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附属空间公共化微更新营造研究
——以金井镇围头村为例

2022-03-11项书宁柳书常郑舒琼吴小刚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厝村委营造

项书宁,柳书常,郑舒琼,吴小刚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福州350002)

在目前的乡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空间,因碎片化的分隔使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作为建筑的附属没有发挥功能,或是某些公共空间因归属权有争议而被废弃的被称之为附属空间[9]。这些空间在以往的建设和实践中往往被忽视从而边缘化,它们的更新与开放可以连结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完善乡村的公共空间网络。在“乡村振兴”策略指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对这些附属空间进行公共化,以合理的方式整合再利用,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这些碎片化的公共空间有着复杂的权属关系,对其的整合与利用通常需要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利益方的协商沟通下进行,需要建立一个长久有效的协调补偿机制。对附属空间的公共化更新改造,是以乡村附属空间和公共设施为对象的渐进式局部改造方式,探索以这些琐碎的附属空间激发社区活力的潜力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良好的视觉景观,提供空间集聚功能。

1 研究地概况

晋江市围头村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围头半岛尖端,是祖国大陆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东临台湾海峡,西连围头湾,北靠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南与金门岛仅距离5.2 nmi,土地面积3 km2,海岸线6500 m,常住人口4300 多人,旅居港澳台和海外乡亲万余人。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查法相结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实践,探究附属空间公共化营造模式,从社区营造角度研究乡村微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动力机制。探索微更新营造中激发村民参与意愿和行为的方式,建立社区参与体系,以晋江市围头村微景观的实证案例提出建设策略,提升乡村景观环境。

2.1 社区参与营造动力机制探究

乡村微更新是对村落小微尺度建成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在此基础上的设计介入应是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考虑居民的切实需求,以小范围内公共空间的改善来促进生态和居民生产自治的能力,是综合导向的更新设计[10]。

基于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和社区营造的理论探索,从研究社区参与动力机制的角度出发,以实践营造证明研究思路的可行性。根据微更新营造流程中的工作特点,总结出村民参与营造的环节,探究激发村民参与意愿和行为的动力机制(如图1所示)。村民自身的需要是微更新的根本出发点,结合政府方面的利益调节,在营造过程中注重村民参与,引导村民对微更新空间主动提出诉求与意见并加以采纳,促进村民参与后期工程的运营与空间的使用,使原本的废弃建筑附属空成为利用率高、环境风貌好、功能多样化的公共空间,丰富社区参与的内容和形式。

图1 社区参与动力机制

2.2 设计介入的内容和特点

2.2.1 设计介入的内容

(1)场地文脉的挖掘

没有一个场地是一张白纸,空间的布局和肌理与历史的变革息息相关,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挖掘在地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保护乡村原真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地方志、记录居民口述史等书籍资料,或是参观历史展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挖掘与解读。

围头村坐拥月亮湾、金沙湾等知名海岸,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海洋文化、渔村文化、战地文化、旅游文化都是围头村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淀。

(2)协调合作与改造

基于多元参与的乡村微更新改造,为政府部门、居民、基层村委干部、社会组织和专业设计团队提供一个可以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微景观建设。基层村委支持并提出乡村微更新建设的要求,居民可以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且参与到后期的养护管理与环节,设计团队参与施工确保自己的设计意图得到实现。多元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综合制定自下而上的长期可持续的微更新计划。在这个平台上,基层村委干部更多地作为服务、协调和组织的功能,设计团队作为专业人员,提供设计方案、项目策划与方案的实施。主导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多方协同合作对微更新计划至关重要[11-12]。

(3)功能的嫁接与实现

嫁接是促使2 种植株的局部相互融合,生长成一个完整新植株的生物学手段,而“公共空间的活力取决于多样性、人群密度和意料之外使用的可能性”[13]。通常乡村附属公共空间处于被忽视和边缘化的地位,功能相对单一,在保持日常性的前提下,提高公共空间活力则寄托于空间功能的更多开发与利用。

在此次乡村微景观更新中,为原本狭长型的功能较单一的居民区附属公共空间重新塑造,设计依托于古树的树屋增加立体空间,用作文创活动场地;修建上升式平台和表演舞台,丰富场地活动类型;开辟自助式可食地景,以共建共享的形式进行园艺活动,宣扬互帮互助的邻里精神。多样性的公共空间活力,提升村民的公众参与性,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实现空间功能的有机更新。

2.2.2 设计介入的特点

(1)保留社区原真性

保护社区原真性是乡村微景观营造的重要机制。基于社区营造的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强调注意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使用者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空间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14]。公共空间的日常性决定了社区营造是改善其物质环境和人文生态的重要途径[7]。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历史和传统,这不仅是指传统文化上的,更多的是当地居民对乡村空间环境的使用习惯或生活规范,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原真性的人居环境[15]。

对于乡村附属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而言,首先要找到乡村特定的地域文化定位,开展自下而上、全过程参与的微环境改造,保留原生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微小的设计赋予公共空间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倡导和维护乡村特有的邻里关系和互动氛围。

(2)居民参与对文化景观的塑造

对乡村传统本身来说,当地居民是对在地文化体会最深的群体,由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乡村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村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景观营造的成果。有研究表明在微景观营造活动中村民对自己发挥作用的自信程度和成就感强烈[16],协同合作提高了社区的互动和黏性,可以满足村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欲望,从而充分发挥村民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落实到实际的景观塑造当中。

3 设计与实践

3.1 现场调研

调研过程包括设计实践团队与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村委建立联系,了解村情,调查乡村空间结构特征,探源在地文化。现状调研是微更新项目进行的重要前提,对村委选择的场地进行勘查,向周边村民了解使用现状。

原场地的使用性质是居民住房周边的废弃旧地,一部分为某户人家私用,一部分为养鸡鸭等家禽的棚子,有一定高差(如图2所示)。场地归属的建筑为废弃且无人使用的古厝,村委希望可以跟场地景观相结合,整修以后重新投入使用。

图2 场地高差

原场地存在一棵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榕树,见证了村落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与传承,是活着的历史记忆,且与古厝的墙壁生长在一起(如图3所示),但是古厝建筑已经十分老旧,如何合理利用这一条件,更新古厝与榕树下的公共空间,是设计的一大问题。

图3 古榕树

调研的重要部分是村民提出对微更新场地的切实诉求并和团队一起进行讨论。原场地现状是废弃的附属公共空间被私人占用,经过村委的协商,希望场地能有一部分作为菜地加以利用。后续公示设计方案,征询更多村民对更新改造可行性的意见。

3.2 设计的特点

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与现场勘探结果,在对场地的微更新设计中,分别考虑到了空间使用功能的完善、建筑风格的融合与施工的可行性。

3.2.1 空间使用功能的完善

项目原场地仅仅作为堆积杂物和饲养家禽的空间,使用功能单一。设计增加阶梯上升式木质平台,是提供给村民的集聚公共空间,同时具有展演和休憩的功能(如图4所示)。取材于泉州南音的音乐文化传统,设计琵琶形制的树下座椅,不仅具有美观的视觉效果,且传承了当地文化的记忆。村民可以在枝干茂盛的老榕树下进行活动或表演。

图4 展演空间

3.2.2 建筑风格的融合

基于就地取材、修旧如旧的理念,在微更新改造过程中,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材料与现代的钢筋水泥,用拆除的老屋木门板制作成长板凳,栏杆采用新建筑钢筋为柱、新西木作为扶手、新砖为基础,是古厝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如图5所示)。由于古榕树生长在古厝墙壁上,设计在古榕树上建造一间树屋(如图6所示),可以从古厝中进入,修缮古厝与其一同开发为文创空间。

图5 公共设施

图6 树屋

3.2.3 施工的可行性

微更新强调对空间的小微尺度改造,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不破坏乡村的原有肌理为前提,对施工的成本和难度有一定要求。在小成本基础上,设计团队提出邀请场地隔壁小学的学生进行木板绘画创作,发挥孩子们的童心和创造力,把具有童真特色的画板贴在古厝的灰色旧墙上,以孩子的视角描绘展现空间的新生活力与生命力(如图7所示)。

图7 儿童创作

3.3 执行

微景观的施工与建成有赖于村委的支持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与村民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制定出得到三方认可的设计方案,根据已经绘制完成的方案绘制可视化图纸,向村民直观展示微景观营造可以达到的理想化效果。招募施工队和想要参与的村民。设计团队驻村参与和指导施工,根据现场材料进一步调整和细化方案,用尽量小的成本来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3.4 回访

附属空间公共化是为了实现边缘空间的改造再利用,微更新的营建与维护需要当地村民对空间的使用以及政府村委对绿化环境的监管,避免无人养护而再次成为废弃空间。微景观工作营的专家评委在对设计方案和成果进行专业的评审后,团队会回访后续村民对景观空间的使用与意见,考虑其更多推广此类景观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4 结论与讨论

此次乡村微更新营造工作在政府村委的支持、村民的积极参与、施工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果,可见社区参与对局部空间更新改造的重要度,从村民的需求角度出发,在不影响乡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融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人文要素,为居民和社区活动提供具有公共精神的空间场所,增强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为居民主动参与后续微更新空间的运营与维护也提供了动力。

乡村微景观不仅是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更是以多学科的视角去研究乡村景观格局、结构和演变机制对当地自然资源、政治和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造成的综合影响。参考社区营造概念,探究乡村微更新营造中社区参与动力机制,提出了乡村附属空间公共化微更新策略,通过对边缘空间的整合,扩大公共空间,保留乡村社区的原真性,实现公众参与。微更新项目的局限性在于是小微尺度的设计实践,在多方合作沟通的平台上较容易得到实现,但对于更大尺度的项目来说,延伸到社会治理的部分可能会面临更多调解困难,需要更多实践案例来完善这部分的研究。

猜你喜欢

古厝村委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浅谈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增强村委行政服务能力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家乡的湘桥古厝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
残阳下的古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