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的探索

2022-03-03陈宇红孙秀茹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融合

陈宇红,孙秀茹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河北邢台 05403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目前高职专科教育与普通高校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欠缺,前者比较偏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专科层次的理论知识教育内容少、范围窄、深度不够,很难满足人才需求单位日益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而后者更注重普通本科理论知识的教育,大部分院校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为此,国家提出高校新型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加大部分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提高高校师生的社会职业素养以及社会竞争力。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将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最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 、产教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企业需要综合型技术人才

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尤其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日益提升,大部分工序正在由原来的机械操作变为全自动操作,企业迫切需要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有一定操作技能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体现“应用”的高等教育模式,将各专业通过“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广度合作,使得相关高校毕业生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动向,全面掌握企业需求的各种技能,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缩短实习磨合期,尽快成长为生产骨干力量,促进企业发展。

(二)学生需要获得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

高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与社会联系少,很难全面深入了解社会和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选择和确定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无法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特点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毕业以后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也感到很迷茫,很难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引入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消化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了解,有利于增强在学校学习中的主动性,根据自身擅长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三)高校需要高水平技术型教师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其他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为社会提供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除了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生产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外,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深层的需求是将学校的执教教师培养成“师傅型”教师。通过“产、教、研”一体化的发展,在加强学生企业实践的同时,执教教师也需要深度参与企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产教融合的意义: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实施产教融合,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企业生产一线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全面提升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引入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逐步转变办学理念,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均衡教育资源;产教深度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也促进高校教师拥有的专利进行成果转化,将知识转化成先进生产力,实现知识增值,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1]。

(二)实施产教融合,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企业不但是产品的制造者,同时也是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因此,企业在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通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全面深入合作,一方面可以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支持,优先获得技术专利的成果转化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将自身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学校一起攻关,节省企业研发成本。同时,通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需求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加快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要求,缩短学生未来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促进企业当期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三)实施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群体。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深度实践,了解了企业和社会,全面认识了所学习的知识体系,明确自身优势并依据优势做出职业选择,从而不断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对于一些想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说,这种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更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实就是从专业的角度理解产业和自身的发展教育,高校擅长知识的传授,并不擅长指导就业,而屹立在市场中的企业更具有此能力,通过产教融合的实施,加强了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社会以及行业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产教融合实施的必要前提

(一)转变管理理念,加快产教融合步伐

传统职业院校办学层次低,师资力量弱,学生程度差,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传统本科教育固于传统理论知识教育,懒与企业合作,而企业也相对懈怠。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合作模式,改变合作方式。

其中,转变管理理念是根本,一个团体区别于另一个团体,最重要的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决定此特征的就是团体的生命源泉,也就是这一团体所认可的管理理念。不论高校还是企业,其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决策权的领导层。因此,重新审视产教融合,首先需要转变领导层的管理理念。

普通高校作为社会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一类教育机构,多数是偏重于按照多年沿袭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开展理论知识教育,对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是否满足社会需求关注度不够[2]。尽管近年来学校正逐步加大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关注,但更多的只是关注就业的结果,如就业率等指标,并未关注其是否真正满足社会深层次的需求。

对企业而言,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更多关注自身企业盈利状况,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和长期培养很少关注。他们认为国家设立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学校,选择面广,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完全可以直接在人才市场上选择,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这些企业管理者也需要转变认识。产教融合能够通过教育和产业融合实现企业和高校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的过程是高校与企业互相服务、相互渗透的过程,是一种深度合作[3],因此高校与企业可以探索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对接,企业及时将长期发展和当前生产经营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定期直接反馈给学校,高校据此及时调整培养计划。

新时代的产教融合实际上是将“传统教学+学生实习”转变为“教师教学+科研机构科研+学生学习+企业生产”实时结合在一起,把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为社会培养出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追求双赢目标,加大产教融合的力度

高校担负教育职责,旨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大批全面的高精尖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利益最大化。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缺乏动力,很难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参与高校学生的培养工作。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强督促,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要让企业真正自愿、积极主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扭转企业的认识,让企业认识到人才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才培养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

产教的深度融合,表面上看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及机会,是为高校服务,其实更深层次的是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可以从高校中获得大量的前沿技术信息[4]。高校往往为了自身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拥有高水平的教育团队、先进的设备、完善的交流平台、丰富的数字资源和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交流机会,能及时获得各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企业通过跟高校的深度合作,同样也能获得当前市场的新知识、新技术,并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发,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学生在参与企业产品制造过程中有机会了解企业与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企业也在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中获得多方面的资源,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不仅高校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的目标,企业也能够获得更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获得大量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三)改变教师和企业员工认识,提升产教融合的深度

高校与企业高层管理理念的转变,将逐渐影响整个高校和企业的文化,高校教师与企业职工的思想意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新进入企业的员工,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形成利于产教深度融合的环境,有助于应用型本科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师应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生产中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引入到高校的课程规划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企业、了解社会,促进他们进一步明确自身未来职业规划,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高校教师可以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技术工人共同组建项目课题组,围绕企业生产技术、工艺难题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帮助他们了解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升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其次,普通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的工程师、一线技术能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安排及考核内容。普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企业、企业工程师联系紧密,所以对专业领域的新技术、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便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5]。

高校与企业自上而下合作,将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实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多赢目标。

(四)学生认识的变化,拓宽产教融合的广度

学生学习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更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求知欲,也就是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立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在定位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即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专业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初,高校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一样的培养方式,不一样的职业规划,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单单局限在教室里,更要到学校车间或者生产车间里开展实践学习,使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紧密相连。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熟悉自己的专业、了解社会,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参与学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的项目研究团队,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快速适应社会发展。

四、结语

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和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并通过他们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担负此重任的教育机构,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有助于全面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一定操作技能的专业化劳动者,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融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