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农民职业教育新路径着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学历

2022-03-03周军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学费

周军

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在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领导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农民职业教育新路径,着力推进农民职业技能和学历层次双提升,加快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一、强化农民职业教育主体责任

农民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乡村振兴,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高素質农业农村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使命职责。江苏省每年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全省百项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出台《江苏省中长期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从规划引领、组织推动、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推动全省农民职业教育。江苏省农广校在夯实农广校中职教育主体地位基础上,积极发展农民高职教育,着力提升农民学历层次,不断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和农民自我提升的愿望。

二、稳定发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

江苏省农广校坚持农民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条腿”走路,依托农广校省市县三级建制、四级办学体系,联合省教育厅积极组织“半农半读”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3500人左右,江苏省财政予以免学费补助。积极推动职业培训与中职教育有效衔接,推行学期、学分双学制,将学员培训经历、实践实习、从业经历、职业资格、奖项奖励等纳入中职教育学分认定范畴,形成农广校特色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组织县级农广校以实施《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教学标准为主线,积极开展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不断优化教学教育的内涵与供给。

三、创新发展农民高等职业教育

江苏省农广校深入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主动对接涉农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农广校学员参加高职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推动地方政府与优质农业高职院校合作,全面推广“定向委托培养”模式,全省每年定向委培招生达1000人以上。淮安市洪泽区农广校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对全区村干部开展大专以上农科学历教育。昆山市与涉农高校合作,开展高素质农民函授专科和本科教育,政府全额补贴学费。2017年起江苏省农广校每年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定制村干”高职培育,探索实践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新路径。

四、推进农民中高职教育贯通

江苏省农广校积极探索农广校中职教育与涉农院校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机制,构建农民中高职教育纵向贯通体系,畅通农民学历提升通道。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等10余家基层农广校与农业高职院校合作,在专业、学制和课程三方面实行有效衔接,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行双重教学和双重管理模式,采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育,学分互认、课程贯通、分段完成,学员毕业后可获农广校中职与高职院校大专双文凭。教育经费主要由中职学费补助、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及地方财政分担。

五、强化农民职业教育政策激励

江苏省农广校积极创设农民职业教育激励政策,逐步形成农民职业教育的良好保障和动力机制。在经费支持方面,非全日制涉农中职学生全部实行免学费补助,每生每年补助1200元。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安排农民学历教育提升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民学历教育学费补助。南京市出台《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持续向毕业后连续务农满三年的青年学生发放教育补偿资金。在项目扶持方面,支持中职以上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优先申报各类涉农项目,其所创办的经济实体优先推荐为各级示范性合作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镇江等地获中高职学历的农民,优先聘请为非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担任省市农业项目技术指导员。在评价激励方面,将中高职教育的农民,作为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和全省推进乡土人才“三带两助”行动计划的优先推荐对象。扬州市、镇江市分别接受职业教育的学员优先纳入“扬州英才”和“金山英才”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优先推荐为各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标兵。

下一步,江苏省农广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部署要求,强化精准聚才理念,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各项工作,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学费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我的兴趣班学费
“孔子曰”之孔子的学费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大学学费“涨声”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