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地理学发展研究概览

2022-03-08张政

体育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我国研究现状

张政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1-191-02

摘  要  体育地理学在我国发展已有近40年时间里,40年间涌现出无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逐渐深入,研究方法及手段不断丰富,近几年研究成果急剧上升。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与其他成熟的学科相比还需不断完善,为此应打破研究束缚,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将“纸上谈兵”付诸实践。

关键词  我国  体育地理学  研究现状

正如我们所知,体育科學分析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生活,其次是由健康、娱乐、教育、战争等愿望或者欲望产生的对人体生存有积极渴望的行动;最后是人体运动对体魄、智力、情感和社会的作用。那么,在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皆是地理学中的一般分类,自然地理学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人文地理学则侧重于研究研究人类所创造的人文现象的区域。地理学最初是研究自然界对于社会的影响,社会与自然界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体育学亦是以人为主的研究。那么作为体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体育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是立足于地理学视角对体育领域进行观察分析的新型思维模式。近年来,体育地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不断地通过地理学的角度去解决体育学领域的空间难题,已经逐渐成为了体育科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一、体育地理学起源与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面对体育领域中所涉及的地域要素进行描述时,逐渐发现了这个新的思想领域,如约翰·布勒的著作《体育地理的一种注解》,其主要研究竞技运动的地理学区域差异问题,对体育地理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早期的体育地理科学工作主要是探索体育特征的区域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期间不断涌现出了如《Sport in American》《Sport Geography》《Sport and Place》等著作,这些著作的出版为体育地理学的产生以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自此,体育地理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二、我国体育地理学的发展

我国体育地理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还处于萌芽“雏形”状态。王家刚等人是我国较早进行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其在1983年发表的《必须加强对我国“体育地理”的研究》中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对体育运动与地理因素之间关系以及具体规律的认识程度,并根据地理位置创造符合本地区的运动训练的方法和体制。直至1989年,我国学者但斌从体育地理学的逻辑起点及研究对象、体育地理学的性质、体育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体育地理学的任务及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标志着我国体育地理学发展的开端[1]。

对中国体育地理学发展的近40年时间,刘铮(2017)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1981—1999年)、稳定阶段(2000—2004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15年)[5],本文将快速发展阶段设为2005年至今。

(一)起步阶段

在我国体育地理学发展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19年间共发表文章21篇,年均发表1.1篇。其中会议文章1篇,期刊文章20篇。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为竞技体育训练,结合地理位置地形天气特点对运动训练、运动选材进行指导研究如《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浅谈地理环境因素与竞技运动的关系》等,以及对体育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如《必须加强对我国“体育地理”的研究》《体育地理学探析等》。研究内容还涉及了关于体育文化传播的地理学概述,如《从弓与弩看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之关系》《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等,但大多数为通过因自然地形对运动训练、运动项目特点以及运动选材方向的影响的区域性特征差异。

在该阶段,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学,较少涉猎地理学,虽为“体育地理学”之研究,但未使用地理学相关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在《地理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中,于学岭(1992)等人采用了逻辑分析方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分析论述了地理环境对传统体育的影响,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地理地形特征解释论述体育学相关论点,这是当时较为主流的体育地理学研究方法。

(二)稳定阶段

在体育地理学发展稳定阶段的五年中,体育地理学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成果数量较起步阶段相比,有着显著提高。在此期间,共发表文章29篇,年均发表5.8篇,其中会议论文2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2篇,期刊文章22篇。稳定阶段期间,主要研究内容开始涉及了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以及建设位置问题,以及有关地形训练场地的建立问题。雷厉(2000)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就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对北京市高校的体育场馆进行了现状分析;刘启斌(2004)就建立高原训练基地问题从地理地形因素出发阐述了建立基地的设想。继起步阶段学者于雪玲(1992)就传统民族体育与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之后,在稳定阶段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如《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论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文化与地理因素关系这个研究方向上逐渐引起学界重视,如《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

在稳定阶段,体育地理学发展更加的深入,逐渐出现地理学方向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首次出现,标志着我国体育地理学逐渐摆脱了体育学研究方法的束缚,体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逐渐丰富起来。

(三)发展阶段

在发展阶段,体育地理学已经被学界熟知,研究方法及手段愈加成熟。在中国知网以及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资料收集,检索“体育地理”,共有4782篇文章。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发展阶段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方法更加的注重体育地理学研究的深度。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其成为体育地理学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中,马冬雪等人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了我国529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其形式与功能提出了建议。再如,陈昆仑(2018)等人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国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空间集聚特征,对各地区举办马拉松赛事提供了理论指导。

此阶段的研究方法趋于丰富,但多为其他学科领域引进体育学领域进行交叉分析学习。体育学领域学者面对交叉学科时研究方法较为单薄,应进一步提高相关素质。

三、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分析

在我国关于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中,田志美(1991)指出内容应包括体育文化的形成等方面。史兵(2006)将研究内容内容分为体育景观研究、体育地理信息系统、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从GIS(Geogarphy Intern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体育与地形以及体育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最近的体育地理学研究。

(一)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在体育学中首次出现,是在张凯(2003)等人《GIS在体育场馆制票、售票系统中的应用》中,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电子地图技术来反应体育场馆中座位的分布、等级等信息。此次GIS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体育地理学研究方法取得了突破,开创了体育地理学的新纪元。在GIS应用在体育学中的二十年间,研究方向主要为体育设施的选址布局,如《基于AHP和GIS的长春市大型体育场馆选址研究》;体育设施的相关研究,如《基于GIS的城市体育场馆服务系统》;体质检测的相关研究,如《基于GIS我国国民体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体育产业的相关研究,如《基于GIS分析的武陵山片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体育组织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如《基于地理学视域下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纵观以上,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体育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对我国体育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体育与地理环境

我国体育地理学早期的研究方向大部分就是结合地理地形分析我国的运动训练方式、运动选材模式、运动项目布局等内容。周大升(1987)在《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和建设》中,对竞技体育项目设置及建设考虑到了地理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根据地形因素以及天气因素判定浙江省大力发展夏季项目以及空中项目。百家(1992)在《试论人类体育与地理环境》中提出人类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且其规定着人类体育发展的方向,人类体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等观点。近些年,高原训练研究方向逐渐深入细致,如在《高原体能训练对我国高水平优秀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与形态的影响研究》中,卓金源等人通过对高水平篮球运动员进行高原体能训练,得出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至少应持续21天等,该文章为我国篮球运动员高原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体育空间文化研究

我国体育地理学起步阶段有关体育文化的文章有四篇,其中在最早的研究中,学者向德荣先生在发表的《从弓与弩看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之关系》里通过描绘弓箭与弩来述说出体育文化与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最近体育地理学的关于体育文化的研究中,主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我国特色体育文化进行了研究,杨乙元等人在《地理环境因素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影响分析》中从二者的交互关系分析、地理因素对文化形成的作用分析、对其变迁的影响以及民族体育项目的地理学分析四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议论分析。

四、思考及建议

我国体育地理学迄今为止已发展近40年,取得的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与较为成熟的学科相比,在一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及完善。具体为:(1)不断完善体育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现阶段多数研究被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的GIS所束缚,还需打破禁锢,不断发散思维,深入研究,丰富研究方法;(2)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更要注重学科间的交流与讨论,可组织学科间学习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使得体育地理学不断前进发展。

体育地理学所做出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具体实用性还需不断完善,力求早日将重心从理论成果转移到实用性成果上来。

参考文献:

[1]但斌.体育地理学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9(02):18-22.

[2]BALE J.Landscapes of Modern Sport[M].London:Leicester UniversityPress,1994.

[3]BALE J. Human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Sport,in Coakley,Jay Handbookof Sport Studies[M].London:SAGE,2003.

[4]成家剛,陈效范,张时,等.必须加强对我国“体育地理”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1983(02):45.

猜你喜欢

我国研究现状
智能网络电视机顶盒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影响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计量经济模型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定量研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