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时敏南园的造园艺术探析

2022-03-05李彬

美与时代·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园

摘  要:太仓南园为王时敏壮年构建的园林之一,是明末王时敏邀请造园名家张南垣所做的郊野私家园林。文章通过文献解析南园的建园历史,分析南园的选址布局、造园要素的主要特色。通过梳理得出南园增拓是王时敏壮年时为追求重振祖庭,不惜投入而营造,园内景色在追求自然山水画卷效果的同时体现了夸耀式的人工雕琢痕迹。

关键词:王时敏;南园;造园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苏州社科规划课题“苏州村落市镇私家园墅的生态旅游模式研究”(Y2015LX124);2019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江苏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建设提档升级路径研究”(19SY-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末清初娄东王时敏,不仅博学多才,还擅长诗文和绘画。王时敏师从大画家董其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特色,开创了娄东画派,他的画作被誉为“苍秀高华,夺帜古人”,其影响颇为深远。王家在太仓属于名门望族,正是由于如此强大的家族背景和声望,历史上才会有如此多的墨客画士去描繪王时敏园林的景致。王时敏构筑的园林主要有乐郊园(东园)、南园以及西田别墅。程穆衡《娄东耆旧传》:“(王时敏)壮岁置东南两园,疏筑并举。南园千树梅花,四围丛桂,乐郊红药树亩,修堤广陂,其标峰置岭皆摩荆关倪米诸家笔意。”①

相较乐郊园名震江南的盛名,王时敏的南园并未引起较大关注。这是因为在太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个南园,其余三处分别是元代太仓沙溪的南园,又名“墨庄”,为昆山人瞿智(惠夫)所居;在太仓涂崧为处士陈继善营造,园内有十景,常高朋满座,朝夕畅咏其中;还有崇祯年间凌必正在太仓直塘重冈桥北构筑的南园,又名“南咤”,内有“九如堂”“屿雪亭”等诸胜。其中最有名的南园当属王锡爵、王时敏祖孙所筑的园林。不仅因为此南园乃明末清初造园名家张南垣所作,构山成景多有妙笔生花,园内拥有绣雪堂、香涛阁、簪云峰等诸胜,而且此园的美名之盛也多是因其主人所致。通过研究张采的《娄东园林志》、钱泳的《履园丛话》及王祖畲的《忆南园始末》等多部文献资料,分析王时敏南园的造园艺术特色,感悟娄东园林书画同源的造园艺术特色。

一、南园历史

南园旧为太仓名胜之首,系明朝阁老王锡爵种梅赏菊之处。王锡爵后裔王祖畲作《记南园始末》有:“南园为明太傅文肃公别墅,宽广三十余亩。奉常公开拓之。”[1]清初,其孙王时敏邀请当时一代造园名家张南垣主持增拓其园,使南园成为造园与绘画为一体的历史名园。增拓后的南园四面环水,内有绣雪堂、香涛阁、潭影轩、台光阁、寒碧舫、鹤梅仙馆、思贤庐、沙摩亭、昙阳观、栽花小憩、水边林下、烟垂雾楼等胜景,并从衰败的弇山园移来“簪云”“侍儿”及“听云”等著名峰石。

乾隆后,南园开始荒芜。钱泳《咏南园》诗曰:“昔年踏雪过南园,古树斜阳草木繁。唯有老梅名瘦鹤,一枝花影依颓垣。”[2]从中透露,原有昙阳观,系明万历时王锡爵为其女焘贞建,后废。清嘉庆二年,邑人汪学金等移建于隆福寺西,后亦废,又并入园内。又有忆鹤堂,邑人钱宝琛作记。后公立祠庙,多借设园内,主要为纪念王锡爵、王世贞、王世懋、吴梅村等人。咸丰十年(1860)园毁于兵事,非复旧观。同治八年(1869),州官蒯德模捐款修复,设安道书院,王祖畲作《记南园始末》叙述了该园的变迁。童寯亦在《江南园林志》中有著录:“太仓南园本是明王锡爵园,其孙清王时敏增拓之,有二峰曰簪云、侍儿,原移自弇山园者,嘉道年间重修,咸丰时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又次第修复,并移安道书院于此。”[3]民国初,又设蚕桑馆于此。1937年日军侵华时,园被炸,明清建筑及碑石被炸毁,后又沦为日军养马之地,造成一片荒芜。1958年前后,废旧建筑被拆除,河池填平,树木尽砍,“簪云”“侍儿”名峰被击碎,垄沟起畦,种以稼禾。

1998年太仓政府参考老南园照片、图纸资料等,历时一年有余的叠山理水、架桥构廊,并移建古建筑14幢;移栽银杏、桂花、黄杨、青桐、朴树、榉树、枸骨、罗汉松等百年以上古树百余株;修复门楼、绣雪堂、栽花小憩、香涛阁、鹤梅仙馆、大还阁、寒碧舫、潭影轩、井亭和钓鱼台诸胜迹和知津、九曲、小石、月波四桥。

二、选址布局

根据太仓州志与镇洋县志以及王氏后裔所述,王时敏南园位于太仓南城之外。根据杨鸿勋《江南园林论》的景象划分原则,该园是选址在郊野的水景园。南园占地三十多亩,其建设之初,四围环之以水,选址于太仓水乡之中,园内极亭台、山水、竹木之景,园外避市井喧嚣之声,而得之自然树木、远村农舍参落渐行,可谓娄东名园之胜。乾隆《镇洋县志》卷八云:“王氏南园在潮音庵北,大学士王锡爵别墅,后斥为僧舍,今仍归王氏。”②民国《镇洋县志》卷一:“南园,太傅王锡爵种梅处,在城南潮音庵北。”[3]王宝仁《娄水文征》卷七十三收王恭《南园风雅序》云:“余所居,故文肃公艺菊所也,地当南城,故名南园。”[4]根据文献资料与王氏后人的南园布局图,南园主要景域的布局结构为建筑群体与山林景象隔水面相对,一条狭长的水面凸现在园林视觉中心,呈现出造园名家张涟“一河两岸”式典型造园特征。

三、造园要素

(一)建筑

南园内的著名景致有八景,即“四壁绘绣雪画新”的绣雪堂、“九秋三径对衣黄”的栽花小憩、“暗香如涛别有情”的香涛阁、“雄浑粗犷又柔美”的簪云峰、“老梅一枝依颓垣”的鹤梅仙馆、“天下第一古琴楼”的大还阁、“舟而不系亦不游”的寒碧舫、“夜来月升影水中”的潭影轩。其中有六景是以建筑为中心。

绣雪堂为南园主体建筑之一。“绣雪”二字取自宋苏轼在黄州寓居临皋亭,就东坡筑雪堂之典故。匾额由王世贞题,堂前景色秀美,因以司马光《石阁望春》诗句“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之意命名。天启七年(1627)董其昌、陈继儒来园燕乐,王时敏因雨留客,董其昌遂兴题壁:“风物清和好,相将过竹林。骤寒知夜雨,繁响逗蛙吟。杂坐忘宾主,青言见古今。呼僮频剪烛,不觉已更深”③,并写下“话雨”二字,后刻石立碑于壁间。复建后的建筑是移自武陵街俞氏鸳鸯厅而重建的,山墙顶端木梁构处,抱梁云与山雾云的木雕立体花纹,雕工精细。

香涛阁,又名台光阁,位于南园最高处,取“暗香如濤”之意。古昔,其地梅花满坡,在此居高赏梅,也是别有情趣。现在的香涛阁,置于古城墙遗址的土坡上,王时敏题联:“十亩田园高士宅,四时花供读书楼。”红柱朱梁,风铃叮,掩映在绿荫丛中。由下仰望,典雅别致,登阁可以俯览全园景色。

鹤梅仙馆,又名忆鹤堂,是南园内最为精致的一幢古老建筑,人称花厅。原与思贤庐等联成一片,其匾额是明代名隐士赵宧光手迹。南园内遍植梅花,是王锡爵赏梅处。其中有老梅一株,绑扎成鹤形,命名为“一支瘦鹤舞”。自万历时,至清咸丰年间犹存枯干,还曾覆之以亭,直到清末才毁去。清代诗人钱泳曾在《咏南园》诗中道及,在乾隆年间,这棵老梅还健在。湖南巡抚钱宝琛在买下南园后,曾作《鹤梅碑记》,记载史实;钱溥还画有《鹤梅碑画》,刻石留念。重建的鹤梅仙馆,是移建北门街原明代建筑陈家老宅的铁梨木厅堂,虽厉数百年,依然完好无损。如今在馆东侧的土坡上,已移栽十多株百年老梅,冬去春来,铁杆横斜,花信报春,真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雅趣自溢。

大还阁琴馆是为了纪念明代著名古琴家徐上瀛,匾额为大画家吴昌硕所题。建筑面积八百多平米,是一幢典型的明代风格建筑,其木结构大多取自汪庭旧建筑。主体建筑为两层,有前后天井,除正厅外,辟有琴室四间,沿用“五知斋”“与古斋”“西麓堂”“春草堂”等原有斋名。门宕上还嵌有“高山”“流水”“无我”“玄虚”等砖额,后天井月洞门处嵌有“太古遗音”砖额。天井四周的围墙上设有花窗十扇,图案各异,美不胜收。

寒碧舫,舫俗称“小船”,这里是指船形建筑,俗称“旱船”,文人雅士称为“不系舟”或“舟而不游轩”。额题系明末诗人吴梅村手迹。其建筑式样与南京瞻园不系舟相仿。尾舱两层登上二楼,既可春赏梅花,夏赏荷;亦可昼观游鱼,夜赏月;还可以残荷听雨,冬观雪。寒碧赏荷自古以来是南园著名景点。

潭影轩,为河池傍水建筑。因夜来月升,倒影水中,而得名。额题系明代大书法家祝枝山手笔,又因轩后有两棵高大青桐,比肩挺拔而立,又称“双梧轩”。双梧枝繁叶茂,每届暑夏,绿荫匝地,加以临水,是清凉消暑的好去处。又是观鱼、听蝉妙地,颇几分野趣。如今傍植三棵高大青桐,夏日荷风袭面,在此赏荷观鱼也是极具野趣。

(二)山石

簪云峰,全峰高7米,宽3.3米,厚2米。石分三折,而又浑然一体。整座石峰,皱则皱,透则透,漏则漏,上雄下瘦,面多坎坳,遍布弹窝,漏孔六七,洞窝无数,观之令人赏心悦目。既有亭亭玉立之柔美,又有凛然似猛将守关之气势,巍然傲立于知津桥之东堍,背衬土坡青青草,面临荷池花映波。

(三)水体

南园景域辽阔,空间宽敞,缓坡丘壑,溪流纵横,水景占圆面积三分之一。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曲折延伸;亭台楼阁,参差高下,倒影入池。春梅秋菊,夏荷冬竹。四时有花,四季花香;老树参状,绿荫掩映;幽篁丛翠,疏密相间。园趣野趣,构成一幅典雅自然、平冈缓坡的精巧山水画。栽花小憩旁筑有一条小溪,黄石叠岸,岸边修竹满坡,曲水流觞,幽趣横溢,给人一种自然典雅的感受。

(四)植物

栽花小憩为王锡爵种菊花品茶之处,原额为同治年间州官蒯德模题。王锡爵嗜好菊花,当他年届古稀,退隐归田后,在南园常是青鞋布袜,衣着轻便,手执小铲,躬耕于此。每到秋去冬来,百花凋零之时,这里秋菊争妍斗丽,笑傲西风。王锡爵给各位好友写信,邀请同来观赏名菊。明末诗人吴梅村有诗句赞叹曰:“九秋风物令公香,三径滋培处士庄。花似赐绯兼赐紫,人曾衣白对衣黄。未堪醉酒师彭泽,欲借餐英问首阳。转眼东篱有何意,庄严金色是空王。”[5]王氏园内,根据张采《娄东园林志》:“前后堂楹,各具种牡丹多至三百本,菊再倍外,复多名花果。其最者曰    婆、曰麝香红李、寿星桃。按今太常颇修广台榭备昔,无所谓菜畦者,疑尽当新筑。牡丹芍药则艺东郊,菊亦不专植。”[6]

南园内的主要景点是“寒碧赏荷”。南园有80余个荷花品种,然而最为著名的有:锦边、并蒂、重台、碧莲。其中锦边荷花(又称玉蝶虎口)源自宋代,明王世懋在《学圃杂疏》一书中曾有记载:“近于南都李鸿胪所复得一种,曰锦边莲。蒂绿花白,作蕊时绿苞已微界一线红矣。开时千叶,每叶俱以胭脂染边,真奇种也。”[7]另一种千瓣莲又名并蒂莲,源自舟山群岛,南园引种自玉山草堂顾瑛古莲池。花开并蒂,被誉为吉祥丰庆的预兆。重台莲心皮全部瓣化成美丽的花瓣,着生于花托之上,形成花中开花。

四、结语

南园是王时敏壮年时对先祖王锡爵的故南园进行增拓,“东南两园,疏筑并举”,同时建造,东园是延请造园大师张南垣,无疑南园亦是张南垣所造。南园千树梅花,四围丛桂,适时王时敏正年少,肠肥脑满,未遑长虑,遂不惜倾囊听之[8]。王时敏增拓南园目的是亟待重振门庭,一改王锡爵后门祚式微的家族衰退,所以在南园增拓后园内的景色在追求自然山水画卷的同时亦留下更多具有夸耀式的人工雕琢痕迹。

注释:

①摘自程穆衡.娄东耆旧传.清抄本

②摘自镇洋县志(乾隆)卷八.复印本.

③摘自镇洋县志(民国)卷一.复印本.

④摘自王宝仁.奉常公年谱.复印本.

参考文献:

[1]王祖畲.太仓州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19.

[2]钱泳.履园丛话[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童寯.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4]王宝仁. 娄水文征[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5]吴伟业.王烟客招往西田同黄二摄六王大子彦及家舅氏朱昭芑李尔公宾侯兄弟赏菊[M]//吴梅村先生诗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6]张采.娄东园林志(崇祯版)[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2014.

[7]王世懋.学圃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王时敏.王时敏集[M].毛小庆,点校.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彬,硕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江南设计史。

猜你喜欢

南园
刘 宁
游南园
暗香催我理吟笺
唐诗赏读——南园之一
唐诗赏读——南园之三
晤橘
南园十三首·其五
美丽的南园
两宋洛阳与临安私家园林对比
南园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