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维持方案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复发预防的价值分析

2022-03-12石建祥曹荣华

中外医疗 2022年30期
关键词:埃索反酸食管炎

石建祥,曹荣华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泰兴 225400

反流性食管炎是较为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胃管所致,受胃排空延缓、食管黏膜退化、食管体部功能紊乱影响,发病后可出现反流、烧心、嗳气和胸痛等表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2]。目前临床多用药物方案治疗此病,旨在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缓解症状,但该疾病经治疗后复发率高,需及时用药进行维持治疗[3]。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应用普遍的维持治疗药物,埃索美拉唑为奥美拉唑左旋异构体,可对质子泵产生抑制作用,减少胃酸分泌,见效快,持续时间长。该药物用于维持治疗时,其剂量尚不明确,也未形成统一定论[4-5]。为获取最佳治疗方案,本文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对比小剂量疗法和大剂量疗法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过投掷骰子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5岁,平均(45.78±5.12)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7.32±3.12)个月;Savary-Mille分级:Ⅰ级6例,Ⅱ级16例,Ⅲ级8例。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60岁,平均(44.18±4.72)岁;病程8~28个月,平均(17.21±3.56)个月;Savary-Mille分级: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级6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②年龄18~65岁患者;③对研究中所用治疗药物可耐受者;④认知状态良好,主动配合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实质性脏器存在严重病变者;②伴随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③现行其他治疗者;④既往有胃肠或十二指肠手术史者;⑤现处妊娠或哺乳阶段的女性。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用埃索美拉唑肠溶片(耐信;国药准字H20046379;规格:20 mg×7 s)治疗,对照组行小剂量治疗:20 mg/次,2次/d;观察组用大剂量疗法:4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两组疗效对比 判定依据:用药后,烧心、反酸、吞咽困难症状消失,予以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胃黏膜炎症消失为显效;用药后,各项症状基本得控,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炎症缓解明显为有效;用药后,患者病情未出现明显变化,胃黏膜炎症无明显缓解,或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2 两组胃功能指标对比 于患者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各取空腹静脉血5 mL,按照标准离心处理(速度为3 500 r/min,时长为10 min,半径为12 cm),收集上层清液,置于-80℃的冰箱中以待测;经化学发光法测定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计算二者比值,胃泌素17经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

1.4.3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以《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7]为依据判定临床症状,分为烧心、反酸、嗳气和胸骨后疼痛4项,各项均按照0~3分4级评分法计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有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2分为症状对生活有影响,3分为症状严重影响生活。

1.4.4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停止用药3个月后判定复发情况:未出现反酸、烧心等表现为无症状;烧心反酸明显为症状明显;烧心、反酸严重为症状严重。复发率=(总例数-无症状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上升,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胃肠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对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对比 (±s)Table 2 Comparis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烧心、反酸、嗳气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points]

?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对比 [n(%)]Table 4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为典型的消化系统病变,患者普遍存在动力障碍,中老年群体、吸烟酗酒者、饮食不当者和精神压力过大者较为多发。近些年来,疾病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使食管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甚至是纤维化等病变,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均有影响[8-9]。食管黏膜损伤和相关症状的出现与胃酸分泌密切相关,食管酸暴露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食管的黏膜损伤程度也就越明显[10]。对疾病进行治疗时,应尽力缩减食管黏膜与胃酸接触时间,以改善患者受损胃肠功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目前临床多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这一疾病,此类药物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明显,可对受损食管黏膜予以修复,缓解烧心、反酸与胸痛症状,进而提高治疗效果[11]。埃索美拉唑是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经单一光学异构体构成,为弱碱性药物,可集中于壁细胞泌酸胃管高酸环境中,进而以活性形式呈现,对胃壁细胞的H+/K+-ATP酶抑制作用明显,对基础胃酸和刺激所致胃酸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可使得胃酸分泌量减少,降低胃酸水平,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比较,其优势体现在生物利用度高,代谢时选择性强方面,多经细胞色素P4503A4酶(cytochrome P450 3A4, CYP3A4)代谢,可最大限度在患者体内保留药物有效成分[12-13]。此外,该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时,见效快,持续时间长,可快速促进食管黏膜的修复。埃索美拉唑这一药物通常被用来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也可用于经治愈食管炎患者的维持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也可与抗菌药物合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14]。

本文中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更高(P<0.05),可见与小剂量用药方式比较,予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大剂量埃索美拉唑,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效持续时间,促进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学者周胜玲[15]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大剂量)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小剂量)的81.63%(P<0.05),可见大剂量使用埃索美拉唑,可提升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与文中观点一致。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后,患者可出现烧心、反酸、嗳气和胸痛症状,对疾病进行治疗时,应以症状缓解与控制为目的,帮助患者修复受损食管黏膜,以减轻食管黏膜损伤程度,缓解症状。本文中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大剂量疗法使用埃索美拉唑,可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甚至是纤维化进程延缓,对食管黏膜损伤所致症状均有缓解与控制作用,降低疾病严重程度,使得临床症状评分下降。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分析中,未进行治疗前后和不同治疗方法间胃肠功能指标的对比。胃蛋白酶原经泌酸腺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高活性胃蛋白酶和盐酸作用下形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原无活性,在细胞内以酶原颗粒的形式存在,酶原颗粒充满细胞,可负向反馈酶原产生。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后,在胃酸刺激作用下,分离为分子多肽,转变为胃蛋白酶(有活性),被激活的胃蛋白酶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前体,其分为2个亚型,生化性质和免疫原性各不相同:黏液颈细胞和胃底腺主细胞分泌所得为组分1~5,为胃蛋白酶原Ⅰ,有着一致免疫原性;组分6和7也可由贲门腺、胃窦幽门腺黏液颈细胞和十二指肠上段分泌所得,为胃蛋白酶原Ⅱ。胃蛋白酶原水平异常时,提示患者存在萎缩性胃黏膜病变,可通过检测血清指标的方式来确定患者食管黏膜是否存在损伤。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下降,提示胃底或胃底黏膜受损,或是存在炎症病变。胃蛋白酶原Ⅱ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其水平上升,提示患者存在胃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异性增殖等。临床常用二者比值判定胃肠功能,正常值≥7.5,其值在3.0~7.5之间时,则提示患者存在胃黏膜糜烂或溃疡病变[16-17]。胃泌素17为胃肠激素,由G细胞分泌所得,可促进胃体和胃窦收缩,刺激胃肠运动,其水平上升,提示患者胃部存在溃疡或感染性病变。文中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胃蛋白酶原Ⅱ和胃泌素1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提示大剂量使用埃索美拉唑,可调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激素异常分泌情况,修复患者受损胃黏膜,控制疾病发展进程[18]。

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高,因此临床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重视对患者的维持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6.67%较对照组30.00%更低(P<0.05),证实与小剂量用药方式比较,大剂量用药方案可对前期治疗效果起到更好的维持作用,减少停药后烧心、反酸、胸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降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予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埃索美拉唑大剂量疗法,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对症状缓解作用明显,可对受损胃肠功能予以改善,降低复发风险,存在广泛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埃索反酸食管炎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