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遭遇自然灾害时该如何防范

2022-03-11王博

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暴风雪遭遇台风

王博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世界依然努力在与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同时,还忙着应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

根据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等单位利用全球灾害数据库平台监测数据和国际主流数据库相关材料统计出的数据,海地遭遇7.3级地震,西欧遭遇“千年一遇”洪灾,加拿大遭受历史性高温干旱,美国遭遇龙卷风和极寒天气侵袭等一系列重大灾害为2021年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形势复杂,极端灾害事件多发,复合型灾害损失和影响加重。

对于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和家长们来说,留学安全是首要问题。留学生们独自在异国他乡求学和生活,难免会遇到一些风险,自然灾害便是其一。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气候、地质等方面环境千差万别,留学人员要提前对留学目的地有所了解,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科学防范理性对待,在安全问题上做足功课。

2021年2月初,美国东北部、中西部和南部的多个地区遭遇暴风雪袭击,纽约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缅因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十余个州多日连降暴雪及冻雨,超过10万用户断电,3850个以上航班被中断,波及约7000万人,影响范围广泛。

暴风雪的形成与暴风雨类似。冬季云层气温降低,云中的水滴冻结,相互碰撞形成雪。当雪变得一定大之后,风速和气温达到一定条件时,通常是在-5℃以下大降水量天气并伴随着强烈的冷空气流,暴风雪便形成了。

北美东西部山区、中部平原,南北纵列分布的“U”字形地形走向,使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能长驱直下,因此每年冬春这里都会暴风雪频发。此外,常年处于低温寒冷地带的国家也极易形成该类自然灾害。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北半球国家都是暴风雪经常光顾之地。

暴风雪来临后,人容易失去对方向的认知,低温冻雪会导致路面湿滑结冰,引发交通事故。牲畜也会因为无法辨别方向误坠湖泊山崖,有的幼畜甚至嗜食污雪或结冰牧草,引发传染类疾病。

尽管大多数自然灾害大多会在出其不意的时间光顾,但身处灾害高发国家,提前预防关注也很重要。无论是求学、工作还是旅游,提前查询好天气预报,关注预警信息,如发现有暴风雪来临迹象,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外出。暴风雪来临前,除了囤积好食物、水、棉服等足够的生活物资外,还要提前配备好保暖御寒的工具,如取暖设备、交通器械和防冻液等。暴风雪来临时,要牢记救灾电话,并向公共救灾部门寻求支援和帮助。如在户外遭遇暴风雪天气,要及时找到可以躲避御寒的设施,如在休息室、车内等待救援,但切记不要在车内持续开动发动机,节省燃油,避免瞌睡。

一個月前,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火山连续两天发生剧烈喷发,引发7.4级地震,该国首都甚至出现了1.2米高的海啸。就在汤加火山喷发后不久,由于太平洋板块运动等原因,美国、印尼、菲律宾、日本等多国发生不同程度的5场地震,引发不少民众恐慌。

地震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和地球运动有关。一般情况下,地壳的运动与变化是缓慢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突然的快速运动,地下岩层受力发生变形,导致突然、快速的破裂,破裂引发的震动传到地表形成了地震。常见的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此外,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人为原因也会引发地震。

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叫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因此,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日本、菲律宾群岛等国家和地区都是地震高发区域。

地震是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轻微的地震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如果身处地震高发国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储备好瓶装水、袋装食物等应急生活用品和装有消毒剂、消炎药等用品的急救包,并提前了解好地震紧急逃生流程和路线。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首先将家中煤气、水电等闸门关闭好,然后找到重心较低并且坚固的地方躲避。护好头部,离开建筑时穿好长袖衣物鞋袜,带好应急包,前往按照政府指挥至指定地点避险。如果来不及逃出遭遇倒塌压制,要用湿毛巾捂好口鼻避免吸入大量灰尘,尽可能扩大活动空间保证氧气供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2021年12月,第22号台风“雷伊”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北苏里高省的度假岛屿锡亚高岛登陆,随后沿着棉兰老岛、米沙耶群岛向西北方向横扫,先后8次登陆菲律宾。“雷伊”在登录短短10天内,就至少导致菲律宾378人死亡,受灾人口达395万,经济损失估计超过204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25.9亿元)。

台风或飓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面上的常见自然现象,主要是指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台风在登录前及登录后引发的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和风暴潮,这些灾害极易诱发城市内涝、房屋倒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印度、孟加拉国、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等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国家和地区台风灾害较为高发。

台风来临前,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预警,适当囤积生活物资和应急用品。台风来临时,应避开危旧建筑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居家时要注意关闭好门窗,用胶带等工具固定好窗户,并记得将屋外悬挂的物品及时收回。

洪涝是伴随着风暴潮、台风等自然现象的强降水,2021年全球多地还受到了洪涝灾害的摧残。

4月初,受热带气旋“芙蕖”的影响,印度尼西亚东南部和东帝汶部分地区连降暴雨,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数百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7月,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同一时间,德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也遭遇千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会带来山体滑坡、道路损毁、城市街道淹没、建筑设施被摧毁等影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在洪水来临期间,要备好医疗急救药品以及消毒剂,确保能维持至少3天的供给。避免在强降雨天气驾驶车辆出行。洪水来临后,要尽量往地势高的区域如建筑物高层方向逃生,逃离时记得切断电源。洪水结束回到住所时,也不要立即打开电器燃气,避免使用明火照明。

2021年夏天,美国和加拿大遭遇了历史性的高温干旱天气。截至7月26日,高温干旱导致美国、加拿大超过1319人死亡,上千人因高温而身体不适和疾病紧急就医,超过5800万人受到高温干旱影响。

干旱高温是一种世界性灾害,其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绿色植被相对较差,像一些沙漠地带国家经常出现此类灾害;另一方面,也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热岛效应息息相关。虽然各地出现异常高温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但据专家推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深,今后气候异常现象恐怕还会继续增 加。

高温干旱会致使河流、水位下降,航运受阻,农作物面临减产,森林火灾频发,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面对干旱高温的侵扰,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尽量减少出行,尤其是阳光最盛的午后。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另外,要多补充水分,保证睡眠。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气温高于30℃,或相应湿度大于73%,极易发生中暑。若出现头晕、发力、口干等中暑症状,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适量去除衣物,平卧,用凉水喷洒或湿毛巾擦拭全身、头部降温,有条件的可以用冰袋或冰帽,并监测体温。如果出现重度中暑需要及时就诊附近医院。

3959500338289

猜你喜欢

暴风雪遭遇台风
台风过韩
EF2000台风战斗机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暴风雪
预防遭遇拐骗
你是对的
冬日
台风天外出小心
遭遇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