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

2022-03-10孙月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经济效益

孙月梅

摘 要: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种植前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加强营造林监管、强化栽植管理、科学除草、合理施肥、完善修剪程序及时防治病虫害等营造林技术实施的各项步骤,分析了营造林后产生的综合效益,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营造林技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3-0084-03

薄壳山核桃果壳较薄、出仁率高且易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种植薄壳山核桃过程中,为提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应采用合适的营造林技术,管理强化种植管理。

1 种植前的准备

1.1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期间,种植人员要想改进经济效益与种植效果,应在结合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其原因在于薄壳山核桃属深根种植类树种,对土壤的整体深度与通透度有着极高要求。具体来看,在进行薄壳山核桃种植地区的选择时,相关人员应集中处理与管控土壤深度与通透性,尽量选择肥沃且深厚的土质,全面改善该类树种的保肥保水性能,为日后薄壳山核桃的管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种植区域的挑选后,相关种植人员需及时检测土壤的内部性能,尽量挑选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

1.2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在完成薄壳山核桃种植地区的选择后,相关人员还需及时判定其具体的栽植距离。一般来讲,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树种的过程中,应与对应的控制要求与经营管理机制相结合,对栽植距离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不仅能适时强化其经营效果,还能更好地控制种植过程中的其他要素,如气候条件、土壤肥沃程度等。

通常来讲,薄壳山核桃的类型共有3种,其实际栽植距离有所区别,比如,在种植果用类薄壳山核桃时,相关人员在处理嫁接苗期间需挑选出适宜品种,由于该类薄壳山核桃存有极强的喜光性,还要与冠幅与根系等要素相融合,要将栽培定植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其各项植株的距离要保持在10m左右,行间距数值为10m×10m或8m×8m,在管控其具体的种植产量时要与其行间距参数相结合,全面提升产量管控效果,为此后管控效果的升级打下适宜基础;而在种植园林类与材用类薄壳山核桃期间,基于该类薄壳山核桃的速生特性,在开展该类树苗的营造林项目时,其具体的定值密度需设置在6m×6m或5m×5m。为保障行距管控水准,需采用双倍行距与单倍行距来去强化管控效果,有效提升薄壳山核桃栽植的整体水平[1]。

1.3 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 在使用适宜的营造林技术前,种植人员应挑选出合适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品种。一般来讲,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期间,为更好地增强种植水准,要利用合适的商业化举措来打造系统管理机制。由于薄壳山核桃的品种较特殊,属雌雄同株,再加上花的单性,若是主动强化品种管理可有效增强其稳产管控水平,提升薄壳山核桃的产量与质量。种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增加对关键种植环节的监督与对实际情况的判断,在配置薄壳山核桃品种时需尽量维持2~3个品种,适时开展坐果授粉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配置薄壳山核桃时,不仅要及时匹配其具体花期,其匹配程度还需与此前预期相符,无论是混雜配置还是分行配置,都要与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借助各项种植程序的高效开展,后续管控效果可得到全面升级。

2 营造林技术

2.1 加强营造林监管 在正式进行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前,广大种植人员应合理开展造林管控工作,具体来看,其应利用适宜的营造林技术来搭建出适宜的营造林监督管控系统。在完备营造林监督管控系统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适时明确该项管控工作的实效性,即其监督管理效果要与预期相符。在整理薄壳山核桃种植林地期间,应将其分成块状整地与全面整地2种形式,前者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少,可在水土流失的环境中开展种植工作,无论是河沟还是地形较破碎的上岗都能完成对应的种植工作;而后者则会对种植环境提出较高要求,即在种植薄壳山核桃的过程中需选择土壤条件较佳、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再借用农耕地中的间作习惯来逐步完善薄壳山核桃植被的营造林效果,因而在选用该类整地方式后,其多在当地庭院开展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因此,在挑选整地形式时,相关种植人员需以薄壳山核桃种植的实际情况为准,并通过对该类整地形式的优化来提升营造林技术的管控水平。

2.2 强化栽植管理 在进行薄壳山核桃的栽植管理时,广大种植人员需将自身特点与营造林技术系统相融合。由于薄壳山核桃根系的生长速度极快,要科学完成相关苗木的定植穴处理,全面加强其种植的基本量。种植人员在实行挖穴处理的过程中要利用旋耕机等设备器械,将其具体的深度与直径科学管控在标准数值范围中,提升对营造林技术的管控水平,为此后土壤结构的改进奠定坚实基础。此外,种植人员在进行薄壳山核桃的定植移栽时,要全面探寻该类植物的具体种植情况,比如,当其处在南方某省份中,需在3月上旬或2月下旬开展定植处理,及时种植嫁接苗并高效完成对该类事物的管控;若小苗的生长时间在1~2年,则要利用适宜措施来增强营造林管控项目的科学性、完整度,适时保障其内部根系的质量与完整性,对系统化保护中的各项内容予以充分落实。在完成苗木定植工作后,种植人员应开展科学的浇水操作,若遭受干旱天气,要每隔一段时间开展2~3次的补水工作[3]。

2.3 科学除草 种植人员在管控薄壳山核桃植被期间,应在中耕期间实行适宜的除草操作。具体来看,基于薄壳山核桃在种植过程中其每株的行间距数值较高,其幼苗种植的中耕阶段要开展除草工作,在处理该项工作时需严格遵照相关杂草具体的生长状态,通常来讲,一般每年中耕除草的次数需保持在2~3次左右,使对应苗木的1~2cm范围中不会产生间作作物与杂草。在栽种薄壳山核桃的3~4年前,种植人员应适时观察该区域各类间作作物的种植种类,特别是蔬菜与大豆,薄壳山核桃在种植5年后会呈现出较佳的生长状态,提升营造林整体的经济价值。

2.4 合理施肥 薄壳山核桃定植后需及时施肥。一般来讲,在薄壳山核桃定植的首年,无须开展施肥处理工作,第2与第3年间则要适当补充氮肥,以促进植株生长;若使用复合肥,合理调制其比例则显得较为重要,比如,每株复合肥都要控制在0.1~0.3kg。值得一提的是,当薄壳山核桃处在生长后期时,种植人员需适时缩减其氮肥的施肥量,将施肥重点放置到幼苗管控中。在相关区域的秋冬季节,种植人员可为薄壳山核桃添加适当的农家肥,与复合肥的施用量相比,每株需增加到2~5kg。在开展相关植株的施肥工作时,若薄壳山核桃的生长产生异常反应,多因肥料中矿物质元素较多有关,要适时增加锌制剂的比率,借用叶面喷施的形式来改善施肥效率,全面提升薄壳山核桃的种植质量。

2.5 完善修剪程序 若薄壳山核桃项目种植期间采用营造林技术,种植人员在相关苗木生长过程中对具体的修剪程序进行及时完善。由于薄壳山核桃苗木带有适宜的主干优势,即使其修剪次数较少也能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设计人员需全面分析该项目生长的具体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薄壳山核桃实行分类管理[4]。比如,在管控果用类薄壳山核桃期间,若想保证其拥有完整的修剪工序,其实际定干高度要维持在1m左右,再加上薄壳山核桃的外形、结构与当前种植要求相符;针对材用类薄壳山核桃的修剪程序来说,要利用对其的修剪过程来改善树木生长的整体水准,种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系统化修剪薄壳山核桃基部的主枝主干结构,从某种程度上改进树干管控水准。此外,在应用营造林技术来开展薄壳山核桃的修剪程序,工作人员需严格观察当前该树木实际生长状态,对其修剪程序与各项步骤进行针对性调整,全面提升该类树木的修剪水平,以保障薄壳山核桃项目的生长数量与质量。

2.6 及时防治病虫害 基于薄壳山核桃的特性,病虫害一般发生较少,常见病害多为絮状根腐病、疮痂病等,前者会对该树木的根系造成较大影响,而后者会给相关树木的生长状态与树叶质量产生较大伤害,降低该类树木的整体生长质量。在进行病害防治时,应定期开展树木生长的监测,严格控制其生长密度,对可能出现病害的枝叶进行及时修剪,提升树木生长的安全性。此外,薄壳山核桃树木中的虫害主要有透翅蛾与部分食叶虫等,在防治该类害虫时需统筹监管植被周围的杂草,科学借用灯光来完成成虫的诱杀工作,通过物理防治法来缩减病虫害防治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3 综合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在应用营造林技术完成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后,该项目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举例来说,薄壳山核桃的种植与使用多呈现在我国的粮油工程内,而粮油工程的安全属当前的战略类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油料与粮食安全的不确定要素正逐渐增多。基于化工行业、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的大力发展,再加上城镇化水准的提升,粮油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达到较高水准,且食用油生产难以与消费需求相平衡。近年来由于食用油进口量的增加速度較快,为缓解该项需求相关部门对薄壳山核桃产业进行了适宜发展,在完成薄壳山核桃的种植与应用后,其可高效制成大量粮油,有效解决当前存有的粮油短缺问题,不仅不与粮食争夺种植区域,还能充分利用多项闲置土地,如农田林网、房前屋后与林地等,也就是说,拓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可有效改善社会效益,保障粮油战略的可靠性。

3.2 经济效益 在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产业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比如,当前某生态有限公司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期间,动用了2000多万元资金,300多万元为固定资产,其种植的薄壳山核桃已有约113.33hm2,依照当前的生产状况,第5年出现挂果现象,而在第10年就会进入到稳产期,年产140t干果,其产出的干果若依照60.00元/kg的市场价计算,每年可创造出840万元的利润。当前该公司主要种植与培育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有黄山2号、黄山1号、威斯顿、波尼与马汉等,通过种植薄壳山核桃,相关区域可取得适宜的经济效益,且该类经济效益带有极强的可持续性[2]。

3.3 生态效益 基于薄壳山核桃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基本特征,其侧根存有适宜的须根,当前的直径范围在4m上下,在应用过程中属存有较佳的水土保持性能。在开拓薄壳山核桃产业的过程中,其不仅能适时增添森林面积,全面改善森林质量,还能增加林地产出,适时增强生态效应。薄壳山核桃内部的生态效益主要展现在森林资源总量的扩展,还有提升森林防灾救火、净化大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等多个方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种植薄壳山核桃期间,种植人员需全面熟悉该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适宜的营造林技术来完成对该类树木的科学管控,并搭建出适宜的种植管控流程,利用种植管理的专业性来增进树木管控水准,促进种植行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建飞.山核桃育苗、栽培与造林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02):45-46.

[2]冯国军.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的综合措施探究[J].花卉,2020(08):7-8.

[3]王朝亮.宁镇山脉地区薄壳山核桃与茶叶间作技术探讨[J].农业装备技术,2019,45(05):34-36.

[4]刘理芹.对核桃育苗与营造林技术的探讨[J].花卉,2019(06):17-18.

(责编:张宏民)

3910500338272

猜你喜欢

营造林技术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油茶的营造林技术与效益探析
关于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马尾松营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基于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效益的研究
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及应用实践解读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