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家庭资产、劳动力分配与农地流转

2022-03-08邝豪威

现代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地金融资产显著性

邝豪威

(郑州大学 商学院,450001,河南郑州)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中多次强调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基础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户家庭作为农地流转行为的决策主体,决定着家庭权益和农地流转行为的实现程度,且农地流转能够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实现规模经营[1]。

徐旭等(2002)在探究21 世纪初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快速流转的动因中指出,不同流转主体的行为选择是基于市场规模、生产技术、知识教育、要素价格、政策偏好五个方面因素所造成的预期收益或预期成本的变化。[2]叶剑平等(2006)基于17 个省份的农村耕地调查研究,指出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初级阶段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且发展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产权和制度。[3]黄延廷(2012)认为农户兼业不利于农地流转[4],廖洪乐(2012)认为兼业化程度越高农地流出比重越大[5],张忠明、钱文荣(2014)认为不同兼业程度的农户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差异[6]。伴随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农村劳动力资源快速转移至非农产业。相关文献对农民外出务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非农就业显著促进农地流出。[6]

本研究基于CFPS2018 数据库中家庭层面的大样本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户家庭资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以及家庭劳动力要素分配在上述影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约束条件下,农户具有不同的行为动机[8]。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户家庭劳动力成员外出务工所获收入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且效用最大化是农户家庭行为决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基于西方经济学要素供给理论及两个基本假定,设计家庭效用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农户家庭劳动力要素分配效用模型

其表达式:

上述(1)式中:U 表示家庭效用,Y 表示务工收入水平,S 表示土地经营面积。图1 中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于A*(S*,Y*)点。对于农户家庭而言,当家庭务工收入水平大于Y*时,家庭劳动力资源应向土地经营转移,土地经营面积扩大,即流入土地;当家庭务工收入水平小于Y*时,家庭劳动力资源应向务工市场转移,土地经营面积缩减,即流出土地。

鉴于以上分析,提出下列假设:

假设1: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增加,能够通过提高务工劳动力分配占比,进一步促进农地流出。

假设2:农户家庭丰富的农业机械资产能够弥补务农劳动力缺口,从而抑制农地流出,促进农地流入。

2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使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库(CFPS2018)中家庭层面的样本数据,剔除无效值和缺失值,最终获得CFPS2018 数据库中30 个省(市、自治区)共4 533 份农户家庭的相关有效数据。

2.2 模型设定

基于前文理论分析与本文研究目的,同时参考相关文献,本研究的计量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Lv表示农户家庭v 的农地流转行为;变量Xkv表示不同的资产部分,包括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及农业机械资产;变量Ziv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P 为省域虚拟变量;εv为随机误差项。由于本研究使用0、1 二元变量表示农地流转行为,因此本研究选择二元probit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3 变量设置与说明

根据本文理论分析部分,以及参考已有文献,本文的变量设置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统计

3 模型测算与结果分析

本文将家庭资产分为三组(第1 组:金融资产组;第2 组:住房资产组;第3 组:农业机械资产组)进行回归分析,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结果表明:金融资产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农地流出,对农地流入的影响不显著;住房资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促进农地流出,对农地流入的影响不显著;农业机械资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抑制农地流出,促进农地流入,但对流出、流入的影响效果不同。横向对比下,农户家庭金融资产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效果最弱,且单向促进农地流出的显著性水平最低,可能是因为农户家庭所具备的金融知识有限,多数家庭除去现金存款以外,不会选择购买风险性金融资产,不同家庭金融资产的差异性较小,数据分布较为集中,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效果不突出。

表2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解析农户家庭资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及家庭劳动力分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出假设,并借助CFPS2018 的有效数据及几组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户家庭金融资产和住房资产增加能够提高劳动力务工占比,从而促进农地流出,但二者对农地流入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丰富的农业机械资产能够弥补务农劳动力缺口,进而抑制农地流出,促进农地流入。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积极引导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制度,深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加速推进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形成。优化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信贷体系,普及农户家庭群体的金融知识。第二,关注农村地产市场,建立有序市场制度。农户家庭住房资产是影响家庭决策的重要因素,防止住房价格的大幅波动,维持住房资产对农地流转市场的积极影响。第三,深化城乡融合,打造良好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市场环境,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兼业化程度,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城镇化及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农地金融资产显著性
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的理论阐释与制度重构
家庭非农收入、养老保障与农地流转参与
——基于农地福利保障调节效应的分析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金融资产的分类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