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检人群的饮食行为与BMI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08辜思存刘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总分量表

辜思存 刘琴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门诊部健康体检,厦门 36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一病区,厦门 361000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饮食行为并未呈现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的局面。饮食行为不仅包含了饮食种类,还涵盖了健康饮食观念、情绪进食、规律进食、进食速度、饮食习惯等内容。不良饮食行为可直接造成神经性厌食症、贪食症、异食癖等更严重的饮食疾病[1-2];还可引起糖分、脂肪、能量及水电介质代谢紊乱,诱发营养不良、肥胖、结石、胃肠障碍等疾病[3]。研究发现,肥胖与进食频率多、零食摄入、高热量饮食有关[4];糖尿病与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情绪化饮食有关[5];高血压与吃饭速度快、饮食口味重、进餐次数多等不良饮食行为有关[6]。相关研究发现,调整饮食策略,纠正错误饮食行为,有助于肥胖人群的减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7-8]。饮食行为调查可了解饮食行为,并提供相关纠正建议,但现阶段关于成人体检者的饮食行为调查甚少。本研究调查了体检人群的饮食行为,分析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的饮食行为特点,旨在为纠正其不当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调查方法为横断面调查,调查对象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体检成人,调查时间为2021年3月至5月,调查地点为体检科。(1)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且≤79岁;知情知悉并同意调查内容;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调查研究者;拒绝调查者。

2、调查工具及方法

2.1、饮食行为 采用魏晟等[9]编制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Eating Behavior Evaluation Scale,EBES)调查过往3个月的饮食行为。该量表包含零食(8个条目)、健康饮食观念(7个条目)、便利(5个条目)、口味倾向(5个条目)、进食规律(4个条目)、情绪影响(3个条目)、吃饭速度(2个条目)、饮食习惯(4个条目)8个维度,共38个条目(其中14个为正向条目,24个为反向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估,1~5分分别代表很不赞同、不赞同、中性、赞同、非常赞同,得分范围为38~190分,得分越高代表饮食行为越理想。该量表经测定Cronbach’sα为0.69。调查方法:现场向体检者发放问卷,由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期间若对条目存有理解疑问,由调查者给予解答,填写完毕后调查者检查问卷填写完整后回收,问卷填写时间为8~10 min。

2.2、体质量指数(BMI)测量 采用标准身高体质量测量仪,测量体检人群的身高与体质量,BMI=体质量(kg)/[身高(m)]2。并参考《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分为低体质量(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18.5 kg/m2≤BMI<24.0 kg/m2)、肥 胖 前 期(24.0 kg/m2≤BMI<28.0 kg/m2)、肥胖(BMI≥28.0 kg/m2)[10]。

3、诊断标准

糖尿病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1]中相关标准:伴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标准之一的即可确诊:(1)随机血糖≥11.1 mmol/L;(2)空腹血糖≥7.0 mmol/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2 h血糖≥11.1 mmol/L;(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符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12]中的诊断标准:收缩 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 张 压(DBP)≥90 mmHg和/或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者。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EBES得分与BMI的相关性;Spearman分析EBES得分与糖尿病、高血压的相关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调查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362份,回收问卷351份,有效问卷335份。纳入分析335例体检者中男187例、女148例;年龄18~29岁36例(10.75%),30~39岁94例(25.06%),40~49岁85例(25.37%),50~59岁66例(19.70%),60~69岁37例(11.04%),70~79岁17例(5.07%);低体质量38例(11.34%),正常体质量221例(65.97%),肥胖前期55例(16.42%),肥胖21例(62.69%);糖尿病37例(11.05%);高血压44例(13.13%)。

2、不同BMI组别的EBES各维度得分比较

正常体质量组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肥胖前期及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体质量指数的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不同体质量指数的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注:与正常体质量组比较,a P<0.01,b P<0.05

组别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肥胖前期肥胖F值P值例数38 221 55 21零食21.35±4.93a 24.20±5.15 15.25±4.30a 13.30±2.89a 18.426<0.001健康饮食观念20.55±5.20 22.40±5.45 17.30±4.12a 16.10±3.89a 16.258<0.001便利15.89±3.31b 17.30±4.08 15.10±4.22a 13.79±3.98a 15.180<0.001口味倾向16.48±3.69 17.52±4.22 12.84±3.12a 11.65±2.78a 12.281<0.001进食规律13.40±3.08 14.60±3.75 11.95±2.87a 10.32±2.6a 10.192<0.001情绪影响9.85±2.18 10.50±2.78 6.32±1.72a 4.18±1.17a 19.179<0.001吃饭速度6.14±1.32 6.42±1.48 5.20±1.18a 4.08±1.07a 14.655<0.001饮食习惯12.08±2.62b 13.40±2.94 10.48±2.47a 8.94±1.95a 12.784<0.001总分115.74±27.65b 126.34±29.55 94.44±24.18a 82.36±17.50a 22.641<0.001

3、糖尿病与非糖尿组的EBES各维度得分比较

糖尿病组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便利、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2。

表2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表2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糖尿病非糖尿病t值P值例数37 298零食20.76±4.21 21.84±4.48 1.392 0.165健康饮食观念15.86±3.67 21.59±4.35 6.204<0.001便利15.02±3.43 16.42±3.88 2.155 0.032口味倾向15.89±3.73 16.31±3.96 0.612 0.541进食规律13.07±2.65 13.84±2.49 1.762 0.079情绪影响8.56±1.89 9.44±1.94 2.609 0.010吃饭速度5.08±1.37 6.16±1.51 4.143<0.001饮食习惯10.69±2.12 12.57±2.30 4.728<0.001总分104.93±26.42 118.31±28.73 2.694 0.007

4、高血压与非高血组的EBES各维度得分比较

高血压组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3。

表3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表3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体检人群的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高血压非高血压F值P值例数44 291零食20.64±4.42 21.89±4.51 1.718 0.087健康饮食观念16.45±3.58 21.64±4.49 7.753<0.001便利15.54±3.28 16.37±3.97 1.304 0.193口味倾向15.78±3.84 16.34±3.93 0.884 0.378进食规律12.70±2.49 13.91±2.58 2.913 0.004情绪影响8.74±1.91 9.45±1.95 2.098 0.037吃饭速度5.49±1.49 6.12±1.68 2.351 0.019饮食习惯9.87±2.07 12.89±2.35 7.557<0.001总分105.21±26.84 118.60±28.53 2.923 0.004

5、BMI、糖尿病、高血压与EBES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BMI与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均P<0.05);糖尿病与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便利、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均P<0.05);高血压与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详见表4。

表4 335例体检者体质量指数、糖尿病、高血压与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各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讨 论

饮食行为通过影响食物的摄入量、摄入种类、摄入方式等造成肥胖、营养疾病及慢性疾病,因而了解居民的饮食行为可为预防及控制相关疾病提供指导。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较多,饮食行为表现十分复杂,且在不同种族、文化差异、宗教信仰背景下多样性明显,造成客观评价困难。《中国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是由魏晟等[9]编制,初步设计内容80项,经两轮专家筛选后形成了38项内容,8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有效结合了国人饮食的特点,可有效反应成人的饮食行为。

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不良的饮食习惯均可导致肥胖[13]。O′Reilly研究发现,喜好零食、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及饮食次数增加是诱发肥胖的主要原因[14]。本研究发现正常体质量组的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肥胖前期及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均P<0.05)。这说明肥胖人群存在喜好零食、健康饮食观念差、贪图饮食的便利性、饮食口味重、进食不规律、饮食易受到情绪影响、吃饭速度快、饮食习惯不良的不良饮食行为。喜好零食、喜好油腻、煎炸、烧烤食物,偏好肉类食物,可造成能量摄入过高,增加肥胖风险;进食不规律,选择少餐多吃或加餐的饮食习惯,可增加脂肪沉积,引发肥胖风险;进食受到情绪影响,容易在不良情绪下暴饮暴食,导致肥胖。研究发现进食受到下丘脑控制,而下丘脑对进食后饱腹感的反馈存在延时效应[15]。进食速度过快可导致未充分咀嚼的食物与胃壁的间隙增大、充盈感下降,快速进食后可造成下丘脑控制的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进食量增大,引起肥胖;而进食中认真咀嚼,可减少食物与胃壁间隙,胃充盈感明显,有助于克制进食量。

研究发现不良饮食行为可导致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与糖关联的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16]。Peducci等[17]对糖尿病人群采用进食障碍检查量表(EDE)调查了饮食行为与糖尿病的关联,发现暴饮暴食及过快的进食速度是糖尿病人群的典型不良饮食行为特征。一项采用饮食行为量表(DEBQ)评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饮食行为,糖尿病人群的DEBQ量表的克制、外在和情绪化饮食行为维度得分更低,糖尿病人群更易出现不加节制的饮食[18]。Park等[19]招募了183例美国西部都市的T2DM患者开展了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DEBQ调查了饮食行为,结果发现DEBQ的节制饮食行为维度、外部饮食行为维度及情绪化饮食行为维度得分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189、0.177,不良饮食行为可能是引起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发现糖尿病组的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便利、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人群,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与EBES的上述维度及总分均存在负相关性。这提示糖尿病患者不良饮食行为表现为健康饮食观念差、贪图饮食的便利性、饮食易受到情绪影响、吃饭速度快、饮食习惯不良,且上述不良饮食行为与糖尿病有负相关性。

有关报道发现,饮食行为不良可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20]。Leech等[21]对4 482名年龄≥19岁的成人横断面调查后,校正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吸烟状况、节食因子、能量摄入、BMI分层等因子后,高血压与进食规律有关,对男女分层研究后发现,男性进食规律(OR=0.87,95%CI0.80~0.97)、女性进食规律(OR=0.91,95%CI0.83~0.98)是高血压检出率的保护性因子。Karatzi等[22]开展了进食次数与高血压关联的前瞻性研究,其评估了健康人群入组时的基线进食次数、基线血压水平,在为期5年的随访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进食次数过多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94、0.477;且进食频率高的1/4人群与进食频率低的1/4人群比较,新发高血压风险为5.5倍(1.249~24.800)。本研究显示高血压与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性,说明高血压患者不良饮食行为表现为健康饮食观念差、进食不规律、进食受情绪影响、吃饭速度过快、饮食习惯不良,且上述饮食行为与高血压存在负相关性。

本研究的缺陷在于:(1)本文为横断面研究,研究中涉及的饮食行为与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无时间差,无法明确不良饮食行为与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的时间因果关系。(2)本研究中的饮食行为调查是追溯性回忆,可能受到被调查者记忆、当下的身心状况、情绪影响出现偏倚。

综上,糖尿病表现为健康饮食观念差、贪图饮食的便利性、进食受情绪影响、吃饭速度快、饮食习惯不良;高血压表现为健康饮食观念差、进食不规律、进食受情绪影响、吃饭速度过快、饮食习惯不良;肥胖人群在结合了糖尿病与高血压的不良饮食行为基础上,还存在喜好零食、口味重的不良饮食行为;BMI、糖尿病、高血压与EBES的相关维度及总分均有负相关性。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总分量表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易致乳癌吗?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男女饮食习惯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