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2022-03-02孙景霞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外管理工作

孙景霞

(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吉林 白城)

一、高中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经验的提升,高中生的独立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主要是根据前期制定的方案进行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缺乏足够的交流沟通,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由此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影响着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时,相关教师及学校领导需要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与重视,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工作的开展,科学调整管理目标与方式,优化师生间的关系,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高中教学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先进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方式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项教学工作中,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为现代教育行业整体发展打下优良的基础。不过,在部分高中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及学校领导受传统理念的影响较深,其对教学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日常工作中依旧采用传统陈旧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由此导致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得不到进步与提高,变成所谓的问题学生或坏学生,进而影响现代教育行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二)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过,由于教育行业薪酬水平较低,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吸引足够的专业教师。而且由于高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年轻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无法有效调动课堂教学氛围;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自身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管理理念与方式较为传统陈旧,对新型教学技术方式缺乏了解与掌握,同样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进一步降低了现代高中教学管理的质量。

(三)民主性不足

高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相关教师及管理人员主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沟通,而由于这些规章制度过于严苛,学生自身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逐渐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孤僻、内向等心理问题,再加之规章制度的限制,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得不到有效发展,极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与厌烦心理,对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影响[2]。

(四)开放性水平较低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封闭式教学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工作的需要,相关教师及学校领导需要加强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并营造科学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不过,在部分高中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领导依旧以提高成绩,保障学校升学率等为主要工作目标,对学生思想与心理等方面的工作存在忽视,相关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沟通,这影响着教学管理开放性水平的提高,阻碍着高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教学质量缺乏保障

在部分高中教学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相关教师为了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会减少学生预习与复习的时间,由此导致学生自身基础知识不牢固,对后期深入学习产生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相关教师主要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宣传与教育,由此导致部分学生自身思维逻辑、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保证其稳定地成长。

(六)忽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而由于高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成绩,而减少了课外实践活动的频率,由此限制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性、综合素质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提高,对后期教学工作造成了影响与阻碍。

三、新时期加强高中教学管理改革实践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管理理念的转变

当前,为了促进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实践工作的开展,相关教师及学校领导首先需要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加强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管理目标,严格遵循人本、生本等原则。同时,相关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明确其学习兴趣、心理思维、爱好活动等,以此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案,确保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3]。

(二)加强教学管理体系的健全

通常情况下,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其工作水平极易受到管理制度与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教师需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并结合传统管理制度内容来制定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之后将其应用于实际管理过程中,从而对学生进行日常考勤、考核、学籍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保障学生日常活动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避免违规现象的出现;同时,借助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对教师日常工作进行科学评价,保障学校整体稳定地运转与发展下去。

(三)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

在过去,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稳定的教育方式,无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对教学管理质量造成极大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日常工作中,相关教师要根据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并结合学生自身思维模式与心理特点,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拓展教学范围,优化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范围的提高与拓展;同时,相关教师可以借助日常交流沟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当某些学生出现学习或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及时予以引导,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四)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在现代高中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环节之一,为了保障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避免传统工作问题的出现,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培训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可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组织培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方式,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日常教学管理水平,为学生成长及高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打下优良基础[4]。

(五)加强教学结构的科学规划

在高中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学任务结构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为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教师需要对教学结构进行科学规划。例如,在高一与高二阶段,教师可以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项基础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对后期深入学习的重要性。在高三阶段,教师可以着重将理论知识与训练题目相结合,并根据教学进度调整复习规划方案,进而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六)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由于部分高中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对课外实践活动缺乏足够的了解与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次数较少,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后期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植树、清洁公共卫生等,对学生身心素质与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同时提高其观察、组织能力及班级整体凝聚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教学管理水平与质量。

(七)加强家校联合

高中教学管理工作中,仅凭借教师自身无法有效保障工作质量,学生及其家长同样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在日常工作中,相关教师、学校领导需要加强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联系配合,协调三方关系,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保障其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八)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为了加强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实践水平的提高,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并借助谈话、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还可以借助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之后将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后期深入的学习与发展起到充分的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中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学生自身成长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而由于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监管机制等方面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故教学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为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创新管理理念与方式,完善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积极开展课外实践等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身心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提高,同时还可以提高家校联合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学生及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课外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小满课外班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