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不同入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2-03-06官奕云尹小锋钟南吴清华林斌珍曹立颖陈江鑫

医疗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侧单侧椎体

官奕云,尹小锋,钟南,吴清华,林斌珍,曹立颖,陈江鑫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致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翻身障碍等症状,若诊治不及时可引起椎体后凸畸形、高度丢失,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命质量[1-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性高、疼痛程度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有效手段[3]。该术式包括单侧与双侧两种入路途径,但选择何种入路治疗效果最佳,目前临床尚无统一定论。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不同入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医院就诊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单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60~75岁,平均(68.54±2.13)岁;胸椎骨折30例,腰椎骨折15例。双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61~77岁,平均(68.62±2.10)岁;胸椎骨折28例,腰椎骨折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4]中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CT 等检查方式确诊;受伤到治疗时间<72 h;经保守治疗无效。排除标准:合并凝血障碍的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病理性骨折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先天性脊柱畸形严重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

1.2 方法

两组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正位X 线透视下明确骨折椎体椎弓根的体表投影,并做好标记,用1%利多卡因(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053,规格 5 ml:0.1 g)行局部麻醉。

单侧组行单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正位X 线透视下,于伤椎一侧的椎弓根体表投影外侧1.5 cm 位置做一长约0.5 cm 的切口,与人体矢状面呈15°~20°角置入型号适宜的穿刺针(扬州市江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确保针尖位于椎弓根外侧,针尖指向椎体前1/3中心;沿椎弓根缓慢进针,在侧位透视下观察针尖到达椎体后缘时,改为正位透视确保针尖勿超过椎弓根内侧缘,继续进针1 cm 左右,然后拔出穿刺针内芯,插入精细钻,钻进椎体,确保正位透视针尖位于棘突处,侧位透视针尖达椎体前1/3处;用骨水泥填充器(中山市世医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15 ml)将黏稠糊状骨水泥推入椎体,待椎体后壁充盈时停止推注,缝合切口。

双侧组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分别在伤椎两侧椎弓根外侧做0.5 cm 切口,穿刺方式、骨水泥注入等操作同单侧组。

两组术后均常规使用3 d 抗生素预防感染,按照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实施腰背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2)疼痛程度:术前1 d 和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进行评估,分值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3)腰椎功能:术前1 d 和术后6个月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6]进行评估,包括行走、站立、坐立、提举重物、腰痛程度、睡眠状况、个人生活料理等10项内容,每项分值均为0~5分,ODI 评分=实际总评分/45×100.00%,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高。(4)生命质量:术前1 d 和术后6个月采用欧洲骨质疏松基金会生命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the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Osteoporosis,QUALEFFO)[7]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社交活动能力、疼痛症状、心理精神功能、身体功能等4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与生命质量成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单侧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s)

手术时间(min)双侧组 4521.80±4.395.21±0.2641.23±4.15单侧组 4513.54±4.213.11±0.2125.31±3.09 t 9.11042.15020.641 P 0.000 0.000 0.000组别例数 术中透视次数(次)骨水泥注入量(ml)

2.2 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

术前1 d,两组VAS 评分、ODI 评分和QUALEFFO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个月,两组VAS 评分、ODI 评分和QUALEFFO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单侧组VAS 评分、QUALEFFO评分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1 d 比较,aP<0.05;VAS 为视觉模拟分法,ODI 为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QUALEFFO 为欧洲骨质疏松基金会生命质量问卷

组别例数VAS 评分(分)术前1 d术后6 个月双侧组457.30±1.201.64±0.21a单侧组457.28±1.171.88±0.16a t 0.0806.098 P 0.9360.000组别例数ODI 评分(%)术前1 d术后6 个月双侧组4568.70±6.3512.32±2.58a单侧组4568.62±6.4013.51±3.77a t 0.0601.747 P 0.9530.084组别例数QUALEFFO 评分(分)术前1 d术后6 个月双侧组4565.84±9.1631.89±5.04a单侧组4566.05±9.0435.42±5.26a t 0.1103.251 P 0.9130.002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是因骨质疏松症造成椎体强度、密度降低,加之外力作用而引起椎体压缩所致,可导致患者发生脊柱后凸、高度丢失,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诱发瘫痪、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8]。该病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时需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其预后。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常用术式,该术式可在X 线透视下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能够恢复骨折椎体的稳定性,减少骨折微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且骨水泥聚合反应产生的热能可破坏伤椎周围神经纤维,减轻骨折周围炎症反应,起到镇痛作用[9]。但目前临床对于采用何种入路效果更佳尚无统一定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侧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 评分、ODI 评分和QUALEFFO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单侧组VAS 评分、QUALEFFO 评分高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均可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腰椎功能,各有优缺点。双侧入路可确保椎体内骨水泥均匀分布,提高肢体稳定性,同时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增强了骨水泥的镇痛效果,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生命质量[10];但该入路方式需要双侧穿刺,会延长手术时间,同时医患X 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相应地增加了手术治疗风险。单侧入路仅需一次穿刺,可相应地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暴露时间,且术中将骨水泥经单侧椎弓根注入后能扩散分布于整个椎体,术后椎体的抗压能力与双侧入路相当,能获得同样有效的椎体强化作用,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但单侧入路可能会出现穿破椎弓根内壁的情况,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更高。综上所述,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单侧与双侧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效果相当,但单侧入路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少骨水泥注入量、缩短手术时间,而双侧入路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生命质量,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手术入路。

猜你喜欢

双侧单侧椎体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