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2022-03-06郭欣石丰许娟许建新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郭欣,石丰,许娟,许建新(通信作者)

天津市泰达医院呼吸科 (天津 300457)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多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紧急救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尽早拔管,再予以其他辅助呼吸治疗,但临床对于辅助呼吸治疗的方式仍无定论[1-2]。无创机械通气为经典的辅助呼吸治疗方法,但该方法需患者有一定的依从性,且患者的舒适程度较差,多需配合采用镇静处理[3]。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氧疗成为重要的辅助呼吸治疗方式,并在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探讨无创机械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拔管后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38例)与试验组(经鼻高流量氧疗,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52~82岁,平均(72.23±5.32)岁;体质量指数17.5~30.0 kg/m2;平均(26.37±2.11) kg/m2。试验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3~85岁,平均(72.46±5.55)岁;体质量指数17.0~30.5 kg/m2,平均(26.31±2.15)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并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顺利拔管;2周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排除标准:意外拔管或自行拔管;依从性较差;伴有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疾病。

1.2 方法

两组拔管后均进行解除气道痉挛、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并进行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治疗。

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采用德国飞利浦V60,ST 模式,呼气相气道正压为0~5 cmH2O,备用呼吸频率为10~16次/min,吸气相气道正压为5~15 cmH2O,氧浓度25%~50%,2 h/次,3次/d。

试验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采用迈瑞SV 300型经鼻高流量氧疗系统,氧浓度为30%~50%,相对湿度100%,相对温度37 ℃,氧流量20~40 L/min,2 h/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7 d 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 动 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其中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美国GME-3500)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试验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d,±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d,±s)

组别例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385.01±1.6812.85±2.12试验组423.28±1.4110.23±2.11 t 5.0055.534 P 0.0000.000

2.2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mmHg,±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PaO2 为动脉血氧分压,PaCO2 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 mmHg=0.133 kPa

组别例数PaO2PaCO2治疗前 治疗7 d 后治疗前 治疗7 d 后对照组 38 60.35±8.26 70.15±8.83a 61.58±4.56 55.74±5.05a试验组 42 61.67±8.73 78.53±7.65a 61.25±4.36 52.37±6.52a t 0.6934.5480.5232.565 P 0.4910.0000.6020.012

3 讨论

氧疗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方式,人工气道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肺部感染[4]。一旦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应尽快拔出气管插管,防止引发感染,并辅以其他辅助呼吸治疗方式[5]。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可有效避免插管的痛苦,进而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患者易耐受,但该方式需患者有较好的配合度,且气压伤的发生风险较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两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与无创机械通气相比,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可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康复。经鼻高流量氧疗是经鼻导管湿化后持续向患者提供高流量氧气,精准评估供氧浓度,且因氧气已湿化与加温,可有效促进分泌物排出,保护呼吸道黏膜[7];同时高流量氧可充满患者的上气道无效腔,形成2~5 cmH2O 的呼气末正压,促进肺泡开放,提高上呼吸道CO2呼出量,提高患者的耐受度及舒适度,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8]。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后期应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做进一步随访分析。

综上所述,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的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衰竭气道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