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缘起、路径与实践

2022-03-09洪永健许白恩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五步法实践运用实施路径

洪永健 许白恩

摘 要 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是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一种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情境式导入、思辨式授课、合作式探究、拓展式运用和导图式建构等五个教学环节。研究了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缘起以及实施路径,以“金属的防护”一课为例进行了“五步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预设问题链中的系列问题,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五步法”教学模式 实施路径 实践运用

一、缘起

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应“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见,对此,我们希望通过实践研究,构建适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模式,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有益借鉴。我们尝试将情境式导入、思辨式授课、合作式探究、拓展式运用与导图式建构等“五步”综合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申请并获批了与此相关的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在科研与实践中不断探索、验证“五步法”教学模式。在“五步法”教学模式中我们始终贯穿问题导向,并基于教学内容融合了情境式导入、思辨式授课、拓展式运用和导图式建构来引发学生深度思维。实践证明,合作式探究、拓展式运用和导图式建构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实施路径

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运用,首先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实践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问题。根据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原有的实践经验,我们反复论证,提出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运用文献法查找本课题所涉及的教学模式以及化学教学中情境应用、思辨式思维培养、思维导图应用、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组织课题组进行理论学习,并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预研究的具体课型及相关课例。

运用行动研究法,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同课型的情境导入、思辨问题及知识导图设计的最佳方案,研究不同课型中“五步法”教学环节的合理呈现顺序以及各自的侧重点,在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校进行实践、研究、验证,梳理出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从中总结经验,提炼出切合实际的、具有借鉴价值的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指导区域教学实践。

(二)聚焦问题,解决问题

采用“五步法”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找出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以問题为导向,厘清情境式导入、合作式探究、思辨式授课、拓展式运用与导图式建构等“五步”之间的联系,梳理各步的要点和意义,使之能够聚焦并服务于问题的解决。

1.“情境式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情境创设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更要充分挖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知识的应用,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1]。引入新课时采用情境式导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化学学习情境中的“情境”是既有“情”又有“境”的,是“情”“境”交融的。“情”是情感体验,是对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境”是学习环境、知识文化氛围、社会应用背景和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确切地说,化学学习情境中既蕴涵了具体的知识内容和学习任务,同时又渗透着学生的情感体验[2]。初中化学教学创设的学习情境必需真实而有价值,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

2.“合作式探究”应以系列问题为驱动。学生必须经历独立观察思考、互相交流研讨、小组合作攻坚,同时承担发现问题、实施方案、交流辩论、解决问题等各种任务。“合作式探究”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针对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

3.“思辨式授课”旨在围绕关键问题,引发理性思考,揭示学科本质,解决实际问题。聚焦具有内在联系的系列问题展开思辨式授课,要紧紧抓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条件、利用证据、讲究逻辑,做到条件正确、证据充分、逻辑清楚。同时,要重视问题的辩证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的整体。这种思辨式授课,围绕精心设计的、具有思维价值和思维效度的思辨性问题链,以问题为中心,引发理性的思考、智慧的申辩,让课堂充满思辨的氛围,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思辨式授课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4.“拓展式运用”环节可以把所学知识拓展运用到具体生活生产实际中,体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可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3]。

5.“导图式建构”环节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系统的建构,通过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提炼和排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建构,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课堂运用,实践验证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教学模式中“五步”的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变换。我们把以问题为导向的“五步法”教学模式设计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并通过不同种类学校、多种课型的实践论证,探索出理论课、探究课、讲评课和复习课等课型中“五步法”各教学环节的呈现顺序和侧重点,具体梳理情况见下表1。

上述课型均以情境式导入开始,创设与学习内容关联的助学氛围。理论课和复习课理论性相对较强,我们把思辨式授课放在前面,分析透彻,以反馈或巩固为目的的拓展式运用放在最后;鉴于新课和复习课的不同特点,在理论课和复习课的中间环节所选择的合作式探究和导图式建构的顺序有所不同。探究课和讲评课都需要进行知识脉络的内化梳理,因而把导图式建构放在最后。至于中间教学环节,探究课以探究为主要手段来组织学习活动,在合作式探究的前提下,通过思辨式授课激发理性思考,然后通过拓展式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讲评课在拓展式运用环节通过典型题目的变式来举一反三,在思辨式授课环节则进行深入剖析,在合作式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来实现互助和知识的巩固。

(四)典型案例,总结提炼

行动研究法是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五步法”教学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实践验证主要运用的就是行动研究法。我们将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典型教学案例,并以典型教学案例为重要素材,总结提炼出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五步法”教学模式。

三、实践运用

下面以“金属的防护”一节探究课为例谈谈“五步法”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我们设计了关键、核心的问题链:“铁为什么会生锈”“如何防止铁锈蚀”“如何除去铁锈”,并围绕问题链来开展“五步法”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构建成一节注重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和应用迁移的实验探究课。

(一)情境式导入:唤醒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动力

【视频情境】走近科学——《腐蚀的秘密》

【学生】观看。

【问题引入】铁为什么会生锈?

【学生】思考,猜想。

设计意图:一幅幅铁腐蚀不堪的图片、一组组因腐蚀而造成损失的数据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铁生锈的严重性,唤醒学生探究“铁为什么会生锈”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合作式探究:合作探究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探究活动1】铁锈蚀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①与氧气接触;②与水接触;③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

【实验】提前一周布置三组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汇报】记录的实验现象。

【小结】铁锈蚀的条件。

【探究活动2】什么因素会加速铁的锈蚀?

【实验】神奇的“倒吸”

【分析】酸、氯化钠等物质会加速铁的锈蚀。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产生主要表现为提出一定的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则依赖于问题情境。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强调自主参与,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收集实证材料。我们以“铁为什么会生锈”展开合作式探究,课前一周布置探究任务,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比实验推断铁锈蚀的原因和条件;再通过趣味实验让学生深入探讨神奇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理解铁锈蚀的本质,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学习方法。

(三)思辨式授课:引发理性思考,揭示学科本质

【思考】食品脱氧剂中铁粉的作用。

【教师】实物展示:一包用过的食品脱氧剂。

【学生】观察“锈吃铁”现象。

【问题串】①铁为什么会生锈?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③铁锈的结构如何?

【分析】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实用性;通过联系学生已学同类知识点,对比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分析铁锈的组成和结构,知道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能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内层渗透,持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进而得出“锈吃铁”的真相,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

(四)拓展式运用:拓展实际运用,提升迁移能力

【思考】如何防止铁锈蚀?

【学生】交流讨论。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得出常见的防锈方法和原理,概括出拟人化的防止钢铁锈蚀的三种常见方法:“爱干净”——保持表面洁净干燥、“穿外衣”——覆盖保护层、“加营养”——改变内部结构。

【思考】如何除去铁锈?

【学生】打磨——除去外表疏松多孔的铁锈。

【教师】打磨是一种常用的除锈方法,属于物理方法,我们是否有除锈的化学方法?

【实验】稀盐酸除铁锈

【小结】除锈的常用方法。

【练习】1.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2.图1装置放置1~2周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铁丝没有变化

B.试管中的液面没有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设计意图:通过锈蚀的条件让学生反思防锈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防锈拟人化的概括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思考除锈的方法;最后再通过经典习题来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拓展式运用可以通过学生的反思或典型性的练习来完成。

(五)导图式建构:运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脉络

【展示】“燃烧与灭火”知识导图

【引导】“燃烧与灭火”的主线是物质燃烧的条件→如何防止物质燃烧→如何灭火,而“金属的防护”的主线是铁锈蚀的条件→如何防止铁生锈→如何除锈。对照两节课的内容主线,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相似之处,学生由此梳理出下图2的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先回顾“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导图,再引导学生建构“金属的防护”知识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得“金属的防护”相关知识更直观、更系统,培养了学生化繁为简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运用中,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五个教学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通過问题链来相互关联的。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能引发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开展智慧、灵动的思辨授课,从而激发学生高度参与合作探究,并积极拓展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系统的建构,学会关键、核心内容的提炼和串联,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系统建构。通过情境式导入环节的教学情境创设、思辨式授课环节的教师专业指导、合作式探究环节的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式运用环节的课堂拓展运用以及导图式建构环节的师生共同建构,能够提高解决预设问题链中的系列问题的效率,提高学生高阶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参 考 文 献]

[1]袁孝凤.给教师的建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实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3.

[2]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3.

[3]庄丽萍,洪永健,张连煌.基于学科哲学的“1245”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6):10.

(责任编辑:赵晓梅)

作者简介:洪永健(1975—),男,福建晋江人,福建省晋江市华侨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化学课堂教学;许白恩(1968—),女,福建晋江人,福建省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初中化学‘五步法’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092501908220

猜你喜欢

五步法实践运用实施路径
谈写字教学“五步法”
“五步法”战胜公开发言恐慌症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IFRS15对通信行业收入处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