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高职贯通培养带动高素质农民教育 高质量发展

2022-03-03崔坤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广校高素质学历

崔坤

北京市农广校在办学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首善标准,逐步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校企互动、产业驱动、项目带动、三地联动的“一引四动”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下面把我们的 “新型职业农民学历能力双提升培育项目”开展的情况向大家做汇报交流。

一、项目实施背景

一是北京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的学历有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发展的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4%,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这就需要较高学历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5万人左右,普通本科每年在北京招生计划就达4.5万人,还剩大约3000名考生到北京的30个高职院校上大专,一个学校平均招高考生100人左右,这就要求北京农业高职教育向高素质农民开放。

三是恰逢“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的时机。2019年原农业部、教育部启动“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当年北京市1000人招生计划全都给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招收高素质农民。

二、项目的组织

一是农民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职学习。此项目2016年开始,经北京市考试院批准纳入到春季高考,当年有116名农民考入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全日制大专。

二是采取了“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的方式完成学习。采取的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学。

三是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把农广校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的课程与北京农职院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的课程一体化设计,做到了无缝对接贯通化培养。

三 、項目实施效果

一是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北京市农广校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做此项工作,近六年共招收高素质农民和村两委干部3500多人,该项目有效解决了京郊农村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教育成果。我们撰写的北京“半农半读”提升农民素质的报告得到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的批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能力双提升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新型职业农民初、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研究与实践》获得第七届全国农民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是涌现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典型。例如,怀柔区月亮湖农业合作社社长宋丽新在北京农职院专业学习后,经营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被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也是农广校全国共享师资;北京硕丰磊白山药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新颖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2021年当选顺义区政协委员。这样的优秀毕业生还有很多。

四、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农民提升学历的通道。北京市农广校作为北京农职院下属单位,开展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贯通培养就是自己家的事,目前,农广校的毕业生成为农职院重要的生源库。

二是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正是有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市教委、市财政局、考试院等部门的鼎力支持和配合才得以有效落地。

三是要有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做支撑。好的项目还有一系列配套的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等做支撑。

今后,北京市农广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把农广校办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对农村农民服务的有效渠道,为北京的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高素质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