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2022-03-12吴同和

师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孝经孟子儒家

吴同和

许慎《说文解字》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甲骨文的“孝”字,像一曲背老人手抚幼子之头,表示长辈对晚辈的亲爱之意。西周铭文中,“孝”被定义为“追思”“孝祀”“孝养”。

中华天道信仰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民族的组织单元,对于人类社会稳定与发展,举足轻重。人是家庭的元素,“人”的基本要求,在于其最大程度地维系家庭和谐。欲达此目的,“人”首先必须践行“孝道”。《孝经·三才章第七》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正因为如此,相传为孔子自作,或谓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的《孝经》,虽不在“五经”之列,却为古今圣贤官民尊为经中之经。《论语·学而》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无论是谁,首先必须遵循基本孝道行事,然后才有资格讲仁义,做学问。

研究表明,孝道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等特点,它植根于上古先民对生命创造者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历来为儒法释墨诸家所崇。圣贤行而君臣效,父祖行而子孙效。从远古到现当代,始由孔孟等诸子百家精心阐析增益,继经时代社会反复实践验证,终成中华民族认定并共同遵行的道德准则。

孔子的功德在于,他总结了远古先民生产生活自然形成的尊敬、赡养长辈的美德,全面承继了华夏神州固有文化传统,析“孝治”之理,绘“至孝”“达孝”之图,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加以归纳,提炼出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

此后,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观,使之更其完備、系统、健全。

孟子认为,子女只有切实做到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谅亲,谏亲,让父母精神充分愉悦,才能称得上真孝。

“慕亲”者,眷念父母也。《孟子·万章上》曰:“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尊亲”者,尊敬父母也。《孟子·万章上》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尽心上》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谅亲”者,谅解父母也。孟子以大舜为例,训诫世人应谅解父母的过错,应该像大舜那样,做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关于“顺亲”“谏亲”,孟子提出了“度”。《孟子·告子下》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他认为,凡事应把握“度”,过犹不及。亲人过错大却毫无怨言,甚至盲目顺从,不言不谏,导致关系疏远,是为不孝;亲人过错较小却一味抱怨,做子女的,一点刺激也受不了,也是不孝。

“孝道”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因此,“行孝”只有起点,并无上限。大孝之人,应当广及其他,以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境。

对于“孝道”,诸子百家各有见解,各有增删。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传人。他一生积极实践、推行孔子以仁孝为核心的主张,孜孜不倦传播儒家思想;其“修齐治平”的治政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有价值,可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借鉴。

曾子析“孝”,凝练精辟: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墨子兼爱天下,致力于“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理想社会的构建。他力主“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墨子·兼爱下》)。其“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墨子·兼爱中》)“人君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墨子·兼爱下》)等论述,体现了墨儒同源,以孝规天下的道德观。

荀子思想比较复杂,不仅集儒家之大成,而且集百家之大成。在孝道问题上,他吸收了孔子的孝道观。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duānquè端正不偏,诚实谨慎),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

——《荀子·子道》

庄子则从道家角度论述行孝六个阶段,与儒家观点小异大同:

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庄子·天运》

《吕氏春秋》是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诸家思想学说为借鉴,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关于孝道,《呂氏春秋》有一段著名论述: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行于亲重,而不简慢于轻疏,则是笃谨孝道。

——《吕氏春秋·孝行览》

这段话的大意是,帝王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必先致力干根本。根本者,“其惟孝也”。修身齐家亦然:对“所亲”当行孝道,对“所疏”也不可怠慢,这就叫“笃谨孝道”。

值得一提的是,法家许多观点与儒家水火不容,但论及“行孝”,却有共同语言: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韩非子·忠孝》

中国封建王朝2000多年的统治史表明:改朝换代,盛衰之象如戏;新桃旧符,“孝道”之树长青!孝道天下,则世平;孝道衰微,则国乱。故明君能持“孝行天下”之纲治国。

汉代首推“以孝治天下”,致使大汉王朝持续四百余年,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皇帝除刘邦刘秀外,多以“孝”为谥号,表明朝廷的政治诉求和对“孝道”的尊崇。史载,汉代在全国倡孝道,举孝廉,孝悌力田,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的好风气。将是否孝顺父母长辈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考核标准,且将《孝经》作为启蒙读物加以推广……从此,孝道由家庭伦理上升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甚至上升为官民的日常道德规范,最终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

纵观汉代以后列朝列代,统治者都认识到行孝的意义。魏晋标榜“以孝治天下”,颇有汉代遗风。隋唐时期,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序,并诏令颁行天下,遂孝行得以弘扬。两宋时期,行孝道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诏谕百官万民兴“孝道”,用“孝道”维系皇权帝制。《明通鉴》曰:“垂训立教,大要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君能敬天,臣能忠君,子能孝亲,则人道立矣。”清代各朝皇帝亦重孝道:顺治帝为《孝经》写序,康熙帝数次颁发圣谕,提倡孝道,敕令全国广泛宣传。他认为,帝王治天下要“首崇孝治”,“孝为万事之纲,五常百行皆本诸此”(《清圣祖圣训》卷一)。

《孝经》是一部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为历代儒家研习之核心书经。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孝经注·自序》曰:“《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孝为百行之首;经者,不易之称。”

《孝经》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孝”之几个层级;尊为帝王天子贵为诸侯百官或卑为黔首庶民者,各有行孝之则;名高位重之人,担当更重。“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参《孝经》,遑论天子诸侯如何“治国平天下”,大夫士官如何齐家事君,而身为庶民布衣的百姓,须行孝事亲,当纪孝行,广要道,广至德,广扬名,晓谏诤,慰祖先……为建构和谐家庭而修身养性,尽瘁鞠躬!

“孝”有四式,曰养曰敬曰安曰卒。有养无敬者,难以言孝;能安无卒者,亦非大孝。《吕氏春秋·孝行览》引曾子语曰:“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意思是,行孝者,须奉养恭敬父母,使之在世舒适,弃世安然。如此行孝,似登四级梯阶,后者较前者而难为也!

孝子事奉父母,须居敬,养乐,病忧,丧哀,祭严;“五事”阙一,未可言孝。进一步的要求是:“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经·纪孝行章第十》),方可名孝。

“养”有五道:

行孝之人,还须从物质到精神,竭尽全力让父母过得舒服、舒心。“赡养”,须“养体,养目,养耳,养口,养志”。但父母不在乎鸡鸭鱼肉,不在乎绫罗绸缎,不在乎大厦高楼,只在乎子女能“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盐铁论·孝养》)。

不孝也有等级。《孟子·离娄上》曰:“不孝有三。”东汉末年学者赵岐《十三经注》曰:“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行孝之人,须“晓谏诤”“慰祖先”;否则,不孝。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唐玄宗《注》曰:“不争则非忠孝。”《孔子家语·辨政》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婉言进谏),二曰戆谏(刚直进谏),三曰降谏(和颜悦色进谏),四曰直谏(直截了当进谏),五曰讽谏(借助比喻劝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讽谏。”

反之,做子女的,如果对父母一味顺从,容易堕入“愚孝”陷阱,甚至走向“孝”的反面;做父母的,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因此,特定环境下,子女向父母“诤谏”,也是行孝。

故行孝之人,无论贵贱尊卑,均须牢记: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

——《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行孝道之人,当先“礼”而后“敬”,继“敬”而使众“悦”;众既“悦”,“和”之境界而可臻矣!

行孝者當尽心尽责尽力,广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境。故行孝道,与行弟道、行臣道相同,目的是建立上下和顺的社会秩序,从而维系家国稳定和谐。

参《孝经》,践孝行,遂悟一理:“仁”与“孝”,相通互补,几囊括人类全部美德,同为儒家伦理思想之本源。“施仁行孝”,非特百姓庶民做人之最高标准,亦帝王诸侯安邦治政,维系家国和谐之重要保证。而践行“孝悌仁义”之道,是为国为民为君为臣为父为子为师为生甚而为人之终生诉求也!

要之,曰国曰家,惟君惟亲,且敬且诤,致乐致忧,行孝之大要哉!

《孝经》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经典,唐代尊其为经书,南宋以后入列《十三经》。两千多年过去了,《孝经》并不过时。对于修炼品行,对于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对于构建和谐家国,意义重大。

《礼记·祭义》引曾子语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之东海而准,推而放之西海而准,推而放之南海而准,推而放之北海而准。”作为一种美德,“孝”不为时空所限,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孝经·感应章第十六》曰:“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句话的大意是,修身养性,谨慎行事,真正能够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动天地之神;伟大的孝道,将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达,无惑不解,以至于通达神明,光耀四海!

《隋书·孝行传》曰:“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凡在性灵,莫不如此。”这个命题,非常精彩!它将“孝”扩至全人类,甚至自然万物。众所周知,儒家的孝道思想建立在仁爱基础之上;对于“仁爱”“事亲”的阐析与实施,中国儒法释墨诸家与外国的基督耶稣,并无二致:认为人与人相爱,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子女孝敬、赡养父母,是人类良知和理性的表现。因之,“爱”与“孝”,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爱祖国,爱父母,爱亲人,进而爱一切生命,直至爱物,实乃人性所致……在这个意义上,似可推导以下命题:

中国原生态的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而且是全球性的文化;践行中华孝道,既是一项跨越时空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精神与物质互化的共赢工程。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乃至于构建和谐世界,它举足轻重。

学习、宣传、倡导、践行中华孝道,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舜文化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孝经孟子儒家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
“蒙以养正”
《孝经》: 以“孝”为中心的儒家经典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茶道
理雅各《孝经》翻译研究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