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控制实训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探究
——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实训课程为例

2022-03-08

现代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实训技能

吴 波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223400,江苏淮安)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项目课程(包括任务中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要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精神,必须做好项目的选择与设计。笔者曾参与编写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发行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实训系列丛书,现以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电工实训项目为例,探讨电气控制实训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思路。

1 生本为先,贯彻项目理念

1.1 实施项目,务必领会项目内涵

项目教学指的就是把某个专业课程按类别分几个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成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教学是一项贴近生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因此,项目教学非常适用于中职专业技能教学。目前,项目教学已经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普遍推广。

1.2 培养技能,务必融合项目教学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技能意味着在社会有生存之术,具备发展之基、创业之本。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有效实施项目教学,必须合理做好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的选择与设计。电气控制实训项目的选择与设计,必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之职业教育特色,紧贴职业岗位要求,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

电气控制实训项目的内容组织以实用的电气控制项目为基础,以模块为重点,以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工作任务为引领,全面引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精神,与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考核紧密配套;力求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学习者的能力水平;理实一体,追求“教本”与“学本”相统一;注重中职学生自身潜力的开掘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将培养维修电气控制专业人才的任务落在实处。

2 实用优先,确立项目选择思路

2.1 以市场为原则,实用、够用为度

在确立项目时,要坚持实用优先的原则。要在对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实用、够用为起点,统筹安排,合理兼顾。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中职学校设备的配置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调整电气控制课程内容,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反复研究与探索,确立五个项目,作为中职学校维修电气控制教学的实训内容。五个项目及其课时安排如下。

项目一:照明电路安装,安排10 课时;项目二:万用表的装配与使用,安排10 课时;项目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修和三相异步电动机修理,安排20 课时;项目四: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安排36 课时;项目五:CY6140 型车床电气故障维修,安排14 课时。

2.2 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确定项目

中职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项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目前,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除去文化基础与德育课程等必修内容,留给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的时间不是太多,要把以上每一单元内容涵盖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并且要严格按照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来评价学习情况,达到上述要求的难度很大。在实际教学考核中,应删繁就简,少讲理论,少做验证性实验,以基础性理论来指导教学,以基本性技能来拓展实践能力,以培养职业素养来拓展再教育的空间,以尽快入门上岗为宗旨,内容力求浅显实用。

2.3 创新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兴趣

中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选择与项目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体系。电气控制训练项目的确定与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多媒体仿真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 以能力为本位,设计项目内容

3.1 确立项目模块

专业项目-能力-模块结构关系为:项目(群)-综合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能力、通用能力、内在能力)-项目结构分析(专业技术模块、专业内容、隐性能力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专业项目-能力-模块结构关系图

上述岗位能力、通用能力与内在能力共同作用于一个个体,使之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能力的层次角度看,从内在能力到岗位能力是由低到高排列。一个人的内在能力是最低层次的能力,是任何专业活动的基础;通用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是一个人在相对稳定的专业岗位群内工作的基本能力;岗位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够胜任某一专业性较强工作的能力。对综合职业能力不同能力层次的划分,为中等职业学校建构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项目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

3.2 精心编排内容

电气控制实训项目的内容设计,遵循电工行业内技术通用、与行业内新技术同步的原则,结合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工鉴定内容,对电工基础、电机与变压器基础、电气识图基本知识、电气传动基本环节、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与测量等课程中含有的电气控制训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工作任务。

项目的形式采用通用的项目课程编排方式,即项目-模块-任务-内容。在具体的某一模块或任务的内容编制上,强调能力本位,可快捷地切入到当前工程实践的应用现状。每一任务包括任务实施、实操过程、任务评价等内容。项目内容根据核心技能培养的需要,按工种安排,融合综合职业能力教学,贴近学习者。由于评价需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增加了附录,附录包括中级维修电工模拟试题、中级维修电气控制考核试题、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等。

3.3 融合隐性能力培养

在项目计划中没有具体安排隐性能力的培养,但是隐性能力对学生内在能力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开发与利用好隐性课程,将企业的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在学校的实训工厂引入企业车间文化、举行类似于企业的技能节等,如举行照明线路安装、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等技能比赛,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与提高内在能力。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实训技能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基于电气控制的汽车感应雨刷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分析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