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2022-03-02许金科

新课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情境

许金科

(甘肃省金塔县中学,甘肃 金塔)

高中物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且主要以实践为基础,涉及多方面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而探究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核心,要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与思考欲望,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看重学生的成绩,且以成绩来刺激学生学习物理,不仅达不到显著的教学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只有学生真正爱上物理知识,才能将兴趣转化为动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

(二)能够构建学生的物理知识

基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自身心理活动后能够构建知识体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另外,为使学生沉浸于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通过物理模型的设置、物理实验的演示等方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自由、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构建专属的物理知识体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概念会更加深刻、牢固,有利于促进物理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品质发展

信心、意识、情感等都属于智力品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改善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还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别提发展学生的智力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提升。而探究式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实现学生智力品质的发展。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一)重视物理的特殊性

教师将探究式教学法渗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进行充分考虑。在讲解物理知识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是学习过程,更是知识感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更加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物理知识,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重视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

(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究

在不断推进探究式教学的进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足时间去思考、探索。但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而不是死板、单一地进行理论教学。

(三)注重物理实验课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很多物理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要合理融入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要加强对物理实验课的认识,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实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强化理解、增强记忆。

三、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解相关物理知识,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仍以知识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物理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没有太大帮助。虽然这一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能够显现出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记忆不扎实,很容易遗忘,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学生长远发展。所以,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成绩很高,但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应用物理知识,或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等。因此,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能力。具体来讲,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的内容通过合适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以此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以及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作为参与者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物理结论。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引入学生更熟悉的生活现象,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在熟悉的学习氛围中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思维。例如,在“光的折射规律”这一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不要一味地采用口头讲解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如硬币放在有水的水杯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多个硬币;筷子插入水杯中会变弯曲等,这些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折射现象。通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但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高度提升。在现阶段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探究方式之一,在加强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相比于国外教学模式可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我国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更强,但就实践能力而言,我国学生与国外的学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现象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更偏向于知识灌输,时间一长学生也更喜欢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这不仅不符合如今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通过这一方式让物理知识更形象、具体,降低学习难度,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一步主动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大胆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另外,在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摩擦力”这一物理知识的讲解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注意不要偏离现实生活,可以向学生讲解常见的摩擦力现象,如大雪天汽车安置防滑链等,让学生对摩擦力这一概念有初步认识后再进行具体知识的讲解。为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情境设置,如“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摩擦力现象”“以往学过的知识哪些和摩擦力有联系”等,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回想自己所见到的摩擦力现象,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实现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一方式将抽象化、不易理解的内容转变为更具体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物理实验的重视,适当引入实验内容,另外,还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进行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享受物理学习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情境
只因是物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