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中有“人”:教师备课应有的价值追求

2022-03-08刘祥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9期
关键词:备课教学活动

【摘 要】备课之“课”,至少包括教材、教师、学生、课堂活动、社会发展需要五方面的内容;备课之“备”,亦是一项融传承与创新为一体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追寻目中有“人”的备课,就是要从一节课的目标确立、任务落实、活动开展、思维拓展等所有环节剥离“教师教”的思维意识,代之以“学生学”的终身发展理念。目中有“人”的备课,既需要教师将所有的学生视作独一无二的“人”,也需要教师将自身确立为有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备课;教学活动;教育理性;教育情怀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70-0029-05

【作者简介】刘祥,江苏省仪征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仪征,211400)名师研培处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备课为起点。

备课之“课”,绝非静态化的教学内容,更非碎片化的考点、考题,而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学习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动态化、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构成备课之“课”的要素,至少包括五大类十五小项:从教材角度看,体现为教材预设的知识信息、能力信息、课程信息;从教师角度看,體现为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教学活动的有效预设;从学生角度看,体现为既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从课堂活动角度看,体现为课内预设的活动、生成的活动和课外自主研修活动;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角度看,体现为自主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此五类十五项,不但指向当下课堂应该具备的各类学习元素,而且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

备课之“备”,亦非手写一份教学设计,或者制作一个教学PPT,更不是从网络上搜索一份教案,将其稍事修改后便据为己有。“备”是一项融传承与创新为一体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建立在永不停歇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的基础之上。备课之“备”,包含着阅读、思考、提炼、检索、比较、设计、应用等行为与过程,所谓“用一生时间去备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将教师之“备”与教材之“课”整合为一个教学活动时,最终呈现的绝不能只是一份写满了各种题目的静态化教案,而应该是一个存在于教师的大脑中且能随时转换为具体教学活动的“研究所”。教师既需要为该“研究所”中的几十位“研究员”设定一部分整体性“研究项目”,又需要为不同能力的“研究员”分类设计不同能力层级的个性化“研究项目”。教师必须明白,备课的终极目的不是准备一个研究项目的操作流程展示给学生看,而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研究项目,指导他们在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这一点来讲,备课不是备“教什么”,也不是备“怎么教”,而是备“如何学”。真正有价值的备课,必须目中有“人”。

一、备课中的“人”,隐藏在各学科可检测的、相对固化的学习目标上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知识点、任何一篇课文,在其纳入教材体系之后,都必然要承担起对应的课程目标。日常教学中,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从事教学,其最终的课堂指向应该是也只能是必须达成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师要想确保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就必须遵守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课时教学目标必须在课程目标范围内确立,这样才有利于学科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课时教学目标的总和应该与课程目标尽可能等同。也就是说,某一学科某一学段的课程目标,在分解到具体年级、具体学期、具体单元教学内容之后,这些具体单元教学内容所承载的课时教学目标必须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且训练适宜,各得其所。如此,教师备课时就必须准确把握具体课时教学目标在完整的课程目标中所应有的位置关系,也必须准确把握该课时教学所应承担的全部责任。教师既不能无视自己的责任,导致确立的教学重难点偏离课程目标;也不能超越责任范围,将不该承担的任务都揽在自己肩头,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不了真正的重点。

教师更要关注的是,任何学段的课程目标,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发展需要。所以,教师备课时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人”。当然,这里的“人”,强调的是“人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参与的各种活动。要想实现有效备课,教师必须要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精心准备符合课程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的有效活动。

以语文学科为例。针对小学中年级的阅读课备课,教师只有先认真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才能营造出课文理解所需要的情境氛围,才能实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备课中一味追求所谓的“宽度”和“深度”,却又不能做到深入浅出,那么,依照此备课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就不会有效。

同样,初中的阅读课,课程目标已明确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教学要求,备课时,若教师只准备相关知识,不设计问题,不组织学生交流看法、提出疑问,不组织合作探究,依照此备课内容授课,就不能实现有效对话,更不能顺应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备教学内容”的层面上。这样的备课,其目标指向教师的“教”,而非学生这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人”。教学内容准备得充分,则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满堂狂灌而不出现卡壳或失误,但这样的课堂,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低效的。

二、备课中的“人”,体现在学习任务的设定与完成中

课堂教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这不但能适应学生当下的升学需要,而且能满足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需要。要达成该价值,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重点思考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促进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备课,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便需要教师将备课以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教”转至“学生学”。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思考的,始终应该是“路径”,是由知识走向能力的“路径”。而要建构学习活动中的这条路径,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始终以创设问题情境为核心,依托精心预设的“问题链”,逐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最终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的学习境界。

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观摩语文之外的文科类学科的课堂教学。我发现,高中思政课堂和高中历史课堂中普遍存在“堆砌”已知信息、轻视思辨探究的缺憾。这样的缺憾显然源于备课时的认知错误,即教师在备课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各类显性信息的归纳、提炼与整合上,并未思考如何借助这些显性信息培养学生正確的政治观、历史观,更未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显性信息探究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授课时便只能充当信息传递的“二传手”,代替学生完成较低思维含量的信息归纳和提炼的任务。

理想的高中思政课堂或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这个语文教师的心中,它至少应该是充满思辨性的,能够让学生在拥有大量史料或观点的前提下,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分析探究各类宏观性的政策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民生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在这两门课的课堂上,所有写在教科书中的显性信息,教师都不必劳心劳力地去归纳或提炼,而是要用精心设计的情境、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在教材中自主筛选整合。

如果依照我的想法去备这两门学科的课,教师写在教案上的文字会大幅度减少,但用在创设情境、设计任务、预置问题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会大幅度增多,对教师的学养要求也大幅度提高。这样,教师备课时需要先将所有的显性知识“装”入自己的大脑,然后分析这些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探究能够将核心价值和分散信息串联在一起的情境、任务与问题,再结合特定的学情,围绕情境、任务与问题预设具体的教学流程和活动细节。这样的备课,或许需要教师调用相关学科的全部知识,甚至涉及相邻学科的众多知识。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备课,同样会涉及“备知识”“备任务”或“备活动”的问题。几乎所有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一定只是“备知识”。比较各类教学竞赛中的优质课和日常教学中的家常课,我们会发现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的备课重点一定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一定创设了适合学情的、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任务与活动,后者的备课重点则大多时候只落在解题的思维和方法上,只关注知识的构成,只以将一道题目、一个实验项目、一个定理的内在逻辑清晰地告知学生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一些任务和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提炼、归纳。一句话,竞赛课和家常课的区别,其实就在于“学生学”和“教师教”。

“学生学”和“教师教”是备课时存在于教师大脑中的起点相同但方向迥异的两条路径。两条路的起点都是教材,终点却分别指向“学会学习”和“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准备一次以“学生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会学习”为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大脑中思考的便不是某个知识很重要、某个知识在考试中占多少分数、某个知识必须圈画出来要求学生背诵,而是基于现实学情哪些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哪些知识自主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预设一个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哪些学习内容必须借助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搭建起合理的思维阶梯,引导学生逐渐达到自己希望达到的认知高度。准备一次以“教师教”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为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只需要吃透教材内容、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详略得当地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指向“教师教”的备课,工作量要少得多。

三、备课中的“人”,扎根于教师的教学理性与教学情怀之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尽管各具体学科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阐释各具特色,但无论如何表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会改变。文化课学习中应该确立的“德”,既需秉承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各种美德,亦需融入当代社会的新道德、新伦理,还应重点挖掘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术道德规范,建构最基本的公民素养。

当下的学科教学中,课堂“缺德”的现象并不少见:理科类的学科教学,“见知识”而不见“德”的课堂活动极为常见;文科类的学科教学,“德”的建构也多停留在直接告知的说教层面,很少融合到具体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之中。这样的学科教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德不配位”——缺乏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关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有“教”而少“育”。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让学校教育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心中多一些“人”,不仅要想到今日课堂上的这几十个人,而且要想到他们将要融入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想到他们将要建立关联的其他人。这样的想,看似虚无缥缈,实际上并不玄虚复杂,不过是为人师者应该具备的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教师准备每一节课,都应该想到这是在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的美好人生奠基,不能只想着把一个自以为很重要的知识信息,简单机械地告知学生。

那么如何在备课中建构并落实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呢?我认为至少有四种方法。

1.向专业著作学习,真正理解教学的本质

备课之“课”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任何一节课的准备都不能拘泥于该课时的教学内容,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融通、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交流碰撞。这便需要教师拥有相对开阔的教育视野,能够站在当下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高度,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教科书中的知识。教师要善于在备课中引入专业阅读,要能够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追根溯源,阅读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从这些最新的专业知识中捕捉科技发展的动向,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只有确立这样的备课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和时代发展同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向优秀者学习,在模仿借鉴中落实

网络和专业期刊拉近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者之间的距离,使每一位乐意学习的教师在准备每一节课时,都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若干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这时,如果能够在备课时跟踪研究某一位优秀教师的众多教学案例,能够从其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安排、学习思维的激活与养成等视角开展专项研究,则该优秀教师的教育理性、教育情怀便可被吸收并转化为研究者自身的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

3.向教学内容学习,在教材内涵挖掘上下功夫

无论面对的是哪一学科的知识,都离不开相关的人。物理学科的背后有无数的物理学家,化学学科的背后有无数的化学家,语文学科的背后更是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所有的顶级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具体的知识或许无关乎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但这些人却都是有理性有情怀的人。教师在备课时应始终注意挖掘知识背后的人的情感与思想,并用这样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内容与考试无关,不值得在课堂上提及,要知道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就因为教师在某一节课中的某一次拓展,便由此而埋下了创造的种子。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大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因为读书时他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谈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立志钻研它。

4.向社会生活学习,从反向案例中发现应有的道德品质

生活于无限繁杂的尘俗世界,几乎每一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冲击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理性。当我们想要将学生培养成顶天立地的“人”时,不妨在备课时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反向案例,用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方面的案例,在文科类的学科中几乎信手拈来,随时可以组织一次深度探讨。在理科类的学科中,只要有心也不难发现。如网络中隔三岔五便会出现的一些反科学的言论,只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教师便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学习情境储备下来,需要用时便置入课堂。另外,针对当下经常发生的一些学术不端的新闻,教师也可以适时将其嵌入教学内容中,以帮助学生建立应有的科研伦理道德规范。

当然还会有其他的方式方法,可用以建立备课和授课中的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其实,只要教师自身是一位拥有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的人,则其备课、授课便不会让理性和情怀缺位。反之,若自己从未琢磨过如何建立教育理性和教育情怀,他便不会在备课与授课时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说到底,只有教师做到目中有“人”,其备课和授课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独立的“人”的形象存在于课堂之上。

【参考文献】

[1]刘祥.还原语文教学的“育人”属性[J].人民教育,2014(23):43-46.

[2]刘祥.有滋有味教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备课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孩子刚入学,父母咋“备课”?
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教学的教育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