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对慢性吸烟患者脑循环的影响

2022-03-12刘霞马金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丁苯脑部多巴胺

刘霞,马金玉

(南阳医专一附院神内四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吸烟成为部分人群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吸烟虽可能会提神、消除疲劳、解除烦恼,但是同时也会对脑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慢性吸烟会导致多种脑部疾病,使循环脑部的氧气、血液减少,使得脑部血管出血、闭塞,导致麻痹、智力衰退、中风等[1],其发生机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等部分毒性物质被吸收后,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使血管痉挛,从而使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使得大脑细胞受到损伤,引起脑血管坏死,破坏大脑正常的血液循环[2]。长期吸烟会导致尼古丁慢性中毒,使大脑的正常功能变得混乱,出现神经过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现象,从而对脑循环产生不良影响[3]。丁苯酞临床上一般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起到健脑营养神经作用,且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缺血微循环改善。本研究主要探讨丁苯酞对慢性吸烟患者脑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在该院治疗的90 例慢性吸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能配合完成该研究;②年龄20~70 岁。排除标准:①对丁苯酞过敏者;②存在精神障碍患者;③使用过影响该研究的药物;④肝肾功能障碍者。研究对象中男68 例、女22 例;年龄24~67 岁,平均年龄(44.27±1.05)岁;吸烟时间1~10 年,平均吸烟时间(4.71±1.12)年;糖尿病24 例、高血压36 例、冠心病30 例。该研究已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先进行常规的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常规、脑CT 检查等。然后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治疗,空腹口服,2 粒/次,3 次/d,20 d 为一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外周阻力、脑血管床特性阻抗)、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脂水平(HDL、LDL、TG、TC)。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外周阻力、脑血管床特性阻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比较(±s)

时间平均血流量(cm/s)平均血流速度(cm/s)外周阻力(Pa·s/m)脑血管床特性阻抗(Pa·s/m)治疗前 8.28±2.35 16.02±3.86 1.82±0.35 0.55±0.02治疗后 8.89±1.21 14.83±4.09 1.71±0.21 0.43±0.04 t 值 2.189 2.007 2.557 25.456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 32.45±5.53 6.12±1.26 3.12±0.53治疗后 14.69±2.87 4.23±0.94 1.91±0.32 t 值 27.043 11.406 18.541 P 值 <0.05 <0.05 <0.05时间 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g/L)

2.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HDL、LDL、TG、TC 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时间 HDL LDL TG TC治疗前 1.06±0.52 4.49±0.67 6.70±1.35 6.54±1.80治疗后 1.46±0.21 3.71±0.46 5.72±1.14 5.66±1.22 t 值 6.767 9.105 5.262 3.839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慢性吸烟对脑部的影响及其现状研究

烟碱作为一种兴奋剂,成为社会中对人们产生影响较广的成瘾物质[4]。烟草作用于多种脑神经递质和神经活动,其中尼古丁是导致成瘾的主要物质,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增加多巴胺、5-羟色胺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且对多巴胺能活性亦有影响,可增加腹侧纹状体多巴胺浓度,故吸烟可致纹状体中的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增加[5]。此外,尼古丁通过增强中脑边缘叶和中脑皮质多巴胺途径中的多巴胺信号传导而增强神经生物电信号,导致成瘾[6]。研究表明[7],尼古丁诱导的认知行为改变与皮质下区域(如基底神经节和丘脑)活动增加及额顶叶皮质活动增加或减少相关,其对脑功能的影响不是通过单个神经解剖学位置或机制来增强执行功能,而是通过调节多个脑网络和传输系统来实现。长期吸烟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改变是成瘾过程发展和维持的关键,且吸烟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间存相互联系与协同效应。

3.2 丁苯酞对慢性吸烟患者脑循环的影响

慢性吸烟会使循环脑部的氧气、血液减少,使得脑部血管出血、闭塞,导致麻痹、智力衰退、中风[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外周阻力、脑血管床特性阻抗优于治疗前(P<0.05),说明丁苯酞能够缓解慢性吸烟对部分脑组织造成的损害[9],分析原因为丁苯酞是一种以消旋体dl-3-正丁基为主要成分的脂溶性药物,其抗缺血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血脑屏障发挥多靶点[10]。研究表明[11],该药物对脑神经功能、重构微循环发挥着积极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HDL、LDL、TG、TC 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提示丁苯肽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考虑原因为丁苯肽会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血药浓度提升,快速恢复脑神经功能,同时丁苯酞可以使缺血区的脑血流量增加,缺血区脑的微循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梗死面积得到有效缩小,减轻脑水肿;保护线粒体,抗氧自由基,全脑缺血后脑的能量代谢得到显著改善;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起阻断作用,对其有较强的治疗和保护作用[12]。

3.3 结论和不足

丁苯酞可以改善慢性吸烟脑患者循环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但本研究并未对丁苯酞使用剂量对脑循环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会重点进行此方面的探讨,为临床治疗由慢性吸烟造成的脑循环损伤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丁苯脑部多巴胺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贪婪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