信息。对于医学影像学的学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西医基础医学知识,中医院校的教学方向以传统的中医药为主导,学员对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以及西医相关的辅助检查技术方面的学习存在不足之处。在影像诊断学课程设置及安排方面亦存在教学时间短、课程重视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1],这也导致中医院校影像诊断学的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环节,急需改良教学措施与学习方法。

中医学是以整体为基础,以宏观角度着重从整体上研究功能结构关系, 而影像医学更注重人体器官的解剖、生理、生化以及病理学等改变,两者在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成为连接临床医学和病理基础的桥梁, 也是不同临床专业、不同学习层次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学习课程[2]。 中医院影像科授课教师不仅要完成日常诊断工作以及科研任务,还需要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备课以及制作课件等。 基于高压力、高强度临床工作内容,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同时,医学继续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授课教师缺乏学习深造的机会,基于以上诸多原因,严重阻碍了一线影像科教师的临床带教质量[3]。 中医临床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检测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亦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4]。基于目前新形势下的中医临床教学问题,亦需要改革和创新培养高素质临床中医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将影像诊断学内容和中医临床知识高效结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如何提高影像学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中医院校以及教培基地广泛关注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影像医学教学模式相关措施及建议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依据某一疾病的临床表现区分不同证型,基于传统中医理论,进行思外揣内,通过分析不同疾病属性,辨析该患者疾病的转归。在影像课程教学工作中,希望能把中医辨证与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中医特色,激发中医学员对于影像诊断学学习的兴趣点[5]。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将中医理论与具体病例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中医学员对于临床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高和巩固中医学员独立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时,首先掌握该病的中医证型包括湿热阻络、风湿热痹、风寒湿痹、寒湿阻络、痰瘀互结以及肝肾两虚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两型, 分析两型患者骨关节MRI影像表现,依据湿热痹阻型较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骨质侵蚀明显增多的影像改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过以具体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中医角度分析其不同影像表现的原因所在,能够提高中医学员对于临床病例诊断的综合能力。《灵枢·刺节真邪》有“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的论述,指出热毒内盛,则伤肌及骨,导致骨蚀即骨破坏的发生,在该种疾病的讲解时,可选择具体病例的磁共振图像,通过不同的骨质破坏部位、程度、骨膜反应、软组织改变等与中医描述进行比对,让理论知识更为生动的展现在学员面前,有利于具体疾病的理解与掌握。 在教授针灸推拿专业的学员时,可列举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来研究腧穴,分析针灸与脑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学员对于影像医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亦可让学员对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让影像学与针灸相关专业有机结合给予一定的启发,让学员利用中医知识解释影像学上的表现,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对影像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针对影像学课时不足及实习轮转时间有限的问题,可依据不同专业方向及教学对象进行适当调整,因材施教,制订个体化培训方案。 影像科可依据医院亚专科发展的具体要求,将诊断组分为呼吸、骨骼、神经、腹部等学组,依据中医学员具体专业、学历背景、主攻方向以及学习兴趣,结合影像科具体分组,将学员定向分配给带教老师,增加不同专业中医学员在各自优势学组的相对学习时间。 例如针对中医骨伤专业学生,主要以骨肌组讲授骨伤科疾病影像表现为主要内容;对中医5 年本科生,应在不同学组精选常见病影像学表现进行重点讲解,着重重温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注意临床、影像及病理相结合[6];而对研究生会适当加深课堂难度,引导其对感兴趣点进行自主探索研究,使其具备一定医学科研学术能力。

在提高影像教研室师资素质方面,对授课教师亦须进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 在临床带教方面,教师在授课前要对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医学基础及影像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研,针对学员的具体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7]。影像学教师在中医知识的培养方面,亦可定期举办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案例分析方面的讲座,并增加中医、西医专业医师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影像学教师对于中医专业的系统认知,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鼓励和激励将中西医知识进行结合,让学员更快、更直观地理解具体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深入浅出,进行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激发中医学员对于影像学专业的学习兴趣,让抽象、枯燥的中医知识与医学影像学有机结合,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

既往研究显示将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案例式教学法”联合应用于中医临床实习生影像实践教学,通过围绕问题、结合具体临床案例,锻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团队协作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零散的医学知识点进一步归总[8],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进一步地加深医学临床实习生对于具体疾病诊断知识的认知,以助于临床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9]。 中医学员亦可以更好地理解影像学的相关表现,例如最为常见的“异病同影”“同病异影”现象,指导临床问题诊断、治疗,塑造学员科学的思维理念[10-11]。 多学科诊断学模式亦可提高中医院校学员对于影像学诊断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让学员的影像学知识、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实践能力能够有机融合,同时,亦可更好地提高中医院校学员在影像诊断学课程方面的教学效果[12]。

利用信息化的互联网技术,收集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或疑难病例,针对疾病图像以及文本资料进行编辑以及整理,建立较为完善的医学影像教学资源数据库。中医学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终端调取影像数据资源进行学习,亦可进行模拟考核,通过反复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诊断水平,而且可以提升中医学员对于影像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提升影像诊断学的教学效果。

人工智能学习软件以及各类平台亦可丰富学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国内高校应用较多的“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自主规划和选择学习风格,引导中医学员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影像学表现, 结合临床信息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并可利用信息平台相互沟通交流,通过病例图像解读以及病例归纳,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平台方面,包括“慕课”“翻转课堂”以及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出现,亦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形成良好、多样的、高效教学环境。 出科考核方式方面,重点强调读片技能的提高,重视分析阅片的综合能力。 强调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相关作用等[13-14],不仅要评判阅片的诊断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对影像分析思路以及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估。 考核不是目的,而在于发现学习和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为今后的学习方向提供前期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安排。 通过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充实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具备一定影像诊断基础能力的中医专业学员,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中医临床工作。

3 总结

中医专业学员在影像科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影像学诊断思维,通过对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生化等基础学科的学习建立影像知识体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影像诊断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影像科带教老师亦应调动多元化有利条件服务教学,并注重与中医相关理论的结合,亦为中医学员今后从事临床以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提升中医学员的岗位胜任能力。 基于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完善和变革,需要影像科教师以及中医学员进行多方面的协调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诊断学影像学医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医学的进步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