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策略探索

2022-03-03周军西藏大学教育学院普珍拉萨市实验幼儿园

西藏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西藏基地幼儿园

周军 西藏大学教育学院 普珍 拉萨市实验幼儿园

为提高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高校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201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要以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2018年教育部发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成为培养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的应然之举。西藏高校和基地幼儿园需要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为西藏学前教育“双师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西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藏七所高校中只有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其中,西藏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为本科层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专科层次。虽然三所高校都在一些幼儿园建立起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基地建设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基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三所高校对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够很好满足当前实践教学的需求。目前,西藏大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5个,西藏民族大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9个,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5个。三所高校中除了西藏民族大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多外,其他两所高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对较少。另外,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都明确规定一些课程要进行实践教学,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由于缺少实践教学基地而很少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还有,由于涉及到经费问题和缺乏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幼儿园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热情并不高。而且,由于高校与幼儿园之间未能形成长久的、有效的共赢机制,从而使幼儿园缺乏全面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影响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二)基地缺少必要的建设经费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挂牌了事,而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不仅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而且还会消耗一些教学材料。另一方面,基地幼儿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助。目前,三所高校都还没有建立起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经费投入机制,没有为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有的高校虽然有实践教学经费预算,但却未包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仅学生的见习、实习经费偏少,而且相关经费只能用于学生和带队教师的劳务、交通和通讯等补助,不能用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当中。基地幼儿园指导教师也仅能获得少量经济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热情。

(三)基地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西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主要由各学院(系)自行组织开展,缺乏学校层面的监督与指导,也缺少基地幼儿园的积极参与。由学院(系)制定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往往只规定了见习、实习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等,不仅内容比较宽泛,而且还普遍存在缺少对学生和指导教师有效监督管理的机制,从而造成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在实习、见习过程中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高校或基地幼儿园指导教师也因没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指导任务和明确要求,对学生指导也是敷衍了事,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也较随意,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四)基地指导教师力量比较薄弱

师资队伍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是实践教学基地能否顺利实现其功能目标的重要保障。[2]目前,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数量偏少。西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仅有2名,西藏民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有6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为8名。这些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的专业课授课任务,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时间较少,往往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起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任务。而且,一名教师往往需要带10多名学生,学生人均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机会较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另外,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实践教学需要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进行职业技能指导的“双师型”教师。然而,在西藏乃至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还相当匮乏,不能很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从全国范围来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三少一多”现象:高学历、高职称人数少,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偏少,有相关幼儿园经验和资格证书的教师偏少,理论型教师偏多[3],而这种情况在西藏地区更为严重。另外,西藏相当多的幼儿园教师要么是从小学转岗,要么是从非师范院校毕业,学前教育专业素质不高,且缺乏指导学生的相关训练,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指导存在较大困难,从而有很多学生在实习或见习结束后感觉从幼儿园教师那里获得的具体指导较少,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也没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好结合。

(五)园校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

目前,西藏高校与基地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交流还不顺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行和基地的发展。从相关调查情况来看,三所高校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院(系)层面都较少与基地幼儿园主动接触,双方还没有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这不仅不利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巩固和发展,而且还不利于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部分基地幼儿园拒绝接纳学生见习、实习的情况。有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园校之间长期缺少沟通联系,已是名存实亡。

二、改善西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策略

西藏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基地建设,并将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西藏高校要依托基地帮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地幼儿园要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作为促进自身建设的一种途径,实现更好发展[4],从而实现互利双赢。

(一)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基地建设的经费保障力度

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经费支持。一方面,西藏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纳入西藏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当中,通过申请将基地建设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或向中央申请专项建设经费等形式筹措经费。另一方面,西藏高校要将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纳入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范畴,并制定比较详细的建设经费预算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支持教师团队或学院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项目等,为基地建设提供专项经费。另外,幼儿园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基地建设投入一定数量的经费,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专项经费支持,为基地建设提供比较充足的经费保障。

(二)加强机制建设,提高基地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西藏高校和基地幼儿园需要将提高基地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作为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共建机制。为明确高校与幼儿园在基地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双方本着坚持互惠互利、责任共担、共同建设、协同发展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签订共建协议。二是建立共管机制。双方要建立基地管理共管机制,成立基地建设组织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基地建设和教学任务安排等,建立起“纵向管理、横向互联”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监督评价机制。为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双方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对实践基地发展、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效果进行综合考量,监管实践基地的运行状态。[5]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双方要加强沟通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定期总结交流经验。双方负责实践教学的相关人员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会谈,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基地的建设水平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能力

西藏高校和基地幼儿园要共同建设一支素质高、数量足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队伍。一是成立由高校和幼儿园业务骨干组成的指导小组,对指导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让指导教师了解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对基地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以“导师制”“师徒制”等形式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加强高校与基地幼儿园之间的教师交流。高校要安排青年教师经常到基地幼儿园调研、教学观摩或者“柔性”挂职,让青年教师更加熟悉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幼儿园教师也可以到高校听课、听讲座或承担一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任务等,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培养学生的过程、目标和要求等。

(四)加强教科研合作,增加基地建设的动力

西藏高校和基地幼儿园要以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合作平台,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和教科研合作形成基地建设的合力。对高校而言,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学前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为西藏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基地幼儿园而言,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园本课程开发和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并充当学前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这将有利于提高办园水平和打造办园特色。由此,高校和基地幼儿园能够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各自更快更好地发展,并最终形成强大合力促进基地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西藏基地幼儿园
都是西藏的“错”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我的基地我的连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