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思乡曲》的演唱特色研究

2022-03-03王明江

大观 2022年1期

王明江

摘 要:自古以来,关于思乡的题材数不胜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些经典诗句无不在诉说着思乡情感。作为思乡题材的经典歌曲之一,《思乡曲》是1979年上映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由郑秋枫作曲。《海外赤子》由知名演员陈冲、秦怡等出演,讲述了海外华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之际,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懷抱,投身祖国建设的故事。《思乡曲》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回国过程中的辛酸完整呈现,让听者无不为之感动。通过介绍《思乡曲》的作者及内容,从歌词特点和旋律特点两方面分析其演唱特色和艺术特征,并从情感处理、咬字吐字处理以及声音技巧处理等三个方面阐述其演唱实践,对于演唱者更好地把握思乡类主题歌曲的演唱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乡曲》;演唱特色;郑秋枫

本文以《思乡曲》为例,通过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第一,《思乡曲》的创作背景。通过对创作背景的深入分析,对歌曲背后的含义进行深层次挖掘,增加听众对本作品的了解。第二,《思乡曲》的艺术特征。这部分主要是对作品的旋律特点、曲式特点、歌词内容进行分析。第三,《思乡曲》的演唱实践。笔者通过演唱这首作品,深刻体会该作品的情感,通过深挖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歌词和曲式特点,并参与演唱实践,从情感处理、咬字吐字处理、声音技巧处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借助艺术歌曲《思乡曲》,演唱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背景下的电影音乐,提高自身对该作品的演唱表达技巧。希望通过笔者对《思乡曲》的分析,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喜欢上该作品。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

(一)《思乡曲》的作者简介

郑秋枫,著名作曲家。生于辽宁丹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他的大部分创作,包括声乐、器乐、旋律气息都非常宽广悠扬,这一风格始终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比如他的代表作《颂歌献给毛主席》中的长音,就是这一风格的体现。郑秋枫写过许多赞美祖国、歌颂党的作品。如电影音乐《海外赤子》的插曲《思乡曲》、管弦乐《大地回春》、歌曲《我爱你,中国》等。此外,他还著有《郑秋枫歌曲选》。在歌曲创作中,瞿琮是他的最佳搭档,本文研究的《思乡曲》也是由瞿琮作词。

瞿琮,1962年7月在武汉参军,在此期间,又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先后担任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团长、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全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委等。他创作的作品有《颂歌献给毛主席》《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亮走 我也走》等两千余首。

(二)《思乡曲》的内容简介

郑秋枫创作的《思乡曲》是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插曲。这部电影上映于1979年,由陈冲、秦怡等人出演,讲述了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之下,海外侨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回到祖国的怀抱,投身祖国建设的故事。电影中的第一幕是一名女士靠在船的护栏边深情地演唱《高飞的海燕》,充分地体现了她动人的歌喉,这就是该部电影的女主角黄思华。黄思华有着复杂的身份背景,父亲是一名华侨,母亲在南洋生下了她的哥哥黄思国,回到祖国后生下了她。黄思华因为动听的嗓音想要报考部队文工团,却因为身份背景被阻于艺术殿堂之外。后来随着“文革”的结束,黄思华终于可以正式考入文工团,她的父亲也不再受此影响,黄思国也从海外归来。郑秋枫的《思乡曲》非常符合这一主题,生动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回国过程中的辛酸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二、《思乡曲》的艺术特征

(一)歌词特点

郑秋枫的《思乡曲》由瞿琮作词,歌词如下:

中秋月挂天上,映木楼照小窗,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

海外万千游子,隔山隔水相望,相望,相望,泪眼无限惆怅。

椰子树风中唱,诉离情话衷肠,最忆故乡草木,难忘慈母生养。

秋来梧桐叶落,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从歌词上来看,开头通过中秋月触景生情,突出思念故乡的主题思想。歌词分为两段,对仗工整,韵脚均在“ang”上,歌曲的最后对“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这一句进行重复。从歌词内容来看,“中秋月”“万千游子”“最忆故乡草木”“海外儿女思乡”这些词句无不表达着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女主人公黄思华的妈妈侨居海外,其思念祖国、家乡、亲人的情感尤为浓厚。

(二)旋律特点

郑秋枫的《思乡曲》共有两段四句话,结构整齐划一。在第一乐句中,首先重复了主音,之后“秋”和“月”的音高跨度为大6度,并且“月”字占了两拍的时值。“挂天上”这一句采用级进的下行手法,“上”这个字也占了两拍时值,并且演唱者运用了弱的力度演唱第一句,这些都奠定了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

第二乐句旋律开头在“mi”“fa”之间进行,“渺渺”的音高在“xi”“la”之间进行,类似于颤音的方法,并且创作者在第二小节第二个“xi”的地方运用了二分音符。后两小节转入低音区,预示第一个乐段前半部分的结束。最后的“茫”用全音符拉长,刻画了思乡感情。

第三乐句开始采用了上行级进,由低到高,第二小节依旧是在“so”“la”之间进行。后半句从最高音“la”级进下行到“re”,并且运用全音符拉长四拍,推动整体的情绪到达高潮。

第四乐句也是采用了级进下行的手法,“fa—mi—re”“mi—re—do”像叹息般地回到了主音。两个“望”都采用了二分音符拉长尾音,尾声重复了该乐句,起到了加强情感的作用。

(三)曲式特点

《思乡曲》为单一部的二段体结构,降E大调,全曲共25小节,4/4拍,慢速,深情。第一段可以划分为1—12小节,该段没有太高的高音,但在情感表达上却能充分感受到作品深深的思念之情。开头开始于主音,半终止于主和弦,起到了强调调式的作用。歌词“中秋月”“远山云烟”“故乡草木”这些参照物也在渲染着思乡的情感。在“映木楼照小窗”这一句中,和弦进行到了属和弦。

第二段可以划分为13—25小节,这一部分的旋律走向开始向上发展,到最高音“la”之后,整体的思乡情感随着旋律上升到最高潮,之后的旋律逐渐缓势,思乡情感连绵继续,久久不得平息。最后和弦回到主音,完满终止于主和弦。

全曲的音域范围为九度,旋律平缓,但能够充分抒发思念之意。前20小节反复一次,在第二次反复时重复高潮部分一次。在如此简单的结构和旋律之中,并且音域范围只有9度的情况之下,郑秋枫却能够把情感表达得如此清晰,把感情抒发得如此真挚,非常令人敬佩。

三、《思乡曲》的演唱实践

(一)情感处理

情感的演绎是演唱者向听众传达作品灵魂的主要途径,是故事角色传达内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尤其注重这一点。《思乡曲》节奏简单,旋律舒缓,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先酝酿情绪,这样传递给听众的歌声才富有真情实感。

在进行开头部分第一句“中秋月挂天上”的演唱时,演唱者要用弱的力度,像诉说般那样缓缓地表达思乡之情,“月”和“上”的二分长音需要演唱者气息保持稳定,控制好情感,慢慢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映木楼照小窗”,演唱者要继续保持稳定的气息,尤其在四拍子的“窗”上面气息要足,表现思乡的情感。

演唱者在演唱“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时注意情感要更加深入,继续表达思乡之情。

“海外万千游子,隔山隔水相望”这一句的旋律从低到高逐步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把握音调,控制情感。

在以上演唱中,听众能够充分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深刻情感,而演唱者在演唱最后一句“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时,也不要松懈,继续传达情感,带给听众无限的回味,使其久久不能忘怀。

(二)咬字吐字处理

咬字吐字是重要的歌唱技能之一,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可以先朗诵歌词,准确掌握每个字的发音,再把旋律加入其中,以便达到咬字规范。演唱者在咬字时,要清晰规范,同时也要做到自然、准确、敏捷,传达富有表现力,松弛饱满的声音,最终达到声情并茂,传情达意,完美表达作品的情感。

《思乡曲》歌词最后的结尾大都在“上”“窗”“望”“乡”“长”这类字眼上,因此,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要注意此类韵母的发音,重点强调“ang”“uang”“iang”这类拼音中的韵母音,不必延长“i”“u”,而是要强调后半部分。演唱“中秋月挂天上”时,演唱者要注意把“月”“上”这两个字放在支点上进行咬字,嘴唇要松弛,使字在上牙膛处发声。演唱“映木楼照小窗”时,演唱者要把“窗”字的支点放在鼻腔共鸣上,然后发出“uang”这个韵母。演唱“远山云烟渺渺”这一句时,演唱者要抓住“渺”字“ao”的音尾,发音时类似元音字母“o”。“近水碧波茫茫”的音尾在“ang”上,演唱者要做到归韵到位,行腔正确,在“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中咬字同样也是如此。了解歌唱的语言知识和咬字吐字规律,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表达作品情感。

(三)声音技巧处理

在演唱不同的作品时,演唱者要注意声音的美感,“字正腔圆”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演唱者要根据歌曲风格、歌词意境,采用恰当的声音技巧处理,带给听众清晰流畅、饱含深情的声乐体验。

《思乡曲》表达了海外赤子在中秋月圆之时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深情,可以在演唱之前结合共鸣大声地朗读歌词,从中体会语言、气息、共鸣之间的关系。《思乡曲》的结束句前两小节,旋律向下模进,似乎诉说着有国难回的无奈和对故土的深深思恋,意味深长。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使用弱声的唱法,找“吸着唱”的感觉,让气息推着声音往前走,使声音渐渐消失,但思绪不能停止,营造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听者回味无穷。

第一乐句“中秋月挂天上”的旋律在低音“5”上面,音高较低,演唱者要保持声音的发声位置,运用弱的力度把声音唱出来,不要发虚。演唱者在演唱“映木楼照小窗”的长音“窗”字时要注意气息的保持,注重整体的统一性;在演唱“远山云烟渺渺”时要注意整体发声的位置保持一致,使每一个字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在唱“近水碧波茫茫”的“茫”字时要注意保持整个腔体的通畅,气息给足,保持住这个四拍长音。“海外万千游子”这一句的旋律是从低向高的走向,演唱者要注意横膈膜的对抗性,为下一句做准备。“隔山隔水相望”这一句到达了本首歌曲的最高潮,演唱者一定要注意腔体打开,软腭上抬,保持歌唱的积极状态。“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是本首歌曲的最后一句,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不要放松歌唱状态,腔体依旧要保持积极,直到唱完最后一拍为止。

四、结语

通过对艺术歌曲《思乡曲》的分析,可以清晰感受到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通过對创作背景的了解,能够深刻感受到该作品深深的爱国之情;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分析发现,虽然这首曲子是一个单一部二段体的结构,不如三段体丰富,但是却通过简单的曲式和旋律烘托了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笔者通过对该作品的演唱实践,发现这首歌曲虽然是初级的声乐作品,但对演唱者的情感技巧要求很高,演唱者在表演该作品时,要注意将演唱技巧与歌曲感情相结合,以达到对该作品的完美诠释。通过分析《思乡曲》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对于演唱者掌握该作品的精神内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演唱者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为其他类型的歌曲演唱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滕建达.夏之秋、郑秋枫《思乡曲》的音乐风格与演唱实践对比分析[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9.

[2]雅文.革命战士 抒情歌手:郑秋枫和他的创作[J].人民音乐,1980(9):29-32.

[3]温玉华.郑秋枫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J].艺术探索,2008(3):106-107.

[4]付立志.郑秋枫声乐作品风格及其影响[J].大舞台,2014(12):100-101.

[5]陈先娅.郑秋枫声乐作品演唱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20.

[6]赵晓晓.郑秋枫艺术歌曲的演唱研究与教学[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7]正音.为人民谱写春天的旋律:读《郑秋枫歌曲选》[J].中国音乐,1983(2):66-69.

[8]郑秋枫.郑秋枫歌曲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9]高姝.郑秋枫 一位引领时代歌曲风格的军人[J].岭南音乐,2017(3):30-33.

[10]商晴晰.郑秋枫声乐套曲《祖国四季》、它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探析[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6.

作者单位:

衡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